大連市評選出百名青年科技之星

2021-0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5月15日,大連市科技局在大連理工大學組織召開了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座談會。市科技局局長江親瑜、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曲景平及相關領導參加了會議。

    會議首先由市科技局副局長楊代剛宣讀了《大連市科學技術局關於公布2014年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培育計劃入選名單的通知》,公布了《大連市創新人才培育計劃實施方案》。而後,會議向大連理工大學入選的30名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頒發證書。隨後,市科技局局長江親瑜、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曲景平、大連現代高技術集團總裁羅寧和青年科技之星代表先後進行了發言。

    市科技局局長江親瑜在座談中指出,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 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力量。為貫徹落實「人才先行、協同創新、智慧財產權、國際視野」四大發展戰略,培養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市科技局今年啟動實施大連市創新人才培育計劃,每年培育100名35周歲以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授予「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稱號,優先支持其在科技前沿和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開展應用基礎技術研究,推進重大專利技術與科技成果轉化。按照《大連市創新人才培育計劃實施方案》,市科技局將搭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平臺,通過拓寬基礎、拓展空間和增加支持強度,扶持創新人才提升自身素質,為其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展示平臺,充分發揮創新人才的聰明才智,加快其脫穎而出的速度,促進人才的價值實現和全面發展。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提供強有力的創新人才支撐。

相關焦點

  • 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開始評選
    中國江蘇網3月4日訊 (毛慶) 第十二屆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開始評選,申報與推薦截止時間為3月31日。  科技之星評選旨在表揚獎勵南京市區域內為南京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在南京市範圍內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工作的科技人員,往屆「十大科技之星」提名獎獲得者均可參評。
  • 「明日科技之星」評選活動啟動
    這些創意是記者在上海市第五屆「明日科技之星」評選活動的初評現場發現的。  雖然還是初評,但記者在答辯現場看到,選手個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明「點滴報警裝置」的夏翰傑,來自格致初級中學預備年級,他因此成為了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選手之一。
  • 南京市評選「十大科技之星」
    原標題:南京市評選「十大科技之星」   本報訊(記者肖姍)記者昨天從市人社局了解到,第十一屆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評選啟動。在南京市範圍內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工作的科技人員均可參評。南京市往屆「十大科技之星」提名獎獲得者也可參評。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團委舉辦「自強之星」評選活動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團委於7月舉辦2019年度「青春奮鬥 自強有為」學院自強之星評選活動。  本次評選經過院系推薦與初審覆審等環節,校院兩級共青團系統相關教師和各學院學生幹部、學生代表共34人組成評審團,最終選出8名學生進入決賽。8名學生圍繞「青春奮鬥·自強有為」的主題撰文,對自己從幼兒到青年的成長故事進行了生動講述,對近二十年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了深刻闡釋。
  • 宿遷啟動第五屆「十大科技之星」評選工作
    宿遷網訊(記者 楊芹 通訊員 鬱浩) 12月1日,記者從我市1+X線上新聞發布廳獲悉,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勵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根據《宿遷市「十大科技之星」評選獎勵辦法》文件精神,我市組織開展宿遷市第五屆「十大科技之星」申報遴選活動。本活動於12月1日啟動。
  • 關於評選第七屆「常德科技之星」的通知
    「常德科技之星」的通知各區縣(市)科協,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湖管理區科協,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直學會(協會、研究會)、市直企業科協,高校科協: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根據《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科協工作的意見》(常發〔2008〕10號)文件精神要求,為了大力宣傳表彰優秀科技工作者中的典型代表,
  • 上海舉行百萬青少年爭創「明日科技之星」評選活動
    」評選活動大會展示交流日前在2017上海科技節主會場上海科技館舉行。  在今年終評活動的專家評委團隊中,除了有大學校長、上海科學院院長、大學教授、研究所的研究員、外企技術總監等科技領軍人物外,更不乏青年科研人才,而這其中有7位均是昔日的「明日科技之星」。他們已逐步成長為我國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成為學術科研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 「明日科技之星」評選十年形成品牌
    東方網7月31日消息:10年後的今天,曾經的「明日科技之星」,是否已冉冉升起?前天下午,由市科委、市教委和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舉辦「明日科技之星」十周年慶祝活動暨開放式學生論壇。一顆顆曾經的科技創新「小星星」再聚首,暢談年少時參與科技小創新給自己帶來的收穫。
  • 開展「技能之星」 評選路演活動
    本報訊 12月15日,貴陽經開區2020年「十百千」技能之星(經開工匠)評選路演答辯活動在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  此次活動由中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貴陽經開區管委會主辦,經開區組織和人力資源部承辦,貴州貴漂科技有限公司執行。
  • 2019年 「西安之星」評選揭曉,三位來自經開區
    西安之星」評選工作。經組織推薦申報、專家評審、綜合審核、社會公示等程序,在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評選出一批熱愛崗位、業績突出、品德優良、作風正派的優秀人才。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授予73名同志2019年度西安市科技、文化、衛生領域 「西安之星」榮譽稱號。
  • 開展「技能之星」評選路演活動
    本報訊 12月15日,貴陽經開區2020年「十百千」技能之星(經開工匠)評選路演答辯活動在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當天參加路演的57名人才,是從全區報名參評技能之星的562人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答辯現場,技能人才分別從基本情況、技能創新、社會價值、工匠規劃等方面介紹自身情況,展示自身優勢。專家圍繞技術創新、人才培育、個人規劃等相關內容對選手進行提問,並結合選手表現、評選標準和分值權重綜合打分,為人才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 CSDN星城大巡禮,長沙「科技之星」年度企業評選正式開啟
    站在新十年的開端,CSDN特發起「2020年度科技之星企業評選」評選活動,展開一場長沙科技企業的大巡禮。本次評選活動分為自主報名、榜單公布兩個環節。最終評選產生年度技術實力之星、年度僱主之星、年度成長之星、年度創新之星、年度潛力之星五大獎項。通過協同各方力量,從業務聯合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中小企業扶持等幾大層面助力長沙科技產業的加速發展,合力共建「智慧產業生態圈」。
  • 30名上海小學生獲「未來科技之星」稱號,來看他們的發明
    6月2日下午,慶六一暨2016-2017上海市「未來科技之星」頒獎儀式在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少年廳舉行,30名小學生榮獲上海市「未來科技之星」稱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主辦方獲悉,上海市「未來科技之星」項目是面向6歲至12歲(幼兒園大班至小學五年級)少年兒童開展的科技創新人才培育項目。
  • 【公益評選】快來為「華帝杯」濰坊青年志願服務之星評選助力加油!
    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加強對志願者的激勵褒獎,共青團濰坊市委、濰坊市志願者協會決定聯合濰坊電臺933私家車廣播,自2016年3月份開始,每月開展「濰坊青年志願服務之星」評選活動
  • 大連市中山區科技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發展
    大連市中山區科技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發展 2020-12-18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創業之星 | 尋找閃閃發光的你!
    創業之星」評選活動。2020年度大學生「創業之星」10名,每人可獲得榮譽證書、獎金。1. 江西科技學院全日制在校大學生;2. 思想政治素質高,遵紀守法,無不良記錄;3. 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和爭先創優意識,業績顯著,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4. 創業項目初具規模,富有發展潛力,典型事跡對在校大學生具有引領示範作用。
  • 2018易觀之星評選,重磅推出「數位化成長之星」獎
    長久以來,易觀始終緊扣時代脈搏,關心市場動態,所以在「2018易觀之星」評選活動中,重磅推出「數位化成長之星」獎項。該獎項將圍繞使用數據、發掘數據核心價值,並藉助工具提效實現價值成長的企業及團隊,依照嚴格的評選標準,遴選出年度最優。
  • 英國BAME百大最有影響力科技百大之星評選,Emotech聯合創始人陳希...
    11月14日上午,The Inclusive Tech Alliance啟動儀式暨英國百大最有影響力的亞非少數族裔科技之星Top 100 Most Influential Black, Asian Minority Ethnic(BAME)Leaders in UK Tech Sector
  • 山西大學4名學子獲評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12月9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結果揭曉,山西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本科生張晨陽、初民學院本科生常佳慧、文學院本科生鄒書予、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王俊琳4名學子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 成都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之星」揭曉,29名「老兵」獲獎
    9月25日,「創業天府 菁蓉匯·退役軍人創新創業」專場活動在郫都區菁蓉鎮舉行,當天, 2020年成都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之星」在會上揭曉,老兵俱樂部農家樂負責人董貴生、簡陽市愛無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石豔等29名「老兵」獲獎。此外,飛灰及油泥汙染資源化利用全國運營總部及研發中心等3個項目也在活動上進行正式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