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叫「水晶泥」的兒童玩具
因為可以反覆揉捏
變成不同形狀
很受孩子喜歡
但最近有街坊就發現
有廠家將這種水晶泥
包裝成飲料形狀
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前幾日,廣州番禺的餘女士發現,5歲的女兒從大兒子書包裡,拿了瓶可樂出來玩。她仔細一看,包裝之下竟然是一款非食用的玩具。
「 乍一看還以為是小罐裝的可樂,然後仔細一看是那個史萊姆假水,而且還寫著是非食用的,覺得你既然是非食品,為什麼用可口可樂的瓶子來裝。」——餘女士
這瓶寫著「來口可樂假水」的東西,實際上是一款水晶泥玩具,外包裝連同裡面的物質,與真正的可樂幾乎一模一樣,雖然標識上寫著「無毒但不可食用」、「三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等字樣,但家長擔心,年紀小的孩子不識字,分分鐘中招!
「 小孩子她一看只是圖片識別,不是說你寫的非食品她就不會喝,她一看到這個瓶子,就會習慣性地會挖開來喝的。」餘女士表示十分擔心孩子會誤食。
餘女士說,這個玩具是12歲的大兒子,從培訓班老師那拿回來的。事後,培訓班老師也覺得不妥,向家長公開道歉,表示不會再提供這種玩具。
在網購平臺上搜索「假水」,能找到多種同款的水晶泥玩具,其中用各式飲料瓶做包裝的多達十幾種,有的店鋪月銷量過千。但在商品信息上,就未標明生產廠家和製作配料。
提醒
市售的水晶泥大部分含有硼砂成分,被人體吸收後會影響消化,輕者可能引起嘔吐,重則會引發多臟器的蓄積性中毒,甚至導致死亡,成人攝入1-3克硼砂就會中毒,攝入15克即能致人死亡,嬰兒致死量為2-3克!如果孩子誤服,或者用手玩了之後忘記洗手,就有可能吸收硼砂,損害身體健康。
總有潛在危害出沒孩子身邊
真是防不勝防
再看看下面這張圖
一瓶看似正常包裝的
「可口可樂」
其實,大有玄機?
裡面藏的居然是...
禁毒君再給大家複習一下
那些最會「裝」的毒品
「奶茶」
這類毒品的外形與真正的奶茶極度相似,遇水即溶,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會發生改變,甚至香味都十分相似。
此類新型毒品迷惑性很強,毒品效果持續時間較長,主要成分是氯胺酮等,作用與K粉、冰毒相似,服用後極度亢奮,容易上癮。
「糖片」
這種「糖果」,色彩鮮豔、包裝花哨的外表下卻是搖頭丸。
「跳跳糖」
曾經風靡一時的零食跳跳糖是80、90甚至00後的童年回憶。不過,這種「跳跳糖」可不是零食,而是毒性極大的毒品!
毒品「跳跳糖」遇水即溶、即衝即飲,口味與各種飲品混合後都不會發生變化,甚至香味都相似,且後勁很強,喝一次大腦連續兩天都會處在興奮當中。
「巧克力」
包裝粗糙簡陋,包裝帶上沒有任何品牌,但這可不是普通的巧克力,而是犯罪分子用大麻熬成的油參製成的巧克力。
這種「巧克力」中含有大麻酚成分,吸食大麻過量會損傷身體手腳顫抖、心跳加快、頭腦昏覺、反應遲鈍、短期失憶。如果長期吸食,後果更加嚴重!
「餅乾」
犯罪分子將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製成可愛的曲奇餅乾模樣,以此躲避公安盤查,方便運輸、售賣,讓人防不勝防。
「郵票」
這種看上去非常可愛的卡通「郵票」,其實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致幻劑LSD,學名稱為麥角酸二乙醯胺。
LSD只需100微克(相當於一粒沙子1/10的重量),就能讓人在視覺、聽覺和記憶上產生幻覺,長期大量吸入還可能會出現急性精神分裂,讓人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想要輕生。
父母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第一,識物。上面提到的這些新型毒品要看清楚了,別誤入販毒分子套路。
第二,識人。陌生人帶你嘗試新鮮事物,無論是什麼,一律拒絕。
第三,識環境。酒吧、迪廳、KTV,是第三代毒品交易的高頻場所,能不去儘量不去。在外吃飯,除了跟家人,如果中間離場,回來後飲料要更換,防止被人下藥。
第四,警惕意識。時刻保持警惕,直覺不對,隨機應變,寧可誤判,也要好好保護自己。
(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廣州日報、廣東禁毒)
編輯:揭陽禁毒小編團隊
審核:華少、鋼
揭陽禁毒官方微信公眾號
揭陽禁毒|微信
發現「分享」和「贊」了嗎,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