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的缺乏、醫療資源的分布差異、使看病難成為長期的社會問題,但網際網路與新技術向醫療產業的加速邁進,正在從各維度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網際網路+醫療、AI+醫療,智慧醫療所構建出的一個全新生態爆發出巨大的想像力,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7年我國網際網路醫療市場規模從2億元激增至325億元,複合增速高達89%。
為推動醫療產業的信息化變革,國家相關部委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各個方面一直給予大力支持。2018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鼓勵醫療聯合體內上級醫療機構藉助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面向基層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影像診斷等服務;鼓勵利用可穿戴設備獲取生命體徵數據,開展基於人工智慧技術、醫療健康智能設備的移動醫療示範,實現個人健康實時監測與評估、疾病預警、慢病篩查、主動幹預。
於是,在醫療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創新的業態正在噴湧而出。隨著智能醫療終端、各類設備技術的快速迭代與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改善,為這些業態準備了充足的發展土壤。在醫療器械領域,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加持會有哪些想像力?在百鳴計劃欄目對話中,上海拓蕭智能的CEO周宏遠從公司及行業角度做了全維度深度的分析與對未來的展望。
智能聽診器ChildCare雲聽背後,醫療器械家用化催生巨大市場空間
拓蕭智能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移動醫療器械創新公司,主要產品是一款雲聽智能聽診器,專注於為0-5歲兒童提供心肺健康監測管理,在產品場景的設計中,ChildCare雲聽聽診器主要面向C端家庭用戶,並通過手機APP人工智慧算法自動分析心肺音,用於輔助診斷。
在可想像的空間,ChildCare雲聽聽診器通過建立心肺音的數字檔案,結合分級診療與遠程會診中心,實現遠程聽診與遠程診斷與幹預。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復健康、維護健康、促進健康,並節約經費開支,有效降低醫療支出。周宏遠同時透露,在今年年底公司將推出聽診器與智能託腹帶結合的新款產品,主要針對懷孕用戶服務,產品暫稱為孕米。
從價值角度來看,醫療器械的家用化也將大幅降低醫院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周宏遠對一鳴網表示,「臨床與預防相結合的健康管理能夠預防很多潛在的疾病,更能夠提升全民的醫療和保健水平,值得今後大力發展,並且形成一套系統化的臨床與預防相結合的健康管理體系。通過讓居民少生病,來緩解看病難。」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求診者是因為一些慢性病而就診,預防醫學將成為未來健康的趨勢。周宏遠談到:「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下,大家只有在感到了身體不舒服,才會去醫院就醫,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晚了。」周宏遠同時表示,未來會致力於將各種傳統的大型醫療器械家用化,持續性的對使用者的健康狀態做出準確評估,讓用戶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健康信息,做好前期的預防,同時精準及時的發現疾病,獲得針對性治療。
從用戶端來看,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同時,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滲透與發展,使得醫療動機也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催生了醫療器械的家用需求,尤其在檢測、康復及保健領域,各類智能化醫療器械成為家庭必備產品。統計顯示,歐
美國家家用醫療器械設備產值達到260 多億美元,年增加率超過16%,被譽為未來十年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在國內,家用醫療器械的比例卻佔不到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產值的11%,這意味著這一市場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以預見的是,在聽診器之外,更多的醫療器械家用化將成為趨勢。
醫療器械家用化助力遠程醫療,平衡醫療資源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也是造成看病難的重要原因之一,70%左右的衛生資源在城市,高新技術、優秀衛生人才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由於基層優秀醫護人員的缺乏,很多人不願意信任身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類患者都聚集到三甲醫院,每次看病要被掛號、候診、拿藥消耗大部分時間,同時大量的患者聚集更是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在雲聽解決的這個場景,通過智能化的聽診器加上基於人工智慧算法系統的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在家也能獲得專業的醫學診斷,減輕了醫患雙方的負擔。周宏遠表示:「目前利用智能醫療設備所能帶來的最大益處就是,讓廣大偏遠地區的人民獲得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西部地區由於高海拔和醫療資源匱乏的原因,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是東部的3-4倍。藉助ChildCare雲聽進行遠程聽診篩查,獲得偏遠基層患者的心肺音數據信息上傳到雲端數據中心,用人工智慧算法進行分析診斷,再由三甲醫院會診中心的專家參考算法建議給出遠程診斷結果。讓偏遠地區跨地域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和醫療技術,避免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間。周宏遠表示未來會尋求更多專業的醫生團隊進行合作,給用戶更全面詳細幫助。
目前ChildCare雲聽在安徽省蕪湖市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擁有兩個試點,探索智能醫療設備如何為基層以及偏遠地區提供廣泛優質的醫療服務。
有數據顯示,預測到2021年底,全球遠程醫療市值將超過660億美元。同時,遠程醫療的場景則更為廣泛,但目前來說,遠程醫療依然處於最初級發展階段,主要集中在健康諮詢、網絡診斷、醫學培訓、查詢及資訊等,更多的是擴充了醫患這件交流及信息的傳輸模式,而在未來同樣有著巨大的想像力。
前不久,國辦發布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遠程醫療服務全覆蓋。可見國家多遠程醫療的重視。
結合區塊鏈技術,保護用戶信息安全
據周宏遠介紹,目前,雲聽通過上海兒童醫院和遼寧中醫院的提供的臨床數據技術支持,現在儲存了100000多個心肺音數據樣本。之後也會繼續擴大資料庫,在提升篩查準確率的同時,能更加全面詳細的為用戶提供病情、病因、治療建議的分析內容。
對於雲端大量的患者醫療信息,面臨潛在的計算機病毒或惡意的黑客攻擊帶來的巨大威脅,與數據樣本的更加全面精準,雲聽也將藉助區塊鏈技術解決這一問題。
「利用時下熱興的區塊鏈技術或許能夠保障數據的安全不被洩露,現在雲端儲存的數據很擔心受到攻擊,而區塊鏈數據安全有效性的加密,或許可以用來保護我們的用戶信息。」周宏遠表示。
區塊鏈可以利用高冗餘的資料庫保障信息的完整,利用密碼學的相關原理進行數據驗證,保證不可篡改,運用多私鑰進行訪問權限控制。結合區塊鏈技術對信息安全性的保障,有效防止患者的醫療信息、特別是高度敏感的信息被暴露。
智能醫療器械家用化面臨諸多難題,B端更容易普及
周宏遠經過3年時間對智能醫療器械市場的摸索、了解,總結出了向C端用戶群體推廣普及智能醫療器械,存在教育、時間和市場三大阻礙難以跨過。周宏遠舉例表示,曾經騰訊推出騰愛血糖儀,投入了大量資金推廣,向使用用戶免費贈送價值20000元的保險,可經過兩年多的發展,也並未得到良好的用戶普及度。
為了解決向C端推廣智能設備的痛點,這次拓蕭智能推出新產品瞄準了孕婦市場,抓住了孕婦健康意識的提高,通過用戶對孕期健康知識的學習,消除了教育的障礙。會主動尋求孕期各項指標的監測,尤其寶寶的胎心、胎動直接反映了胎兒的生命情況,是醫生會要求每天監測的。周宏遠透露,74%的用戶認為胎動很重要,但很難每天都測量。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一鳴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嶽權利 H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