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度學術成果...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袁思陶 邢賀揚)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度學術成果新聞發布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

此次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20年度的代表性科研成果,由文化藍皮書系列和「文化中國書系」兩個部分組成。文化藍皮書系列包括:《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中國普洱茶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2020年國際文化科技趨勢報告》《中俄文化交流年度報告(2018~2019)》和《中越人文交流年度報告(2018~2019)》;「文化中國書系」包括:《探索文化發展觀念 助力文化產業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選編(2000~2020)》《新時期新問題新思維:張曉明文化政策論集(2012~2020)》《人文學和經濟學雙重視野的文化研究》《文化觀念的範式轉換》和《中亞2027:變化中的戰略圖景未來十年的情境預測》。

其中,《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聚焦於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特點和政策的相應變遷,對當前文化發展形勢進行全面分析,並對文化產業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具體內容涉及區域文化產業、文化金融、文化消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企業、不同類別的文化產業、國際文化產業等多個方面。

《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中指出,應抓住5G商用的重大契機,實施國家文化遺產數位化戰略。2019年已經被看作「5G元年」,緊隨5G商用而來的,將是更為恢宏的文化生產系統變化和文化生態環境變遷,是從目前已經發展較為充分的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延伸,必須啟動空前規模的國家文化資源數位化戰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文化生態體系不耦合和文化大生產體系不平衡問題。

《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課題組認為,必須在國家戰略層面認識到,幾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積累下來的優秀中華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戰略資源,而將國家文化資源從傳統介質向數字媒體的全面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關鍵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和文化經濟發展準備條件,其意義無論怎樣估計都不會過高。只有將一向依賴於財政資助,並且到目前為止僅僅以實物形態存在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數位化和智能化,接入每一個人的智能終端,才會從根本上使我們的國家文化生態發生變化,而只有建設一個以開放性、多元化、協同化的文化大數據「雲服務」平臺為核心的新型文化基礎設施,才能實現上述目標。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勝表示:「20年來,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秉承「學以致用、諮政建言」的宗旨,致力於開展多項文化政策研究,開創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報告》等多種『文化藍皮書』品牌系列,共出版相關藍皮書20餘本。其中『文化產業藍皮書』在16年中共推出了13本。而《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7-2020)》是上述藍皮書的2.0版。」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本代表性科研成果《探索文化發展觀念 助力文化產業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選編(2000~2020)》涵蓋了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年來在國內文化政策、國外文化政策、地方文化發展等三大領域的理論探索,反映了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研以致用」、「問題導向」的智庫特色,展現了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這支學者隊伍在學術前沿辛勤耕耘、在改革實踐磨礪成長的全過程。

《〈文化政策調研〉選編》共分為四編,其中關於國內文化政策的文章分為兩編,第一編是「新的文化觀與文化體制改革」,第二編是「文化產業發展」,所選文章反映了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學者對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文化產業的理論探索和現實思考。第三編「國外文化政策:調研與借鑑」則是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學者搜集並編譯的一批有代表性國家的文化政策與文化戰略的最新動態及分析評述,這些譯介成果對新世紀我國制定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方略和文化產業政策起到了參考與借鑑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學者由開始對他國文化政策的翻譯、引介和借鑑,發展到後來提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研究綱要」和相應的對策建議的研究軌跡。第四編是「地方和部門文化建設:思考與建議」,選編了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學者在地方調研和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發展調查基礎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和《文化政策調研》刊發的調研報告和政策建議。

相關焦點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 –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中俄地方合作:新規劃、新前景」研討會在京舉行。(李曉曼 攝)中國網4月2日訊 (記者 李曉曼)4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中俄地方合作:新規劃、新前景」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俄兩國30餘家知名智庫、高校的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近8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2019年度學術會議計劃匯總表
    30周年學術座談會 總結中國現代文化學會成立30年來的工作成績與經驗,探討未來的研究重點和發展方向、民生、民風 暨第八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以「民眾、民生、民風」為主題,突出「民」在近代中國社會中的核心主體地位,圍繞經濟、制度、社會、文化、生態等問題進行
  •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顧問會暨...
    12月5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顧問會暨複印報刊資料年度評價成果專家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高校的學術評價研究學者、科研管理專家和期刊主編,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和發展規劃處的領導共30餘人與會。
  • 「中國的日本研究——成果與方法研討會暨《中國的日本研究著作...
    《中國的日本研究著作目錄(1993—2016)》發布會20日在北京召開。該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辦、《日本學刊》編輯部承辦。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長高洪、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高橋耕一郎在會上致辭。《日本學刊》前主編、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李薇代表日本研究所向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北京日本文化中心贈刊。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
    本中心是一個面向國內外學術界,開展有關中國近代社會史學術研究活動、進行海內外學術交流的非實體學術組織。本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近代社會史、社會文化史,在相關領域有幾位積有成就的專家學者。 二、業務活動範圍 1、組織進行學術研究。組織本中心內外相關學者,就中國近代社會史相關領域的一些重要專題展開學術研究,個人研究與集體合作相結合,組織課題,出版系列研究成果。
  •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創新工程2019年度重大科研成果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實施精品工程,打造創新工程升級版的開局之年。、學術影響、社會影響和國際影響的重要成果。全年共出版專著400餘部、研究報告20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近5000篇、理論文章200餘篇,報送內部研究報告1000餘篇,此外還有大量的學術資料、古籍整理、譯著譯文、工具書等形式的研究成果。中國社科院從中遴選25項重大研究成果進行發布,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展示我院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方面取得的成就。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20年...
    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周年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20年年會」 在河北正定召開。朱漢國教授論述了從社會史視角深化抗戰史研究的必要性、重點研究領域,包括日軍侵略對中國社會結構的衝擊、對民眾生活的衝擊等等。程兆奇教授以「抗日戰爭的特點與抗日戰爭研究」為中心探討了戰爭的基本形態、戰爭狀態、國土淪陷等研究問題,著重探討了偽軍的複雜性及其存在的特殊意義。吳景平教授特別強調抗戰史的研究對象值得深入探討。
  • 立足學科前沿,展示學術成就——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40周年學部系列...
    正值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中國社會科學院迎來建院40周年慶,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向全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為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祝賀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40周年的賀信精神,集中展示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中的成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立時代潮頭,通古今變化,發思想先聲,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的指示精神,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辦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京揭牌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 –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中俄地方合作:新規劃、新前景」研討會在京舉行。拍攝:郝志慧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郝採):4月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共建的俄羅斯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揭牌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副校長帕諾娃、中國外交部歐亞司副司長孫立傑、中國商務部歐亞司副司長王開軒、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蘇巴科若耶娃等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
  • 上海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古巴建交60周年」學術研討會
    近日,由上海社會科學院與古巴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聯合主辦、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建設基金會支持的「中國古巴建交6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滬召開。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德忠和古巴共和國駐華大使卡洛斯·米格爾·佩雷拉·埃爾南德斯出席研討會並致辭。
  •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第30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成立30周年紀念慶典
    11月21日,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第30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成立30周年慶典。
  • 重磅|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
    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研討會基本信息時間:2020年12月5日(星期六)上午(09:00-12:00)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第一單元: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
  • 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大會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
    12月5日,由中國政治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承辦的「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 日本研究中心舉行第30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成立30周年紀念慶典
    2020年11月21日,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第30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成立30周年慶典。
  • 紀念中國倫理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國倫理學大會在錫召開
    12月5日,紀念中國倫理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國倫理學大會在錫召開。來自全國倫理學界的專家學者,相聚太湖之濱,為國家治理、道德建設提供倫理學智慧方案。市委書記黃欽出席並致歡迎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王立勝宣讀賀信,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講話。
  •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博士後招收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博士後招收公告 2020年03月20日 11:4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科研工作需要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發布
    一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聚焦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戰略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了一批有思想含量、理論分量、話語質量的研究成果。全年共出版專著近400部、研究報告近300部,發表學術論文5000餘篇、理論文章近300篇,報送內部研究報告2000餘篇,此外還有大量的學術資料、古籍整理、譯著譯文、工具書等形式的研究成果。
  • 當代中國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新時代當代中國史研究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趙晶)9月23日,當代中國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新時代當代中國史研究高端論壇在京舉行。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中國社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京清等出席論壇開幕式。
  • 社科文獻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一覽
    社科文獻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一覽 2020-12-24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舉行30周年慶典
    >周年慶典暨中華美國學會2011年年會系列學術活動在京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為美國研究所30周年華誕題詞:「研究美國,勿以今日同昨日;復興中華,總須後人繼前人。」王偉光常務副院長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向美國研究所建所3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他說,30年前,在鄧小平、胡喬木等老一輩領導人親自關懷下,中國社科院成立了美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