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口氣做150多個腹部繞槓
朋友稱他「瀏陽許三多」
「1個、2個、3個……」8月25日上午,在瀏陽河路上的一處健身器材旁,兩名市民正幫著孫斯芳計數。孫斯芳今年70歲,不愛打牌不碰菸酒,就愛鍛鍊身體,尤其喜歡在單槓上做腹部繞槓。
熟悉孫斯芳的人透露,15年前,孫斯芳能做兩三百個腹部繞槓,彼時電視劇《士兵突擊》正熱播,劇中的許三多一口氣做了333個腹部繞槓,因此孫斯芳也被朋友們稱為「瀏陽許三多」。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
現場比拼,年輕人敗下陣來
孫斯芳家住淮川街道新北社區黃泥灣小區,每天6點左右就會出門鍛鍊,或去瀏陽河路,或去西湖山,因為這兩處地方的健身場所裡都有單槓。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孫斯芳對單槓情有獨鍾。
在瀏陽河路,孫斯芳給記者表演了一手腹部繞槓:上單槓後,他很快就調整好姿勢,雙手用力撐起,雙腳借力向上順勢一個翻轉,就在單槓上繞了一圈。之後,他借著雙手和腰腹的力氣不停地重複:撐起雙手,蕩高雙腿,屈腰旋轉。轉起來一個又一個,完成得非常輕鬆。
「15、16、17……」臨近中午,陽光強烈,孫斯芳臉上的汗水不斷滴落下來,大家連連表示可以了。孫斯芳從單槓上跳下來,他笑著說,自己還可以做的。
「不用數,我數過!」市民餘先生見記者正在採訪孫斯芳,連連向記者表示,自己曾經數過孫斯芳做腹部繞槓的個數:「我曾經特意數了一下,他接連做過一百五六十個腹部繞槓。」
在單槓上做腹部繞槓究竟難不難?大家讓孫斯芳和餘先生現場PK一下,餘先生也不推辭,只說自己平常沒練過,比不上老先生。兩人上單槓後,這邊孫斯芳已經做了好多個,那邊餘先生攀上單杆,反覆嘗試了幾次,卻一個都沒繞過去。
「不愧是『瀏陽許三多』!」邊上的市民紛紛表示佩服。有孫斯芳的老朋友說,十多年前,他就在這裡鍛鍊,那時他才50來歲,一口氣能做兩三百個腹部繞槓。從那時起,「瀏陽許三多」這個外號就傳開了。
老鐵匠用鍛鍊紓解情懷
70歲高齡還能輕鬆做100多個腹部繞槓,到底有什麼秘訣?孫斯芳拍了拍自己的手臂,說自己以前是打鐵的,手臂力量強著呢!
「打鐵這份工作,我是真心不想放下啊!」孫斯芳說,自己年輕時,街頭手工藝行當比較多,他對打鐵非常感興趣,家人就送他學了這門手藝。由於他學得認真,再加上手臂非常有力,連師傅都誇他「是打鐵的料」。後來,他成為原永和氮肥廠一名維修師傅,專門打鐵燒焊做零部件。再後來他又調往城區原飲食公司,一雙打鐵的手做起了饅頭月餅,孫斯芳一下子不適應了,第一天上班他就切到了手指。
考慮一段時間後,他選擇在街頭開了一間打鐵鋪,專門給人修理鋤頭、三輪車,得空就打幾把菜刀賣。這份工作,他一直堅持到2004年,實在是沒生意了,他才把店給關了。
「鍋爐拆了,風箱廢了,鐵錘、鐵鉗都賣了……」孫斯芳嘆了口氣。他的手滿手都是厚厚的繭子,他說以前自己掄鐵錘,繭子更厚,需要用小刀一層層削掉,不打鐵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沒有繭子可削,情緒都低沉了很久。
孫斯芳的妻子佔芳珍說,見丈夫不開心,她就拉著他出去散步,兩人有時候能一直走到河對面新月半島溼地公園去。後來孫斯芳找到了單槓鍛鍊的樂趣,單是那磨得厚厚的繭子就讓他心情又開朗了起來。佔芳珍笑著說,如今日子好了,他運動運動能鍛鍊身體,最重要是自己開心,這就夠了!
醫生提醒
運動要適度不能勉強
做腹部繞槓這樣的高難度動作,會不會對身體帶來什麼影響?進行這樣的運動,怎樣避免摔傷、碰傷呢?昨日,記者聯繫上中醫院骨科副主任醫生黃超。
「最重要是掌握運動的度。」黃超表示,單槓這種運動,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孫斯芳老人已經堅持了10多年,表示他是真心熱愛這項運動,興趣就是最好的動力。而腹部繞槓主要講究身體協調性,一般情況下,這種運動對身體沒有太大的損傷,對關節也沒有什麼負面影響。
運動雖然有益身心,但醫生叮囑,這樣的運動做久了容易造成腦部充血引發頭暈,而頭暈容易讓人失去平衡,影響動作的協調,從而導致摔跤。「最怕頭部或者頸部著地受傷,後果會很嚴重。」黃超說,喜愛這項運動的人,也要按照自己的能力來,不要逞強,也不要勉強。他提醒,沒有鍛鍊基礎的人不要隨意模仿,而小孩手臂力量不夠,很容易掉落受傷,如要嘗試這樣的運動,家長最好在旁邊時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