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6日,贛州市舉辦「2018臺胞臺屬迎中秋·話團圓聯誼會」,為江西(贛州)旅臺中青年故鄉行暨聯誼活動圓滿拉下帷幕。贛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程霜楓出席活動並講話,贛州市臺胞臺屬聯誼會會長許華、臺北江西同鄉會理事長蔡俊有分别致辭。贛州市委臺辦主任李坊濤主持。包括贛南籍臺胞、臺屬及各縣(市、區)臺辦系統幹部在內的150餘人參加了聯誼會,兩地鄉親共賞客家歌舞、共敘濃濃鄉情。
程霜楓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回鄉參訪的臺灣嘉賓表示歡迎,他說,贛州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融、商緣相通、情緣相連,歷史淵源深厚,兩地客家鄉親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永遠揮之不去、割捨不了的。程霜楓指出,贛州歷史人文積澱厚重、客家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環境優美,隨著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不斷深入推進,贛州經濟社會步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歡迎廣大贛南籍臺灣鄉親帶上家人、親友回家鄉探親參訪、投資興業、學習工作,贛州將一如既往地貫徹落實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和國家「惠臺31條」、江西「惠臺60條」措施等政策措施,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優良的環境,為臺灣同胞在贛州生活、學習、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條件。
以「兩岸一家親·我與故鄉心連心」為主題的江西(贛州)旅臺中青年故鄉行暨聯誼活動,作為江西省2018年重點對臺交流項目之一,共邀請來自島內的60餘名贛南籍臺灣同胞參加。
9月12日至16日,參訪團一行先後來到了章貢區、贛縣區、龍南縣、大餘縣、會昌縣等地考察交流。
在章貢區,參訪團一行先後參觀了八境臺、鬱孤臺、蔣經國舊居、通天巖等風景名勝,團員們登八境臺,領略「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的優美意境;觀鬱孤臺,感受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的家國情懷;覽通天巖,體驗江南第一石窟「狀若瓜瓠,石峰屏列,巖深谷邃,竅可通天」的自然人文景觀。參訪團一行還參觀了贛州市博物館、城市規劃展示館、蘇區振興館,詳細了解故鄉的城市歷史文化和未來發展規劃,團員們紛紛表示,通過參觀,讓他們充分認識了新時代贛州的新氣象、新作為,深刻感受到了家鄉的巨大變化。
在龍南縣,參訪團一行考察了關西圍景區、虔心小鎮和客家紅文創園等地,看客家圍屋、品客家美食,了解故鄉的客家歷史文化、全域旅遊發展新面貌及龍南縣高鐵新區建設情況。
在大餘縣,參訪團一行考察了水南鄉村振興示範點、中國牡丹亭文化園以及生態旅遊產業,了解了大餘縣鄉村振興發展的良好勢頭,觀看了頗具家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和採茶劇目。第一次到贛州的臺灣資深媒體影評人麥若愚印象深刻,「這是我第一次回到江西老家,美麗的風景好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感到驚豔。將來,我會邀請臺灣朋友們到贛州來觀光旅遊。」
在會昌縣,參訪團一行遊覽了漢仙巖風景區,領略了家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臺北江西同鄉會理事長蔡俊有表示,參加此次活動旅臺中青年是生長在臺灣第二代、第三代的青年,大部分人以前沒回過祖籍地贛州,「這次回來看到故鄉的歷史文化、風景、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等,他們非常高興,也希望回到家鄉找合適的項目進行投資。」
在贛縣區,參訪團一行前往贛州客家文化城祭祖,臺北江西同鄉會蔡俊有理事長作為主祭人,代表臺灣客家人上香,並帶領全體臺灣鄉親向炎黃二帝及客屬列祖列宗鞠躬,表達了兩岸客家人「同宗同源、血脈相承」的心聲。
9月16日下午,贛州市舉行了臺胞臺屬座談交流,向參訪臺胞發放了國家「惠臺31條」、江西省「惠臺60條措施」宣傳資料,並現場宣傳講解國家「惠臺31條」、江西省「惠臺60條措施」以及《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等政策,全體臺胞興趣濃厚,紛紛發問諮詢有關詳細情況。特別是幾位大學畢業即將步入社會的臺灣青年諮詢了解的最為細緻。其中臺胞青年李竺樺表示,自己即將在大陸參加工作,對「惠臺31條」、江西省「惠臺60條措施」非常有感,希望能夠儘快辦理臺灣居民居住證,享受居住便利,融入當地社會。
活動結束後,眾多臺胞臺屬紛紛表示,將充分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資源,發揮親情、友情優勢,積極與在外的親人們聯繫,多方面宣傳祖國大陸和贛州近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激發他們回鄉創業、奉獻家鄉的熱情;積極發揮臺胞臺屬的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擴大贛臺交流,共同營造團結、穩定、和諧的社會氛圍。
(贛州市委臺辦 賴思廷、楊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