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進入森林草原防撲火關鍵階段。連日來,四川木裡、山西沁源、雲南布朗山-大勐龍等地出現火情,全國多地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那麼,這些高森林火險等級地區的天氣氣候有何特點?各主要火場的天氣氣候形勢如何?南方地區的降水對於緩解森林火險有無作用?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對此一一解讀。
未來一周,我國華北、黃淮、西北地區在高壓脊的控制下整體氣溫偏高,相對溼度和大氣總含水量比較低。「可以說,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整體處於『天乾物燥』的狀態。」陳濤指出,華北北部、山西等地的氣溫將持續升高,4月4日,一些地區的最高溫度達到25℃以上,在風力小、溫度高的情況下,要格外關注森林火災風險。
此外,四川南部、雲南北部地區降水較少、溫度偏高。尤其是午後,受山地日變化因素和地形的影響,局地風力比較大,一旦出現林火,便有可能快速發展。
針對目前主要火場的防撲火天氣氣候形勢,陳濤分析說,4月2日到3日,山西沁源沒有明顯降水,風力較小,對於撲火工作比較有利,但森林火險氣象等級依然較高。4月4日,受弱冷空氣影響,當地風力有所加大,風向從偏南風轉為偏北風,應特別注意風向變化的影響。
四川木裡近兩日無明顯降水,白天最高風力2級到4級,午後陣風5級到6級。4月3日夜間到4日,有一次較弱的降雨天氣過程,以分散性降水為主。陳濤說,由於當地火場海拔較高,位於3800米到4000米左右,且地形較為複雜,風力風向受地形影響變化較大,要特別關注其對撲火工作的影響。
雲南布朗山-大勐龍火場近兩日則以多雲天氣為主,部分時段有短時小陣雨,雨量不大,風力較弱,撲火氣象條件較為有利。
「目前全國同時有幾個火場,且分布在不同區域,在4月初這個時段,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陳濤分析,每年3月到5月都是森林火險高發階段,一般來說,森林有了熱源點後,火勢發展比較快的因素主要是前期降水少、溫度偏高、可燃物積累較多。
值得一提的是,4月2日到4日,南方地區有一次明顯的降雨過程,貴州東部、江南、華南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且局地有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陳濤說,儘管降雨對於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依然要注意防範雷擊事件和雷擊火。
陳濤建議,相關部門應及時關注天氣變化,關注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區域的防火工作。尤其是在比較複雜的下墊面以及山地的風力風向等氣象要素變化較快的情況下,野外作業應提前採取隔離措施。清明節即將來臨,應高度重視防火工作,文明祭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