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再需要女人」 人造子宮引發倫理爭議(圖)

2020-12-22 搜狐網

  新華網華盛頓2月23日電(記者毛磊)人造子宮研究最近熱了起來,一股「新技術恐懼症」隨之瀰漫。一些媒體甚至稱,美國華人科學家劉洪清教授在人造子宮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將有可能讓「男人也可傳宗接代」,更會促使「女人從這個星球上消失」。

  科學界圍繞人造子宮的倫理爭論也更加激烈。2月22日至23日,一個有關人造子宮問題的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舉行,發言者包括美「經濟趨勢基金會」總裁、《生物技術世紀》一書作者裡夫金等著名學者。這個會議以「自然母親的終結?」為題,人們不難體會到一種疑慮的情緒。

  人造子宮研究真有那麼可怕嗎?當前人造子宮研究領域的領頭人物劉洪清教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認為,過分的擔憂其實並沒有必要。劉洪清現任康奈爾大學生殖醫學與不育症中心分泌學實驗室主任,她領導的小組,曾在世界上首次用組織工程技術,在體外再造了人的子宮內膜。

  劉洪清一再向記者澄清,他們取得的突破是在人造子宮內膜上,而不是有些媒體所炒作的人造子宮。她說:「我們離真正的人造子宮還遠著呢,還有很多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他們從幫助病人的角度出發而開展的研究所獲得的初步成果,卻被媒體炒作成「男人可以懷孕」、「男人不需要女人」等等,實在是有違他們的初衷。「這是一項對病人有益的技術,而不是一項負面的技術,」劉洪清女士強調。她指出,確實有大量的病人需要人造子宮技術的幫助來解決不孕等問題,而這也是他們研究的初衷:弄清為什麼有些婦女不能懷孕,有些婦女老是流產。

  傳統上,胎兒在母體子宮中的發育屬於「黑箱過程」,研究起來極其困難,而人造子宮技術可以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理想的「模型」。劉洪清等在研究中從婦女子宮內採集了部分子宮內膜細胞,並將其置於由生物可降解材料製成、模擬子宮內部形狀的結構上,並使這些細胞成功地長成了類似人體子宮內膜的三維組織。

  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現,這種在體外重建的子宮內膜,不僅與人體自身子宮內膜在組織結構上一模一樣,而且功能也差不多。他們將早期胚胎與人造子宮內膜結合後,成功地觀察到了胚胎的初期著床現象。由於美國規定用於體外受精研究的胚胎發育不能超過14天,他們的實驗進行到第6天止步。

  這項進展為將來深入研究一些課題提供了基礎,比如,婦女不孕究竟是因為子宮內部結構出問題還是胎兒本身有問題?有了體外的子宮「模型」,科學家們不僅可以進行大量的基礎研究,而且能對病人進行更準確的鑑定,對症下藥,治療不孕。

  此外,這項技術在修復子宮上也有很大用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些婦女子宮會受到損傷,如果利用這項技術再造子宮內膜,對患者子宮進行修復,讓這些病人的子宮變得完整,使她們能夠重新懷孕,無疑是一件好事。劉洪清認為,這個原理實際上與用人造皮膚修復燒傷病人沒有什麼兩樣。

  至於如何看待有關人造子宮的倫理爭議,劉洪清說,他們的技術,確實存在著在將來製造出真正的人造子宮的潛力,討論這項技術可能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是對的,但過早、過分地對它的所謂負面作用大驚小怪,則完全沒有必要。

  「很多人都很怕新的技術,」她說。「其實任何技術都有好處和壞處,可以用法規等來限制技術不要被錯誤利用,但不應該對技術的壞處過分強化。要充分考慮到技術的好處。」(完)


相關焦點

  • 人造子宮初現曙光 人造子宮優點為什麼要用人造子宮代替人類生育(2)
    這表明,程序化細胞死亡的周期性發生在女性的子宮孕育胎兒中有重要調節作用。人造子宮如果要擔負起孕育胎兒的重任,也需要有這樣的生物特性。子宮能成為胎兒的沃土還需要很多子宮內膜細胞因子,如表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血小板生長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質和血管生成因子等。表皮生長因子(EGF)主要分布於子宮腔上皮和腺上皮以及間質細胞中,呈周期性變化。
  • 人造子宮讓女人多餘嗎?
    現在,人造子宮已經出現,未來當然可以修改和完善,直至與人類的子宮一模一樣,到時,人類會不會把生育完全交與人造子宮來完成呢?觀念和倫理的地震從行為來看,把生育完全交與人造子宮來完成,可能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從觀念和倫理看,將是一次大地震。
  • 有了人造子宮之後,女人就沒用了?
    女性的生育問題一直很受重視,最近一個歐洲的實驗小組拿到2000萬人民幣的科研經費,研究人造子宮。大家開始討論「如果人造子宮代替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女性還有什麼用?」甚至還有各方罵戰。大人覺得有點莫名,即使女人不用生孩子了,女人也肯定有用啊。你不知道還有個東西叫卵子啊,什麼叫還有什麼用?這麼挑撥兩性矛盾有勁麼...
  • 人造子宮生兒育女是福還是禍?
    生孩子還需不需要女人?這一原本是玩笑的問題卻成為科學界和倫理研究界的一個嚴肅話題。最近,在一次令人關注的國際會議上,會議的主題是「自然母親的終結」。引發這一話題的科技新進展就是人造子宮技術。人造子宮技術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主要原因是在美國工作的科學家已經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子宮。
  • 生孩子不再需要女人?人造子宮技術震驚世界
    曾有研究人員用儀器模擬分娩的疼痛讓一群男人體驗,結果還沒到達疼痛峰值他們就已經鬼哭狼嚎受不了了。在醫學疼痛指數中,分娩疼痛僅次於燒灼傷痛,位居第二位,可以說是大多數女性一生中經歷的最疼痛的事情。如果告訴各位女士有一種技術可以實現人造子宮、體外代孕,你們會不會開心到飛?
  • 人造子宮來了,真的可以讓男人生孩子?
    讓男人懷孕的幻想從來沒聽過 讓男人懷孕生子,這是無數女人幻想過的場景。 這些年,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的研究人造子宮,而最有開創性意義的事件發生在2017年。 2017年4月,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阿南·弗雷克(Alan Flake)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關於人造子宮首次通過了動物試驗的文章。
  • 男人能裝子宮懷孕了
    因為先天性沒有子宮,陝西一位22歲的姑娘婚後無法生育,這讓43歲的媽媽痛苦不已。近日,11個學科的38位專家協作,成功將媽媽的子宮移入女兒體內,目前女兒恢復良好,新移植子宮已經成活。這是國內首例人子宮移植手術成功實施,讓不少不孕患者看到了希望。子宮移植靠譜嗎?
  • 有了人造子宮,男人真的能生孩子嗎?
    原創 六團隊 第十一診室圖片設計: 番薯丫 | 責任編輯: 大喵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導言去年,一則關於人造子宮的新聞大火,據說有了它,男人也能生孩子,女性再也不用受生育之苦。
  • 不用女人生娃了?「人造子宮」真的來了!
    它更像自然子宮,具備孕育人類胎兒的所有條件。」Guid Oei說。研究由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攜手進行。按照設計,這款人造子宮充滿類似羊水的液體,自帶血液循環系統。胎兒臍帶會和人工胎盤相連,從而接受氧氣和營養。此外,研究小組將在人造子宮上,安裝各種傳感器,模擬媽媽的體溫、心跳。
  • 瑞典科學家完成動物子宮移植 男人或可懷孕(圖)
    由於子宮移植婦女需要長期服用抗排異藥,所以她一旦通過移植子宮生兒育女後,捐贈的子宮必須在接受剖宮產的同時被摘除,從而降低她由於長期服用抗排異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和其他風險。王教授則認為如果移植的子宮與受體很匹配,完全沒有排斥現象,可以保留移植的子宮。
  • 人造子宮來了,以後真的不需要女人了嘛
    研究團隊稱,來自歐盟的資助讓他們有望在五年內製造出一個人造子宮原型,並在2025年前完成相關試驗,以便投入臨床使用。那麼,這樣一款人工子宮的問世,對人類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可挽救極度早產兒生命根據外媒報導,這款人造子宮充滿類似羊水的液體,自帶血液循環系統。胎兒臍帶會和人工胎盤相連,從而接受氧氣和營養。
  • 人造子宮要來了
    根據外媒報導,這款人造子宮充滿類似羊水的液體,自帶血液循環系統。胎兒臍帶會和人工胎盤相連,從而接受氧氣和營養。此外,研究小組將在人造子宮上,安裝各種傳感器,模擬媽媽的體溫、心跳。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教授、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產科專家Guid Oei表示,「人造子宮的目的是幫助極端早產的嬰兒度過24至28周的關鍵時期。」
  • 人造子宮最新進展,未來解決早產和不孕難題
    子宮移植是另一個解決手段,子宮雖然免疫排斥相較於其他器官較弱,但是供體大多數來自於受體的母親和其他親屬,因此在倫理層面飽受爭議。從移植技術來看,子宮移植血管的選取、切取和吻合都存在一定的困難,且術後會使得子宮血管進一步變細,可能引發妊娠高血壓並導致胎兒生長受限。
  • 美國20年內人造子宮可「生子」 中國人同樣適用
    據英國《泰晤士報》8月30日報導,以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婦產科教授——華裔女科學家劉鴻清博士為首的科研小組正在進行人造子宮的培育,已在動物試驗方面取得成功,有望在未來20年內讓人造子宮「生子」。  爭議 人造子宮觸及道德底線   但有些專家和學者對這一實驗項目提出了批評。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弗裡達·西蒙斯坦認為,人造子宮這一技術向倫理提出了巨大挑戰。此外,也有人對這一技術表示擔憂。英國倫敦皇家學院醫學倫理學的學者理察·阿什克羅夫特表示,參與克隆技術研究的科學家也可能利用人造子宮之便,免去代孕母親程序而更加順利地繼續試驗。
  • 人造子宮,將來男性也能生孩子,你願意自己生,還是讓丈夫生?
    人造子宮可實現,網友:女人的事,男人不摻和!眾所周知,男女有別,自古以來女子才有孕育生命的功能,而男性沒有。這個區別在於女性有天然的孕育條件,那就是子宮,人類生命的起源地。也正是因為自古男性無法經歷女性的懷孕之苦以及分娩之痛,因此無法切身體會,所以對於女性的疼痛和身體的負擔往往無法理解到位。
  • 男人也能子宮移植?揭秘子宮移植全過程
    男人懷孕生孩,在過去被認為是無法實現的。但神奇的科學讓一切變成皆有可能,如今隨著子宮移植技術的成熟,子宮性不孕女人順利當上媽媽,讓男人懷孕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男人接受子宮移植?畫面太美不敢看  子宮移植手術的成功,引來倫理學界對這個話題的巨大爭議。
  • 當人造子宮誕生,那會是美麗新世界嗎?
    難以實現從頭至尾的孕育過程2014年果殼曾分析過人造子宮必備的六個部分,人造子宮內膜,人造胎盤,合成羊水,溫度調節,外部刺激和微生物刺激。包括這六個部分的人造子宮涵蓋從受精卵著床到孕育階段,但現階段的人造子宮,還不能跨越這整個過程。
  • 女人沒了子宮是什麼感覺?子宮切除患者:感覺不再是完整的女人
    她這才妥協,於去年年底做了子宮切除手術。現在大半年已經過去了,她手術後身體一直在穩健地恢復當中。上個月我去看她,聽她提及,女人沒有了子宮是什麼感覺?作為子宮切除患者,她坦言:感覺不再是完整的女人。「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據她親口講述:子宮切除手術,是一個不太複雜的手術,醫生會先給你進行心理疏導,寬慰你不要太緊張。子宮切除完以後,恢復期也只顧著傷口的疼痛,顧不上想其他的。術後3個月後,去醫院做複查,複查過程讓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我沒有子宮了」。因為原本以為複查需要照B超之類的項目,看看裡面的情況。
  • 美國團隊發明「半人造子宮」,成功產下後代,科學家卻憂心忡忡!
    因此科學家們也開始了人造器官的道路,就在前幾天美國研究團隊成功發明了半人造子宮,並且成功讓實驗兔產下了後代。 從人造心臟、人造腎臟到今天的人造子宮,關於人造器官的探索之路從來沒有停過。美國的研究團隊所發明的人造子宮自然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 「人造子宮」要來了?到底是來造福人類,還是違反自然法則?
    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撥出一筆巨款,29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20萬元),供科學家研發人造子宮。人造子宮圖媽覺得人們對於「人造子宮」這一科學技術產生「到底是造福人類,還是違反自然法則」這樣的疑惑說白了就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