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發布詆毀伊春市形象「打油詩」,4人被拘2人被教育訓誡
7月18日,黑龍江伊春市委政法委微信公眾號「平安伊春(ID:pinganyichun)發布《公安機關處理多起利用網際網路詆毀我市形象案件》稱,近日,該市公安機關迅速行動,對在網際網路上發布詆毀該市形象「打油詩」的多名行為人進行了相應的處罰,及時剷除網際網路上的這顆信息毒瘤。
-
每經20點丨在網上發布詆毀黑龍江伊春市形象的「打油詩」,4人被...
2丨澳門上半年入境旅客同比增長超20% 港珠澳大橋客流持續增加據央廣國際在線消息,記者21日從澳門特區治安警察局獲悉,2019年上半年澳門各口岸出入境人次達9671萬,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3%,其中入境旅客量達2028萬人次,同比大幅增加20.6%。
-
微信群內辱罵他人!錫盟2人被拘
如今 微信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 然而 有些人把微信當成了自家的地盤 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想罵誰就罵誰
-
「抗擊疫情 公安在行動」35人訓誡、2人拘留,大慶對散播疫情謠言者...
繼一網民發布「大慶一攜帶新型冠狀病毒者潛逃」謠言被依法拘留後,我市又有一名女子因為散播疫情謠言被拘。1月27日17時許,網民潘某在微信工作群中發布虛假消息稱:我爸朋友家的孩子從武漢回來的,都高燒十多天了,過年的時候一家十多口人在一起過的。
-
廣西女子懷疑別人是人販偷拍照片發微信群,構成誹謗被拘5日
廣西女子懷疑別人是人販偷拍照片發微信群,構成誹謗被拘5日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2018-06-07 15:40
-
貴州龍叫事件2人被拘 抖音快手上混淆視聽惡意造謠
原標題:貴州「龍叫」事件後續:2人被拘據@畢節公安3日消息,近日,針對貴州威寧縣秀水鎮堅強村不明聲源現象引發的網絡造謠案件,威寧縣公安局對網上造謠、傳謠的相關人員依法進行查處。
-
河南被訓誡老婦:要上廁所被告知直接尿褲子裡
針對媒體報導河南多地存在「非正常上訪訓誡中心」,質疑其成了變相的勞教所,2月13日晚,河南省委政法委、省信訪局做出回應稱,訓誡中心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相關部門連夜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整改,全面徹底排查,取消各種形式的非正常上訪人員教育訓誡場所。
-
微信群裡的每日新聞晨報簡報怎麼發
很多人問 微信群裡的每日新聞晨報怎麼發,一般是12條新聞晨報。其實關注365資訊簡報就可以了,每天推送12條新聞晨報,發群的話,公號內容更容易轉發的群裡。微信群裡的每日新聞晨報簡報在哪獲取【365資訊簡報】每天一分鐘,知曉天下事!
-
不公開審理案件,一律師卻拍照發微信群
不公開審理案件,一律師卻拍照發微信群 2020-07-1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區內」內蒙古這些人被拘留!只因在微信群裡發了這些內容
真實案例「生意被人搶了,罵他」2020年7月30日9時許,敖吉派出所接到群眾齊某(化名)報警稱:在牛古吐鎮某村微信群內,一個名叫「人生如夢」的微信號在群內發布消息,說齊某家的商店裡出售的都是假貨,食品能吃壞人,大家不要去他家買東西等消息,對齊某家商店造成惡劣影響,要求公安機關查處。
-
男子群裡作打油詩誹謗舅媽虐待婆婆 法院:名譽侵權
【男子群裡作打油詩誹謗舅媽虐待婆婆 法院:名譽侵權!】近日,廣東信宜法院懷鄉法庭審結了一起名譽權糾紛案:今年89歲的羅婆婆生有四名子女,平時住在四兒子阿生家,由阿生和妻子阿俏照料其起居飲食。阿豪是羅婆婆二女兒阿芳的兒子。阿豪在其加入的鄉親群發了一首打油詩,寓意舅媽阿俏對羅婆婆日常照顧不周,甚至存在虐待家婆的現象,導致其晚景悽涼。
-
不公開審理案件,一律師卻拍照發微信群
不公開審理案件,一律師卻拍照發微信群 2020-07-10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個喜歡在微信群裡髮長語音的同事,被辭退了
公司裡有位同事,昨天被領導辭退了。說起辭退原因,竟然是因為:發微信長語音。 這一點和他共事的同事深有感觸,不管和他聊的是正經事,還是閒著扯淡,一律都是語音。甚至有時候,領導在公司微信群裡發了紅包,明明一個表情包就行,他偏偏發了一大段語音。
-
微信群裡很多人中招!
近日,被告人曉林(化名)在法庭上追悔莫及地哽咽道……曉林,陝西人,20歲,大專在讀,幼教專業。計劃學好知識,考出教師資格證,將來教書育人的她,卻因法律意識淡薄,糊塗地利用微信進行詐騙,使人生軌道就此偏移。
-
十歲女兒的「公主」群裡竟然還有人發黃色圖片
我的孩子從來不看電視,喜歡上網聊天,開始我沒有在意,以為她只是跟同學聊聊天,後來,我發現跟她在網上聊天的並不都是孩子,有的是大人冒充的,他們會發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後來再發色情的東西。他們上來就問孩子多大了,忽悠孩子玩遊戲,你們可以去看看那些QQ群,問問他們都是什麼人。 還好,我家孩子比較聽話,我和她講講道理,她就不怎麼上了。
-
造謠大象丟失被拘3日:為了和微信群成員開玩笑造謠
原標題:警方通報:男子造謠動物園丟失大象被拘3日經警方工作,當日22時許,將造謠人員毛某某(男,25歲,北京人)抓獲。該人交代稱,其為了和微信群成員開玩笑,偽造了警情通報並在群內發布,群成員通過微博進行轉發,導致在網上傳播。對此,警方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三日的處罰。
-
群裡這種紅包不要搶,也不要發!已經有人被刑拘……
你找對了,新聞夜航是黑龍江地區影響力第一的微信公眾號,趕緊關注是最正確選擇!群主被抓!這樣搶紅包涉嫌賭博!4月3日,石家莊網警巡查執法百度貼吧帳號接到網民舉報,有人利用微信「紅包」採取「掃雷」的形式組織賭博。經初查,群主「冰紅茶」建立名為「鬧鬧鬧10/100/10」的微信群,以搶紅包「掃雷」方式組織賭博。
-
【立群規】在「班級微信群」裡的家長都看看吧~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班級微信群」開始變了味兒,炫富的、曬娃的、拉投票的、代購的、做股票的……有時我會很氣憤,也很迷茫,家長都如此不遵守規則,又如何來教育孩子遵守規則呢?!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
-
領導在微信群裡發通知,不要簡單地回復「收到」
部門經理在工作群裡發了個通知:「下午3點全體開會」。一會兒,5個同事都進行了回復。小王:「收到。」小陳:「好。」小李:「經理,我下午有事請個假。」小黃:「經理,開會時間能不能改到3點半,我3點參加不了。」
-
當心微信群裡的收錢信息
現在的微信極大的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法分子也趁虛而入。今天孩子的班級群通知做核酸檢測,為開學做準備。這次是自費,每個學生50塊錢。班主任讓把錢微信轉給她,我當時正忙著做飯,心想,等飯做好了就轉。做好飯之後,拿起手機就看到班主任的信息:「所有家長千萬不要在群裡發紅包!因為某某中學(不方便透露學校)的班級微信群裡!有不法分子進入群裡了!盜用了班主任老師的頭像!領取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