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時,我們總會經過其他班級的自然角,當中的小魚、小兔子、小烏龜總讓孩子們邁不動腿。
從孩子們專注的眼神和積極的交流中,我們看到了她們對烏龜的興趣。《指南》指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遊戲和偶發事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小班孩子年齡小,對動物的喜愛是他們的天性,既然他們對烏龜情有獨鍾,那麼作為教師就應該呵護這一份情有獨鍾,並加以延伸、拓展。追隨孩子的情有獨鍾,秉承陳鶴琴先生「活教育」理念,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讓孩子通過體驗、探索,獲得直接經驗,拓展思維,於是我們班裡出現了「特別的朋友」,和小龜的「遇見之旅」開始啦······
小烏龜長什麼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原來,小烏龜有四條腿、一個頭、一條尾巴,還有一個硬硬的殼。它的腿、尾巴、頭遇到危險的時候會縮起來。
是跟我們說的一樣嗎?孩子決定來嘗試一下······
孩子們一致同意就用小書包。於是,小烏龜們出發了!
(學學小烏龜)
(小班孩子對於動物的認知水平比較淺顯,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烏龜的外形特徵,激發了孩子的探究欲望。在玩一玩中,孩子們對於用什麼做龜殼的困惑,給與了孩子充分的表述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孩子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來獲得答案,更有助於孩子養成探究的習慣。)
孩子們準備吃午飯了,正在「餐前播報」,突然,捲毛說:「我們吃菜菜和蛋蛋,小烏龜也要吃中飯了,不然它會餓死的。」是啊,小烏龜吃什麼呢?孩子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小烏龜真的喜歡吃水果嗎?我們試一試吧!
(給小烏龜餵水果)
午睡起床,孩子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小烏龜到底有沒有吃我們餵的水果。
小烏龜不喜歡吃水果,那麼它喜歡吃什麼呢?我們請爸爸媽媽幫我一起找找答案吧!
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從電腦、百科全書上找答案,小烏龜喜歡吃小魚、小蝦。小烏龜真的喜歡嗎?我們再來試一試!
給小烏龜餵小魚、小蝦
第二天一早,當孩子們再去自然角看小烏龜的時候,發現小魚、小蝦都不見了,原來小烏龜真的喜歡吃呢!
(「小烏龜吃什麼?」在猜想——驗證——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答案——再次驗證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直接感知、實踐體驗來習得經驗。《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爸爸媽媽積極的參與,為孩子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自從和小龜有了親密接觸,孩子們會特別關注其他班飼養角有無烏龜的蹤影。午後,小三班自然角中有著漂亮圖案的小烏龜,引得孩子們駐足。
隨著孩子們和烏龜的不斷相處,他們之間的情感也在逐漸升華。
桐桐:小烏龜一個人待著,沒有好朋友玩,是不是會難過。
琦琦:我們能不能把所有的小烏龜放在一起,就跟幼兒園一樣。
可是,怎麼才能把所有小烏龜都放在一起呢?
孩子從建構區中,找到了好多材料,開始建構。
紙磚可以圍起來
這個可以做圍欄
小龜家園搭建完畢,圍著這裡看看,那裡看看······
那小龜的家裡還可以放些什麼?
要做滑滑梯、圍欄,可是我們沒有這麼多的材料,怎麼辦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走出教室開始借材料。
寧兒:王老師,你有大盒子嗎?我們給小烏龜做家,謝謝哦!
渲渲:章老師,這樣的盒子能借我們用一用嗎?馬上就還你們。
一起搬材料
孩子們挑選自己喜歡的材料,嘗試進行分組組合建構。
做小花、小樹
建構滑滑梯
做圍欄
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我們終於完成了小龜家園的改造。
(壘高、圍合、架空,孩子們運用各種建構技能,在合作中完成了建構,體驗了合作的樂趣。)
「遇見小龜」是基於孩子對小烏龜的興趣衍生而來的活動。在「小龜初體驗」——「小龜大探秘」——「小龜家園」這一遇見之旅中,孩子們對這些小烏龜充滿了好奇,而孩子的這些奇思妙想在為活動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孩子的經驗。結合小烏龜和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解決問題。這不僅激發了孩子們操作的興趣和欲望,也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收穫了成功的體驗。同時,整個活動的進程也充分給予了孩子自主的空間,在同伴的協商、合作、交流中促進了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生成的活動以問題為導向,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更是一個經驗的遷移和創生,是愉悅的享受成長的過程。
1.方法的遷移與運用。
一次成功的自主性學習可以讓孩子的經驗得到提升,更會把方法進行遷移和運用。
在「遇見小龜」中,孩子們嘗試了用表徵來表現自己的想法,嘗試了分組操作和分工合作。這些習得的經驗和方法在另外的主題中還是有充分的體現的。如在我們正在開展的《新年到》主題中,孩子們討論要怎樣布置教室?需要哪些材料?還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小組,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不同的任務。
我的新年 我做主——打扮教室
方法的遷移和運用對於孩子的終身學習是非常有利的,能為他們不斷的積累新經驗,並具有舉一反三的作用。
2.想像與創造。
美好的想像和創作對於學前教育的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啟發兒童智力、陶冶兒童偉大的人格和創造力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的創造、想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在平時的區域中,孩子們創造出了小神龜的角色,賦予一定的形象和對白,還會進行講述和表演。在美術活動因為有了想像與創造,孩子們的作品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