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商:臺灣食品品牌進軍大陸有優勢
臺商:臺灣食品品牌進軍大陸有優勢 2013年02月17日 19: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關係)大陸臺商「二次創業」看好消費升級
這正是臺商李光國在大陸「二次創業」的「法寶」。 5日,臺灣餐飲連鎖品牌「Ai PIZZA SONG」創意披薩交響曲在上海開出大陸首家門店,吸引民眾前往嘗鮮。除了口感新穎的冰吃披薩,糅合了中華美食韻味的麻婆豆腐披薩和宜蘭鴨賞披薩也讓不少食客點讚。 「Ai PIZZA SONG」在臺灣擁有4家門店和大批「忠粉」。過去兩年間,李光國和團隊在上海等城市進行了市場調研。
-
註冊商標有譜了 臺公營事業欲搶攻大陸市場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酒、臺鹽近期加快腳步,準備搶攻大陸市場。臺酒計劃明年5月獲取大陸註冊商標後,展開登陸計劃;臺鹽積極尋求兩岸鹽業協作,也希望儘早拿回「綠迷雅」商標權。 據報導,過去有不少「臺」字輩、「中」字輩商標難以在大陸獲取註冊,自從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行為明年第三次「陳江會」議題後,兩岸有關方面已經有過多次交換意見,近期的好消息是臺酒確定明年5月,即可拿到商標權。 臺灣菸酒公司董事長韋伯韜表示,大陸商標局同意明年2月6日公告臺酒商標,意味大陸行政機關已同意臺酒獲取商標權。
-
臺灣電電公會報告:在陸臺商轉型把握六大商機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查文曄 陳君)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簡稱「臺灣電電公會」)30日在臺北發布關於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產業發展調查的相關報告,該報告建議在陸臺商轉型應把握六大商機。報告建議,首先應掌握大陸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商機。大陸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是要從傳統的要素投入變為效能提升,並帶動技術革命、消費升級和綠色經濟發展。臺商應搭上大陸經濟轉型的快車,積極搶佔大陸新內需市場。其次,應掌握「中國智造」的升級商機。
-
看好大陸市場 臺商信心滿滿
但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伯彥卻頂著酷暑,忙著推進臺灣小鎮建設。根據規劃,臺灣小鎮項目擬投資10億元人民幣,主要開發建設臺胞居住區、臺灣產品銷售中心、臺灣小吃街及相關配套。「建設臺胞小鎮,就是想給臺胞安個『家』。這樣就能吸引更多來大陸發展的臺商在此紮根。」像林伯彥這樣看好大陸發展的臺商不在少數。儘管遭遇新冠疫情,今年以來臺商臺企在大陸的投資不減反增。
-
中國信託金控進軍大陸 自許"臺商最佳金融夥伴"
中國信託金控旗下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上海分行於近日隆重開幕,中國信託金控大陸事業總執行長羅聯福於新聞發布會致詞指出,中國信託的大家長辜濓松董事長向來重視中國大陸市場,上海分行的開幕,不但完成他事業上的心願,也代表中國信託正式進軍大陸金融市場,就像雁群以V字型方式飛翔,比孤雁單飛增加71%的飛行速度,中國信託將與臺商客戶一起在大陸市場攜手並進,專注於業務共同快速成長
-
臺商為何看好大陸市場
解說:2月10號,由中國貿易促進會浙江分會和中國臺商網聯合主辦的「2002投資中國系列研討會」在深圳召開,來自全國50多個城市的,100多名招商部門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期間,與會人員就大陸投資環境的改善及新的臺商投資大陸熱等問題展開了討論,來自深圳、福建、廣西等地的臺商企業協會的會長們紛紛表示,大陸已經成為臺商投資的熱土。
-
長三角臺商放眼更廣闊大陸市場
新華社上海12月12日電(記者潘清孫麗萍)作為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匯聚了眾多臺商臺企。在深耕長三角的基礎上,他們也開始放眼更廣闊的大陸市場,尋找新一輪布局機會。羅治平說,由衷希望臺商朋友到四川投資興業,四川擁有的人口、經濟、資源和教育等優勢,穩步發展的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以及加快推進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都讓長三角臺商怦然心動。「作為『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戰略組成,四川已經成為大陸西部最具投資價值的地區之一。」
-
中華電信進軍大陸市場 三月成立全資子公司
據報導,呂學錦十分看好大陸市場前景,未來幾年甚至10年的時間內,大陸將成為重點開發區域。而臺灣市場已經相對飽和。但由於臺「陸委會」禁止一類電信投資經營大陸一類電信業務,其進入大陸市場的步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但並未阻止中華電進入大陸市場的步伐。 2010年上半年,中華電信與廈門市政府的資訊公司合資成立了碩泰商務,經營呼叫中心,以搶佔客服中心市場。
-
高雄麵館轉型打造連鎖品牌 眷村美食進軍廈門市場
高雄麵館轉型打造連鎖品牌 眷村美食進軍廈門市場 疫情重創臺灣餐飲業,島內不少知名餐飲老店近期甚至宣布停業,然而也有業者轉戰大陸尋找商機。高雄的一家牛肉麵館就以眷村情懷包裝餐飲品牌,準備打入連鎖市場,還計劃將廈門設為進軍大陸市場的第一站。 高雄市區這間樸實小店,每到用餐時刻,總是一位難求。
-
臺商在大陸
截止2007年7月底,大陸批准臺商投資項目累計73000多項,臺商實際投資447億美元,兩岸間接貿易總額累計達6700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出口1100多億美元,臺灣向大陸出口5500億美元,臺灣對大陸實現貿易順差達4300多億美元。目前,大陸是臺灣最大的對外投資地、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兩岸經濟關係長足發展並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已成為兩岸關係中一個重要的穩定因素。
-
臺商期待「複製」民宿經驗開拓大陸旅遊市場
新華社重慶6月28日電(記者趙宇飛)去年以來,臺商黃秀惠頻繁往返於大陸和臺灣之間,每次的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除了參觀考察大陸各地的鄉村旅遊項目外,她還負責為當地的農家樂老闆開展培訓。 黃秀惠在臺灣經營著兩家民宿,同時身兼臺灣澎湖民宿發展協會理事長。
-
行動支付成習慣 在陸臺商感嘆「回臺灣不適應」
原標題:行動支付成習慣 在陸臺商感嘆「回臺灣不適應」而在大陸生活的臺商們也融入到這種「雲端」生活,紛紛感嘆行動支付太過方便。 66歲的臺商曾盛明告訴記者,曾經他在浙江寧波一家街邊麵店吃飯,待到結帳時,頭髮花白的店主指著牆角處的二維碼,讓他「掃一掃」付款。「現在大陸很多比我年紀還大的人,也都會用智慧型手機線上支付,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紀正義在大陸做生意已有10餘年,手機中早已裝有微信支付跟支付寶。
-
小澤瑪利亞正式進軍大陸市場 或代言網路遊戲
10月10日消息,日本著名AV女星小澤瑪利亞日前宣布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全面開展演藝事業。據新浪遊戲獨家獲知,小澤瑪利亞或將與某網遊公司合作,10月推出首部時尚大片。
-
臺商投資大陸服務業 蔡英文不應阻攔要協助
社論摘編如下: 趁著大陸服務業快速發展機遇,近來臺資服務業掀起了一波「大陸熱」,包括新的西進投資,或原有在陸投資項目擴大布局,都是動作頻頻,非常熱絡,成為兩岸經貿領域的新亮點。 最具有時代意義的,是大陸「一帶一路」建設,已帶動臺資服務業擴大在陸相關業務。譬如,臺灣兩大物流運輸業者,臺驊和中菲行都已開辦「中歐鐵路貨運快線」運送服務。還有,臺資華陽集團攜手兩岸學術研究機構,準備協助「一帶一路」重鎮新疆烏魯木齊,建設成世界級環保綠化城市。
-
臺灣新東陽喊冤:一份聲明勾起11年商標糾葛
我國臺灣地區的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新東陽)昨日(12月8日)給《每日經濟新聞》發來名為《商標被搶註,還要背黑鍋》的聲明,除澄清臺灣新東陽與上海新東陽無任何關係之外,也道出了兩家新東陽存在11年的恩怨糾葛。
-
親歷四十年(二十二)大陸第一所臺商子弟學校:育人衍親情 一校融兩岸
今天我們去廣東東莞看一看,這裡有著大陸第一所臺商子弟學校--東莞臺商子弟學校,它招收臺籍學生,學制、課程都與臺灣接軌。時任東莞臺商協會會長的葉宏燈發現,許多臺商孤身一人來到大陸打拼,與妻兒分隔兩地,要想讓臺商沒有後顧之憂,就必須做好後方保障,特別是要解決臺商子女的教育問題。
-
大陸市場到底有何優點,吸引一批又一批臺商來打拼?
其中,臺灣自大陸進口274.24億美元,增長7.9%;臺灣對大陸出口852.49億美元,成長7.7%。對大陸的出口佔臺灣總出口比重上升至42.3%,創近十年新高。臺北101 (新華社)由此再次證明,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市場。而這並不以意識形態、人為因素而改變。
-
大陸消費者對臺灣品牌消費欲望下降,臺商面臨新挑戰
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 (記者 陳成沛 葉昕) 因應新冠疫情衝擊,直播電商已成為當下零售和消費的新趨勢。如火如荼進行中的帶貨直播,也加入了大陸臺商這一生力軍。4月29日晚,一場名為「兩岸一家親·美味隨心購」的臺貨專場直播在「俠侶直播」進行,福建的11家臺商食品企業在線上面向消費者直播衝銷量。
-
旺旺集團:「26條措施」為臺商深耕大陸市場帶來契機
旺旺集團北京首席代表、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林天良日前對記者表示,新措施為臺胞臺企帶來扎紮實實的獲得感,也為臺商深耕大陸市場帶來難得的歷史契機。作為臺商代表,林天良出席了幾天前在南京舉行的2019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見證了「26條措施」公布給廣大臺商帶來的振奮與鼓舞。他表示,大陸在給予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方面,力度不斷加大,領域不斷拓寬,工作不斷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