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什麼意思?

2020-12-20 布衣小農人

說起農村俗語的流傳確實離不開廣大農民,因為在農村人們餐前飯後的談資就是俗語,老人們會利用古往今來的俗語來詮釋農村所發生的一切,在討論人與人的關係時候各種鑽研內心的俗語就會應然而生,而討論莊稼收成的時候,各種重要的節日就會出現,這都是老一輩人通過經驗總結來的「俗語」,對我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最近春節將至,筆者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好男有毛別鞭春

好男如果在現代人看來,能賺錢、體貼人、懂事聽話一定會是一個好男人,但在古時候,人們對於好男人的評價更多偏向於身體健碩、毛髮興旺,這是為什麼呢?

古時候的農村生活基本就是耕地種田,在這種環境下,男人就充當了農村的「第一生產力」,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的農耕生活會要求男人有一個健碩的體魄,如果身體單薄,手無縛雞之力是很難在當時那個環境下生存的,所以那時候好男人的標準是身體健碩。

那麼毛髮是什麼意思?在古時候兩鬢滿鬍鬚會被認為是精力旺盛的表現,其實這不是人們的主觀思想,在當代,我們也可以看出很多渾身毛髮旺盛的男性,提醒一般都很健碩,而且精力充沛,這種毛髮多的男性在古時候就會被認為是健康的表現。

而鞭春在古時候是一個習俗,在立春的前幾天,人們會用木質的樹條邊框出一個牛的形狀,然後用紙質的外殼貼滿邊框,牛在過去的時候是農村人珍重的寶貝,不管幹什麼的離不開牛的功勞,之所以鞭牛就是因為人們想要通過這種方式祈求明年的年景會更好,讓莊稼豐收。

而在那個時候毛髮旺盛的男人就不被允許去那鞭春,這個機會要留個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家庭,因為這些家庭的男人所產生的糧食收成不好,而那些毛髮好身體健碩的男人糧食收成都比較好,所以為了照顧一些「弱勢群體」就會舉行這個儀式,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好男有毛別鞭春的由來。

好女有膘別看燈

現在的女性都是以骨感美為主,瘦瘦高高的形象會被認為是美,但在古時候,「環肥」才是健康、美的表現,古時候的女性除了一些大家閨秀和名門望族之外,其它的女性都會加入勞動中,畢竟過去的人都很實際,只有動手才能有糧食吃,所以那時候瘦弱的女性會被認為是沒有能力的,因此那時候的男人多數都會娶身寬體胖的女性為妻。

那麼為什麼有膘的女性別看燈呢?這主要還是過去的人認為女性拋頭露面是一種「傷風敗俗」,既然已經嫁入夫家就要尊崇相夫教子的規矩,而古時候的十五賞燈多數都是一些未婚男男女女的聚會,如果已經成家在出去逛燈會的話,會被認為是在「三心二意」,所以古時候的思想還是挺封建的。

說了這麼多,相信朋友們對於古時的習俗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現在在農村這些習俗和這些審美觀點已經徹底被顛覆,男人更多的是細化毛髮少的,女性更多的是那種「燕瘦」的,所以這個俗語大家理解即好,不必過於較真其中的道理,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為何?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為何?有道理嗎?在民間向來不缺少俗語老話,直到現在這些俗語老話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這句老話描述的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的時間也是相對久遠一些了,在過去的農耕時代,男人是農田之中主要的勞動力,男字的結構就能夠說明一切,所以在那個時代男人的地位是比較高的,男尊女卑的現象普遍存在。而女性的地位就相對要低一些,男人作為主要的勞動力,通過自己的勞作,才能取得農田的收穫,從而讓全家有足夠的糧食吃。
  • 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什麼意思?
    、朗朗上口的俗語,歷經千年而不衰。俗語包含了: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業氣象、生活竅門、婚喪習俗、堪輿風水等等。「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講的就是:農村的一些看人的經驗之談。別有三意思就是:別過30歲生日。
  • 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源於老輩人長期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而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說的還有道理嗎?
  • 俗語:「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別說不知道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俗語大全》 「俗語」二字出自《史記·滑稽列傳》,其中《西門豹治鄴》一文有語:「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 俗語「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所以在流傳的俗語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這究竟是要表達怎樣的意思呢?殊不知,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觀人術,在農耕時代還是很適用的,接下來就細細品味一番。「好男有毛不鞭春」,這是對優秀男兒的識別「好男有毛不鞭春」,這簡單的七個字組合在一起,咋一看還真不知道老祖宗是要表達什麼意思,更加與識人扯不上關係了。那是因為很多人對其中的「有毛」和「不鞭春」兩個詞語理解不到位造成的。
  • 新年將至,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啥意思?
    提到農村,估計有很多人都是認為農村裡都是有很多的文化所在,就像咱們上一篇文章也是提及到了農村的白事和喜事的規矩,所以說在農村裡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因為了一些規矩的存在,所以才造就了農民很多的文化,就比如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俗語也具有一定的魅力,有的時候對於農村的俗語也是有很多的好奇點
  • 俗語:「好男有毛莫低頭,好女有膘莫抬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種,是古代勞動人民經過自己平時生活的所見所聞總結而來的,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廣受人民大眾的喜愛。而俗語就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個萬花筒,古代老百姓們的經歷往往頗多,所以也致使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有關於天氣氣象的;也有關於人情世故的;還有關於生肖屬相的等等。
  • 「好男有毛怕有三,好女有膘怕有四」,農民說的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當中一直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這些俗語展示著農村燦爛的文化,對後代人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這些農村俗語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說大部分都是簡單易懂的,但其中所反映出來的道理卻很深刻。下面這一句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有三,好女有膘怕有四」經常都會聽老人們說起,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摸,好女有膘怕撩」,這句話有道理嗎?
    俗話說:「好男有毛怕摸,好女有膘怕撩」,這句話也是農村人對好男人和好女人的一種理解,但是很多人對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很了解,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好男有毛怕摸在80年代以前的農村,丈母娘選女婿與現在可不一樣,現在選女婿的標準首先是有房有車有存款。但是在80年代以前,丈母娘首先要看的就是男方的個子高低,如果男人個子高,找對象就容易得多,其次是看男人有沒有勁,會不會幹農活。
  • 老話常說:「好男有毛無好妻,好女有膘五不出」,究竟啥意思?
    與其他文化不同的是,俗語大多都是有農民總結出來的。其中有講民俗民風的、修身齊家的、為人處世的、獵漁稼穡的、生活經驗的等等,幾乎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俗語產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邏輯呢?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古時候的農民大多都沒有文化,所以他們總結的俗語都通俗易懂。
  • 俗語:「好男有毛怕有三,好女有膘怕有四」,到底是何道理?
    俗語:「好男有毛怕有三,好女有膘怕有四」,到底是何道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歲月沉澱,傳承的不僅有歷史遺蹟,還有更為寶貴的文化財富,比如眾所周知的俗語文化,就是勞動人民智慧的最佳詮釋,並在歷史的發展中從未間斷,始終閃耀著普世光芒,猶如一壇陳年老酒,越喝越能回味無窮!時至今日,俗語的類別可謂五花八門,可即便如此,傳承千年的俗語文化依然貼近生活,並且通俗易懂。
  • 「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如何理解?古人此話有何含義
    俗語還特別接近於人們的日常口語,省去了之乎者也的存在,也因此它還具備了通俗易懂的特性,很多俗語從字面便可了解其意。但是,別看俗語簡單,表面意思淺顯,它所蘊含的能量可是不小,由於大多數俗語總結的是生活經驗,講述的是生活真理,因此,很多俗語傳承至今都已經能和名人警句並駕齊驅了,它們都具備了警示、教誨、忠告的特性。
  •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什麼道理?鞭春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古人留下了很多俗語,那古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有什麼道理呢?簡言而之就是,女人不要招蜂引蝶,男人不要不務正業。一句俗語經過時間的洗禮得以流傳下來,肯定有其道理。從現在來看這句俗語可能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環境下,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要弄清楚這句俗語背後的道理,首先得了解下這句話的意思。
  • 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怎麼理解?鞭春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俗語已無從查證,但從民間口耳相傳了下來。俗語彰顯了古人的聰明智慧,具有深刻哲理性、文化底蘊性和時代局限性,讓我們意猶未盡、嘆為觀止。那麼,題目中的「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道理?鞭春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萬金重,好女無毛興3代」,這話啥意思呢?
    時至年底,農村這個時候大家幾乎是沒有什麼農活可幹,多數的人都會聚在一起聊天,往往大多數的時候,農民都會談論一下村裡的事情,比如張三李四家的事,這個也是咱們所說的八卦,畢竟在茶餘飯後的時候,談論的話題也可能多了起來,有的時候農民聊一些俗語也是常見的,就如就這句「好男有毛萬金重,好女無毛興
  • 古人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道理?鞭春是什麼意思?對這句俗語的不了解,最主要是在於「鞭春」。什麼是「鞭春」,為什麼好男兒就不能幹這個事情?搞清楚這個,這句話就通俗易懂了。特別是「鞭春」之後還有「搶牛頭」——誰搶到,誰就討到好彩頭——所以在和平年代,這種合法的鬥毆實際上很容易造成鄰裡不和,引發年輕人的戾氣。所以老學究們就發明出這麼一句話來,「好男不鞭春」。年輕人,多讀書吧,書裡才有顏如玉。好男兒,當多讀書,報銷朝廷和國家,「鞭春」這種農民才做的事,當然是志在四方、經天緯地的男子漢不應該去幹的事情。
  • 農村俗語「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啥意思?選伴侶能用到
    農村俗語「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啥意思?選伴侶能用到在中國農村,有許多通俗易懂的俗語。他們是口頭傳給世界的。他們不僅使人們受益匪淺,而且使人們感嘆古人的智慧。今天,社論會告訴你農村諺語:「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是什麼意思?選伴侶能用到。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相親」一詞從來沒有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過,這句話已經被現代農村地區所用,也被用來衡量自己未來的兒媳婦或女婿是否合格。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意識形態和制度都是相對封建的,有一句諺語說男人和女人是不可能的。
  • 「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該如何理解?古人識人智慧
    其中有一種文化遺產廣泛流傳於民間,已經和廣大百姓的生活融為一體,這就是俗語。今天這句俗語飽含古人識人智慧,尤其對男女之間關係把握更是恰到好處。它就是「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咱們一起看看吧!
  • 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到底是什麼?如何理解?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古人俗語,是從人之男女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做人的標準。這是通過兩件事來講明:人這一輩子,如何做個好女人和好男人? 「好女不觀燈」講的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中秋節,民間都有舉辦燈會的習俗,雖然平時也有,但是在全國比較集中的就在正月十五和中秋節這兩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