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時為什麼用取景器而不是屏幕?這些理由不可忽視!

2021-01-08 單反攝影控

即使不是攝影玩家,你一定也在路上或景點見到過這樣的畫面,拍攝者抓著單反眯著一隻眼睛賣力取景,其姿勢可能很奇葩,表情可能很猙獰。

哈哈哈,看到這種情景你當時心裡一定嘲笑了一番。現在都是2020年了哎呦喂,春天的氣息正在潛滋暗長,新的一年萬象更新,攝影知識也是要同步不能掉隊的呀!

毒法師不會告訴你,拍攝者眼睛瞄的地方就是單眼相機的取景器,至於為什麼他們那麼賣力瞅著取景器而不是電子屏,這就要好好說道說道了。新年新氣象,攝影新技能速速Get!

一、為啥老司機用取景器取景?

單眼相機的取景器是光學取景器,它是通過機身內置的五稜鏡結構來實現取景的。光學取景器有以下幾點好處讓老司機執著:

1.避免偏差

五稜鏡結構的好處就是,可以把被攝對象未經處理直接通過光線反射傳遞到取景器上,也就類似於透過窗戶看景物,對景物細節表現力好,不存在色偏等現象。

2.判斷曝光

當你在太陽底下拍照的時候,取景器不會受光線的反光影響,能夠讓你對曝光準確判斷,對成片效果有基本的預期。

3.節省電量

出去拍攝常常電量告急,遇到美景電池卻沒電了是最崩潰的時刻,這就使得省電成為了攝影外拍的基本修養,用光學取景器拍1000張(smmapp),用屏幕實時取景也就300張。

4.心理感受

使用取景器拍攝,能夠讓你排除外界幹擾,拍攝時更加專注於取景,同時,能夠讓你在拍攝時看起來更加專業。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其實用取景器拍攝(smmapp),更適合資深攝影玩機,因為對新手來說,所見即所得、快捷、少進行複雜判斷是更重的追求。而沒兩把刷子,用取景器取景還不如屏幕取景實際效果好!

二、用好取景器這些事不得不知

沒兩把刷子還真不敢用取景器拍攝,攝影老司機戰場上的馳騁其實來自實力的加持,要想用好取景器,這些事不得不知:

1.取景器視野率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明明在取景器看到的景物是這樣大,可實際拍攝出來卻發現比你當時看到的要大很多。

這其實就是視野率在搞鬼,單眼相機因為光學五稜鏡和取景器結構的影響,為了控制成本普通相機從取景器看到景物的大小和實際拍攝出來的大小是有偏差的(smmapp)。

視野率就是來標識這個偏差的,通過取景器看到的景物範圍與實際拍攝到照片上的景物範圍之比就是這個視野率了。一般來說,中低端單反的視野率會小一些,大概95%-98%,而高端單反能達到100%,也就是不存在偏差。

明白了單反取景器有視野的存在,在取景時你就能心裡有個畫面的預期,避免取景或構圖失當。

2.取景器放大倍率

什麼是放大倍率?這個概念讓很多攝影小白雲裡霧裡,最終和視野率混為一談了(smmapp)。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放大倍率是用來表示從取景器看到景物大小和實際人眼直接看到景物大小差異的一個概念。

也就是說,取景器放大倍率簡單理解,就是通過取景器所看到的被攝體大小與用眼睛直接看到的被攝體大小之間的比值。取景器放大倍率也被稱為取景倍率。

比值大也就是放大倍率大,說明取景時看到的景物接近真實景物大小,真實感就越強,就越有利於你構圖和對焦,拍攝時也就越舒服和方便;反之,放大倍率小就意味著物、像相差大,難以觀察景物細節,不利於構圖和對焦。高端單眼相機放大倍率比較高,但也只能達到90%多。

可見,取景器放大倍率大,便於從取景器觀察被攝物體,方便拍攝和觀察。

3.取景器眼點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看到拍攝者瞅著取景器,恨不得整個腦袋都要裝進去了,而有時候又看到有些拍攝的人,雖然也是瞅著取景器,但是眼睛卻離取景器很遠,難道這些人都是遠視嗎?

這就不得不提到取景器眼點。眼點是你眼睛湊在取景窗上能看到取景器內完整畫面時,眼睛離取景器的最遠距離。眼點和整個光路和目鏡的結構有關係,取景器眼點越高(smmapp),就允許你取景時眼睛離取景器越遠。

單眼相機不同,眼點也不盡相同,如D7000的眼點是18mm,D600的則是21mm。這個距離大,取景就更舒服一點,尤其是對戴眼鏡的攝影玩家就越友好。

三、取景器的輔助神助攻屈光器

作為攝影玩家,你一定注意到,單眼相機取景器旁邊有一個小轉盤,這就是屈光器。

這貨的功能是屈光度調節,說人話就是近視眼或老花眼玩家的福音,因為調節屈光器允許你不用戴眼鏡也能清晰取景!調節時摘掉你的眼鏡(smmapp),然後眼瞅著取景器目鏡開始撥動轉盤,直到眼睛能看清晰景物即可。

最後,別問毒法師用取景器拍攝時,是用左眼好還是右眼好,我只能告訴你這是一個玄學問題,你覺得哪隻眼睛取景方便就哪隻眼!

毒家攝影指南,讓攝影像眨眼一樣簡單!

(單反攝影控:smmapp;《毒家攝影指南》原創內容,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嚴禁篡改和盜用,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還在糾結取景器的選擇?混合取景器完美解決問題
    這樣的設計毫無疑問是開創性的,但是第一代的混合取景器並沒有那麼成熟,富士X100採用類旁軸取景,這種取景方式會產生一定的光學取景視差,此外光學取景器90%的視野率也稱不上優秀,但這些問題也都在富士X100的後續機型上得到了解決。
  • 如何保護相機屏幕 攝影周邊用品推薦
    原標題:如何保護相機屏幕 攝影周邊用品推薦   泡泡網攝影周邊頻道3月12日 數位相機的屏幕一直是大家接觸比較多,也最愛貼膜的一個部位。如同手機一樣,在購買之初就會選擇給它貼膜保護其不受損傷。堅硬物體、外力撞擊、臉部出油等問題都會給相機屏幕帶去不同程度的危害。
  • 看到取景器中圖像清晰了就對焦準確嗎?不少人忽視一個對焦小技巧
    圖一對於單反類在光學取景器中對焦的相機,其實相機為我們準確對焦提供了很好的指示,但是不少人忽視而不用。這個指示就是在取景器的下方有一行圖標和參數指示,在指示的左端有一個實心圓點,在對焦過程這個實心圓點會閃爍,說明正在對焦中(圖一),只有當這個實心圓點穩定不動,才是對焦準確了。如果你在對焦過程按下了快門,有可能還沒有對好焦,這時拍攝的照片就是虛焦的。
  • 【攝影聊吧】為什麼說單反是專業的?
    為什麼呢?他們認為單眼相機是專業相機,唯有單反才是專業。對此,常常感到不解。在我的理解中,所謂的專業相機應該是這樣的,用於某個行業的相機叫作專業相機。比如,用於顯微照相的顯微照相機、用於天文攝影的天文照相機、照相館裡專門用於拍人像的座機等等。而用於普通攝影的單眼相機,專業在哪裡呢?這算是調侃的話吧。說單眼相機是專業的,其實也有一點道理。這要從相機的發展說起。
  • 揭開攝影秘訣的面紗 如何玩轉攝影一百講 第一講攝影的《畫框》
    其實不像那些攝影秘訣書上說的那樣,攝影是實踐的藝術,雖然沒有什麼秘訣,但是根據我多年來的實踐總結,我認為是有一些攝影應該掌握的基本規律的。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些基本規律,多拍攝實踐、多交流,多思考,就可以儘快地提高自己的攝影技巧。
  • 攝影愛好者們,2020年值得擁有的數位相機就在這裡
    它涵蓋了從街頭攝影到視頻製作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所有內容。X-T4的電池壽命比之前的型號幾乎增加了一倍,清晰的屏幕非常適合視頻播放,自動對焦性能很優秀。新設計的快門非常安靜,可以每秒15幀的速度開門。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當您剛買到Z6(現在便宜很多)時,為什麼要購買D780?老實說,我認為大多數人最好這樣做。無反光鏡相機在包裝,用戶友好性以及至少在這種情況下的價格上具有優勢。 Z 6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相機,我喜歡尼康Z系列鏡頭所採取的策略。因此,D780更像是專家。
  • 為什麼用拍立得構圖時,看到的跟拍到的不一樣?
    其實有不少人都有這個困惑,為什麼用拍立得拍攝時,明明取景構圖還不錯,最後出來的照片就一定有偏差?原因在於,和我們熟悉的單眼相機不同,拍立得相機的取景系統並不是通過鏡頭取景。在單眼相機的光學系統中,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光線透過相機的鏡頭到達反光鏡後,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投射出影像,透過目鏡和五稜鏡,攝影者可以在取景器中看到外面的景物。單眼相機中五稜鏡的構造,確定了拍攝者是完全透過鏡頭對焦拍攝的。五稜鏡能使觀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最終拍攝的照片上一樣。
  • 光學取景器做不到的,輕奢級微單的EVF能做到什麼高度?
    隨著單眼相機的不斷縮小的體積,EVF應用範圍逐漸擴大,曾經的幾大誤區幾乎都被一一克服,在相機中純光學的部分在不斷被電子的部分擠壓,感光元件CMOS與電子取景器EVF都在用數位化取代曾經的光學結構,與五稜鏡加持的單反相比,純EVF的微單相機可做到什麼程度呢?
  • 攝影技巧丨這些長曝光的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但長曝光這一玩法,各種攝影情形之外的問題總是如影隨形。貼心的小編總結了一些大家時常容易忽視的細節,而恰好這是非常重要的細節,快來看看你注意到了嗎?(一)高檔位ND 鏡預對焦在白天進行長曝光時,由於環境光很強,你必須使用 ND 鏡來降低曝光,曝光時間越長,需要的 ND 鏡擋位就越高。
  • iPhone專用取景器Daylight Viewfinder
    雖然它與我們熟悉的單反上的取景器有些不同,但Daylight Viewfinder真的是如假包換用在iPhone上的取景器。
  • 為什麼想用膠片相機拍照?用膠片相機需要注意這些
    發現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接觸膠片攝影了,原因一是喜歡膠片相機的色彩二是用膠片相機的拍攝感覺吧。膠片拍攝出來的色彩自然是不用贅言,筆者用過一大段時間後發現平時出門更喜歡帶著膠片相機而不是數位相機。膠片相機從構圖,測光到調節參數再按下快門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其圖像的質感也別具一格,所以今天除了談談為什麼用膠片相機拍攝,還要給大家講講入手膠片相機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如果是日常生活記錄,可以就選擇可以更換膠捲的傻瓜相機就可以了。
  • 12個攝影冷知識:用三腳架要關防抖-12個,攝影,冷知識,三腳架,要關...
    做攝影科普教育3年多了,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後來有一天突然想把這些問題匯總匯總,但是總是想不起來都有什麼。因為這些問題真的零零散散,但是用的時候真有用。於是某天開始,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就記在小本本上——對,我自己也有一本真的攝影筆記。
  • 推薦用於攝影初學者入門級單眼相機
    轉眼就到了我很久沒談相機了,但仍有許多朋友在私人信件中詢問如何選擇攝影用相機小白,這篇文章給了他們一個一般性的建議我總是建議相機總是把預算放在第一位,這樣,我們就需要給出問題的答案對於攝影初學者,哪種單眼相機最划算?
  • 佳能黨:攝影新手入門,低至百元的平價膠片機、微單、單反推薦
    這三個問題,是我在入坑攝影的時候最頭疼的。想要拍出好的照片,一臺相機是必備的硬體。可是動輒上千、五花八門的相機裡,選擇恐懼症怎麼選到性價比高一些的相機呢?在這裡,貧民窟女孩推薦佳能的三款的相機,一款膠片機,一款微單,一款單反。新手入門可以參考一下哦~為什麼我選擇了買佳能?
  • 【旅遊攝影】90%的人都忽視了對焦距離,其實很有用!
    客服熱線:18938040678、 13603063441、            0755-82233606、82224008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國賓大酒店1418室,地鐵2或5號線至黃貝嶺G1地鐵口來源|網絡 發布|美行天下攝友新買的鏡頭,有時對不上焦,去檢查時沒問題,拿回家又出現這個問題
  • 從零學攝影第六期 無需說明書之佳能篇
    攝影之前無論是拍攝的技巧還是基本控制,包括此前幾期文章中所說到的如何控制曝光、如何測光等等,一切都是基於基礎為前提,就好比修房子,無論你是想建別墅還是高樓大廈都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基底,而對器材的了解便是不可忽視的基礎之一。
  • 拍人像用哪款相機比較好?推薦9款適用於人像攝影的相機
    隨著相機眼部自動對焦系統技術的出現,攝影師們在選擇相機時都會更看重於相機內部是否配備這一系統。或許您認為只有在高端相機中才會配備眼部自動對焦系統?其實不然,市場上還有很多性價比很高的相機也有這項系統。下面我們將為您介紹適用於人像攝影的九款相機,我們將以優缺點的形式向您展示各款相機的性能和特點。
  • 認識攝影: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有什麼區別?普通人應該怎麼選?
    很多朋友在購買相機時都會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適合單眼相機還是無反相機。本文就帶大家了解相機的種類和區別,了解這些內容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單眼相機單眼相機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相機,簡稱單眼相機。不是的,因為還有雙反的存在。這裡的單鏡頭是指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器共用一個鏡頭,雙反相機分別會用獨立鏡頭觀察和取景。單眼相機的外形較大,其原因是在相機內部有一塊反光鏡、五稜鏡。它可以將外部光線通過物理方式傳送到取景器,可以通過取景器直接看到真實的影像,這種取景器叫做光學取景器。
  • 索尼微單A7M3一部讓你在決策時沒有理由抵制的微單相機
    自從有了微單這玩意兒以後,對於非攝影發燒友而言,背著厚重的單反出去旅行的年代好像不知不覺就結束了。 論分量:微單只有單反的一半 論外觀:微單的顏值更勝一籌 論成片:同等價位的微單也毫不遜色 論功能:實時修圖上傳朋友圈的功能深得現代人裝逼的心理……如果你正好想買一款相機,是不是在決策的時候也覺得沒有太多理由去抵制微單的誘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