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爸說:
寒冷的冬季突然而至,隨著氣溫驟降,保暖又要開始提上日程了。
說起冬季保暖好物,自然少不了要提到保暖內衣了。
每年冬季都是保暖內衣的熱銷季,尤其是宣稱有「黑科技」的自發熱保暖內衣,即穿即熱,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銷量也是相當可觀。
那麼,這種保暖內衣的發熱效果真有宣傳的那麼神奇嗎?
花爸這就來告訴大家真相,這些只是保暖的另一種體現,並不是黑科技!
內衣不能自發熱
花爸在某電商平臺上搜「自發熱保暖內衣」關鍵詞,就能搜到近二十多頁的相關產品,樣式大同小異,價格卻參差不齊,從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根據某保暖內衣的產品詳情頁中能看到,之所以能夠「自發熱」,是因為採用了一種「黑科技」發熱纖維,能夠科技鎖溫,可以自己發熱,並且發熱升溫可高達8.6℃。
真的有那麼神奇嗎?衣服能夠發熱的秘密真的在於採用了「發熱纖維」嗎?
不是!
關於能自發熱的保暖內衣,之前就已經有專家闢謠過了,「發熱纖維」只是商家的一種宣傳噱頭,並不是什麼黑科技。
並沒有所謂能自主發熱的纖維,只是利用大多數纖維都可以「吸溼發熱」的原理來誤導大家。
人的身體肌膚表面的角質層是會排出水分的,當人體皮膚向外散發水蒸氣時,這些水蒸氣在液化時會散熱,而纖維正是利用水的氣液變化,起到吸溼發熱的作用。
當纖維吸收水分時,纖維分子中的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結合,水分子的動能降低,同時轉換為熱能釋放出來。
不同纖維中,比如羊毛、莫代爾、粘膠纖維吸溼發熱效果好,而普通腈綸、滌綸的吸溼發熱效果較差。
而同樣的面料纖維,越厚重,吸溼發熱性能也越好。
因此,這些被炒得很紅的"自發熱"保暖內衣,並非真能憑空產生熱量,也不是什麼高科技面料,這些實屬營銷噱頭!
吸溼發熱也有相關規定
目前我國並沒有針對發熱內衣的國標規定,只有一個紡織行業標準FZ/T 73036-2010《吸溼發熱針織內衣》。
其中規定,吸溼發熱內衣應由吸溼發熱材料編制而成,並且面料在規定溫度、溼度的實驗環境中,能滿足以下兩項升溫值指標:
一、是最高升溫值不低於4℃;
二、是30分鐘內平均升溫值不低於3℃。
只有滿足以上兩點的內衣才能算吸溼發熱內衣。
其中30分鐘內平均升溫值是服裝吸溼發熱性能的綜合評定依據,該值越大,說明產品吸溼發熱性能越好。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購買這類保暖內衣時:
第一個是要看衣服的材質。儘量選擇擁有良好吸溼保暖性的面料,比如羊毛、莫代爾、粘膠纖維、腈綸等。
第二是看看產品詳情頁。是否有根據FZ/T 73036-2010進行實驗的測試報告,選擇能證明自己有吸溼保暖效果的產品。
另外,購買時應該選擇正規渠道、正規品牌,不要簡單地以價格高低為標準來選擇。
綜上所述,不要被所謂的「黑科技」噱頭給迷了眼,畢竟空口說大話誰不會呢?多花錢去買個沒保障的「自發熱內衣」,還不如多穿幾層衣服來得靠譜。
同樣,市面上一些塑身衣/束腹帶也有宣傳含有什麼「黑科技石墨烯」,能燃脂塑身、抗衰老等特殊功效,經花爸一扒其實也是智商稅。
詳情看原文:《塑身衣、束縛帶,有點用!》
小紅花測評簡介:
我們是中國第一批從事商品對比測評的人士,成立「小紅花測評」的宗旨,是通過進行獨立、客觀、專業的對比測評,向父母推薦更安全、性價比更高的兒童和家庭用品。
「小紅花測評」堅持三大原則:不接受企業提供的測試樣品、不接受試圖影響檢測結果的廣告和贊助、獨立付費委託國家認證檢測機構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