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和新媒體是怎麼賺錢的,你以為媒體會告訴你嗎

2021-01-12 澎湃新聞
紙媒和新媒體是怎麼賺錢的,你以為媒體會告訴你嗎

澎湃新聞記者 陳詩悅

2014-12-21 11:40 來源:澎湃新聞

        美國《WIRED》雜誌近期在一篇關於媒體趨勢的長文中「自揭老底」,比較了一下其自身的相同內容通過不同渠道發行所得的收益是多少。

近一半的美國人是通過手機等行動裝置裡獲取新聞資訊的,並且這一數字正在不斷增長。  CFP 資料圖

       不論傳播媒介怎麼變化,媒體人深諳「廣告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明燈」這個道理。這就是說讀者的目光停留、停留多久、多久來停留一次才是賺錢的傢伙。

       說通俗點吧,你是澎湃新聞的忠實讀者麼?你會把澎湃的一篇長文從頭刷到尾麼?還是你只是偶然「路過」,進來逛逛的?美國《WIRED》雜誌近期在一篇關於媒體趨勢的長文中「自揭老底」,比較了一下其自身的相同內容通過不同渠道發行所得的收益是多少。

通過訂閱雜誌閱讀,WIRED將獲得40美分

       比如這一期的《WIRED》雜誌共有27頁廣告,假設每頁廣告費價值10萬美元,雜誌允諾廣告商的費率基準則是85萬的訂閱者,這樣算來,讀者看完一段,雜誌收益6美分,看完整篇文章,雜誌收益40美分。如果一位忠實的讀者翻完了整本雜誌,那麼《WIRED》會十分感激地告訴你:謝謝!因為您我們賺了3.18美元!

通過電腦網頁閱讀,WIRED將獲得30美分

       廣告商們常常假定讀者們會更多瀏覽網站,所以會在雜誌的主頁上投入更多。所以如果你是通過網頁版看到這篇文章的,那就為雜誌帶來30美分的收益。但若你是通過朋友推薦給你的連結才看到的這篇文章,收益就會下降到10美分。

通過手機或移動終端閱讀,WIRED將獲得4美分

       如果你在閱讀中點開了FACEBOOK的連結或是彈窗廣告,收益只有2美分,不過若你退出廣告繼續看這篇文章,還能追加2美分。(平板電腦閱讀還能再加1美分。)

       數據顯示,越是傳統的傳播平臺,其廣告帶來的收益效率越高。可是另一方面,美國皮尤(PEW)研究中心近日調查顯示,30%的美國人是通過FACEBOOK來看新聞的,而過去一周,近一半的美國人是通過手機等行動裝置裡獲取新聞資訊的,並且這一數字正在不斷增長。

       人們似乎已經越來越習慣於不論何時何地都能迅速得到世界各地的資訊,新聞推送、小彈窗就像是青春期的小男孩一樣隨處都在蹦跳叫嚷著「看我看我!」,而你唯一能屏蔽掉的方法就是不用手去掏口袋裡的手機。

       對於新媒體來說,問題已不再是如何吸引讀者進入他們的頁面,而是如何將自己植入到讀者的生活中去,廣告也是如此。

       傳統的網絡媒體都會在自己的文章邊上放置廣告位,並以以閱讀量向廣告商收取費用,不過美國另一家新聞網站BUZZFEED卻反其道而行,他們的廣告方式被稱為「原生廣告」,也就是不依附於網站的文章內容,通過社交媒體獨立存在和傳播。試想一下:

       SCOTT PAPER(美國史古脫紙業)列舉出十種你意想不到的方式來說「你的廁紙用完啦」; CHARMIN(衛生紙品牌)可以貼一個廣告打出「廁紙用完後的十個步驟」;BUZZFEED自己呢,可以在內頁刊登一篇文章,題目就叫「關於廁紙,你所不知道的36件事」。(要知道BUZZFEED最擅長羅列各類吸引人的清單。)

       事實就是,由BUZZFEED的創意團隊貼出的CHARMIN和SCOTT的品牌軟文(姑且這麼稱吧),就和網站內部的新聞內容一樣具有點擊量、分享率和可讀性。

       這大概也解決了「熱心」讀者在評論中所問的問題:如果我裝了廣告攔截軟體,看完這篇文章,你一樣還可以賺這麼多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新媒體

相關推薦

評論(47)

相關焦點

  • 又一位紙媒高層出走,中國新聞周刊總編輯李徑宇投身新媒體
    鈦媒體曾盤點2014年,從《壹讀》開始,沒有熬過寒冬的紙媒;也曾細數過以《瑞麗》為代表的國際時尚大刊的停刊潮;並在今年年初發起了「紙質書消亡的預言失效了嗎?」的大討論。同時,很多媒體從業者也表達了自己對紙媒的悲觀看法。
  • 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國內媒體是怎麼賺錢的?
    國內知名媒體是怎麼賺錢的作者:陳雪穩來源:南方傳媒書院傳統媒體陷入兩難,繼續昂貴的新聞產業基礎建設,臨受眾群萎縮和資金匱乏,貌似只有等死的份了,但是將新聞編輯、用戶數據、廣告收益的權利,讓渡給平臺型媒體又賺不到錢
  • 對新時期傳統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的思考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紙媒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和衝擊,新舊媒體的融合是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新舊媒體的融合大都僅限於對傳統紙媒的數位化,少量傳統紙媒成立了新媒體辦公室,專門研究新媒體創新,但是力度還不是很大,跟不上發展形勢的需要。
  • 寫新媒體3年,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新媒體寫作賺錢嗎?
    那麼做新媒體之後,我賺錢了嗎?雖然比起各路大神來說差了一些,但相比以前的自己,完全是碾壓的狀態。新媒體收入這塊,大概是這樣的,寫作第一年,賺了不到2000元,不過我沒放棄。寫作第2年,賺了50萬+,加上一些其他收入,買了房。
  • FT中文網:新媒體不會搶紙媒飯碗
    基於以上,雖說FT中文網不是期刊,但FT中文網於新媒體探索方面一直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因此非常值得為國內期刊業界所借鑑。眾所周知,創立於2005年的FT中文網已在網際網路領域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五年之中,FT中文網依託紙媒,從內容到經營都實現繼承與創新,以快速增長的品牌影響力,迅速成長為最具影響力的中文財經網站之一。
  • 新媒體不僅僅是一個獲取信息的工具,還是一個賺錢的渠道
    這時候飛速發展並且爆紅的網絡新媒體進入了大學生的視線,並且不用來回跑在宿舍即可操作且時間自由。 其實新媒體已經滲透到我們大學生日常的點點滴滴,公眾號、抖音、小紅書、知乎、b站、今日頭條、微博,這些都是新媒體的主流力量。如今紙媒已經逐漸式微,未來媒體行業是新媒體的天下。新媒體你只要做得好,有粉絲,有流量,就可以快速變現。
  • 新媒體VS自媒體,新媒體運營是什麼?怎麼做好新媒體運營?
    三微授漁,授你以漁,想知道新媒體運營那點事嗎?LOOK!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近乎所有行業的商業模式都在隨之改革,不管遲或早,都想要搭上網際網路這一趟時代列車。與之伴生的,是眾多網際網路新就業崗位的誕生,比如,一直以來被大家所熟知的新媒體運營和近兩年來被捧上神位的自媒體。雖說新媒體與自媒體僅一字之差,但真正清楚二者之間區別的人不多,哪怕是身處其中的運營人們,解釋起來大多也都是模稜兩可。而今日新媒體運營需要了解並利用到的自媒體平臺有哪些呢?自媒體矩陣又是什麼?怎麼真正地做好一個新媒體運營呢?
  • 自媒體時代,紙媒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獨家專訪黃明祥
    採訪1、你好,很高興能夠採訪你,你不但詩寫得好,生活方面建設得也很好,很多詩人忌諱涉及到生活方面的事情,但是大部分詩人生活處境並不樂觀,因此希望借採訪的機會,你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借鑑,我要問的是,你是怎麼把握寫作和生活方面的平衡關係?黃明祥:我的詩歌創作還在學習路上,本身迷惘,如我二十多年前從鄉村初到城市,面對茫茫人海,不知所措。
  • 新聞聖手談新媒體與紙媒區別,道出「現場原創怪奇有趣」8字真經
    編前語:2018年5月22日,怪奇新媒體大V走進長陽清舍,被譽為「新聞聖手」、「新聞點子王」的劉洪進,在怪奇聯盟「新媒體如何適應新時代」小論壇會上,他作了題為《採訪到現場,寫作要原創、選材須怪奇,發布求有趣》的演講。劉洪進對比傳統媒體說新媒體,既區分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也談到了新媒體文案寫作的技巧,十分精彩。
  • 紙媒「大逃殺」:2021年,你還看報紙嗎?
    是為了更好重逢……》: 陪你走過2020,當新年的鐘聲響起,《遵義晚報》紙質版就此與你告別。為適應新聞信息傳播生態的深刻巨變,響應中央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號召,落實新聞媒體主力軍挺進網際網路主戰場的要求,強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遵義日報社作出了停止發行《遵義晚報》紙質版、繼續出版《遵義晚報》電子版的決定。
  • 澎湃:藏著傳統媒體精神的新媒體
    和無數今日有感而發的評論員一樣,筆者的朋友圈也被邵總的《我心澎湃如昨》刷屏了,一些做傳統媒體的朋友都轉發這篇文章集體掉淚,做新媒體的朋友都轉發這篇文章表示軟文寫的還是很不錯的,不管各方勢力懷著怎樣的鬼胎,傳統媒體這次轉型的嘗試還是成功的開始了
  • 紙媒六大模式,融合發展尋突破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與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迅猛崛起的新媒體,打破了紙媒、廣播和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三分格局」。其中以報紙為代表的紙質媒體,受到的衝擊最為劇烈。在融合發展的浪潮中,紙媒都做了哪些努力與嘗試?
  • 做自媒體5年,我來告訴你月入過萬的自媒體人是怎麼賺錢的
    2020年最火的職業之一,自媒體肯定榜上有名,不管是全職還是作為副業,人人都在做。網上也經常看到很多人說,通過做自媒體月入幾千、月入上萬,甚至月入十幾萬。所以也經常有人在問:自媒體真這麼賺錢嗎?那這些這些月入過萬的人,他們都是怎麼賺錢的?確實,自媒體賺錢方式有很多。作為一個半自由職業者,同時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自媒體人,我想說說,那些自媒體行業的自由職業者,賺錢方式一般都有哪些。
  • 紙媒會消失嗎?
    【閒思雜錄】作者:王鼎鈞從我能夠閱讀的那年起,有學問的人就不斷告訴我,這個要消失了,那個也要消失了。例如說,家庭要消失了,因為工業化使親子關係淡薄,離婚和外遇增加。可是現在呢,薪水越高的人退休越早,他們重視家庭生活。
  • 如果告訴你背後所經歷的艱難和痛苦,你還想做自媒體嗎?
    在這個自媒體風靡的時代,做自媒體成為一個拉風的職業,為啥?不用上班,直接坐在家裡就有錢拿,不用上班,直接出去拍個視頻就有錢拿,不用上班,直接去旅遊就有錢拿,不用上班,直接在農村拍個田間地頭就有錢拿,做自媒體賺錢也太容易了吧!但是真相真是這個嗎?還真不是,你看到別人隨便拍個視頻就幾萬幾十萬播放量,你看到他們沒播放量睡不著覺的時候嗎?
  • 業內人說38期:新聞周刊停止印刷 傳統紙媒何去何從
    聽,iDoNews業內人說:我認為是紙媒殺死了紙媒。第一,長期以來,大部分紙媒都採取單一的盈利模式——媒體本身很少賺錢,而主要依靠廣告賺錢。——羅小衛(華夏時報資深記者)1.紙質版的期刊衰亡是遲早的事情,數位化時代、數位化閱讀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新聞周刊不是第一本也不會是最後一本告別紙質版本的期刊媒體。2. 數位化媒體時代,從整體上說,紙質媒體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狹窄,最後從整體上走向滅亡,當然不排除部分紙媒會長期存在,但是已經是非常小眾的收藏品和奢侈品了。
  • 從零開始做自媒體:如何申請自媒體?不要以為註冊了就可以躺著賺錢
    很多人由於是剛剛做自媒體,還不是特別了解怎麼去註冊,有些人甚至問我說老師,我發布一個動態,我在頭條上發布微頭條是不是我就成功註冊了,或者我手機登錄一下是不是我就註冊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你需要電腦端進行操作,電腦端註冊成功了,並且通過審核了,它審核通過了,你才註冊成功,你才能去進行發文。
  • 陳洋:看Niconico直播和日本紙媒,還以為有兩個兩會
    隨著3月2日全國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的開幕和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中國進入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雖然中日兩國政治體制不同,但每一年日本媒體都對兩會給予較高的關注度。然而,時過境遷,觀察今年日本媒體對於中國兩會的報導,筆者注意到有些新變化,但整體基調依然保持負面。
  • 做自媒體真的可以掙錢嗎?做自媒體怎麼賺錢?10種常用方法!
    做自媒體能夠賺錢嗎?這個毋庸置疑,肯定是可以賺錢的,要是不能賺錢,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的進入到自媒體當中來,他們又不是閒的沒事幹,那怎麼賺錢呢?我曾經專門寫過15個自媒體賺錢方法,很通俗易懂,也很實用,不過是通用型的,也就是只要自媒體做好了,都可以做的。
  • 你為什麼想做自媒體?賺錢啊!嗯 自媒體可以賺錢
    你為什麼想做自媒體?賺錢啊!嗯 自媒體可以賺錢或許你是聽朋友說過自媒體的,自媒體怎麼怎麼樣。也許你一點也不了解自媒體,自媒體是什麼都不知道。是嗎?當然不是的!2019年了,網際網路創業的人越來越多,而自媒體藉助網際網路趨勢做的風聲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