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李鋼
23日下午,羊城晚報聯合廣州地鐵博物館、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在廣州市萬勝廣場舉行了一場科技與文化主題的活動——「科技 讓美更創意」。
這是廣州市科技周活動的分賽場活動,同時也是2020「百旺杯」華語手抄報大賽暨羊城晚報第25屆手抄報創作大賽的「前哨站」。
現場共有60名學生參與,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了古老的藍曬工藝。據悉,手抄報大賽將於26日正式開啟。
藍曬,又稱為鐵氰酸鹽酸鹽印相法,於1842年被發明,是一種簡便卻很悠久的成像工藝。
藍曬的成像原理,主要是靠陽光中的紫外線曝光,將檸檬酸鐵銨和鐵氰化鉀溶液中的二價鐵離子氧化,生成非常獨特的藍色三價鐵氰鹽。該工藝操作簡單、無毒、高效,且藝術感強,形成的藍色有個很好聽的名字——普魯士藍。
現場,主辦方給體驗者在構思成像環節中預留了極大的創作空間,家長同學們可在蓋片上自由描繪成像畫面,現場也提供了花草標本等素材。
同學們認真仔細的跟著工藝步驟創作,經過一番嚴謹的工藝流程和天馬行空的藝術創作,活動最後一幅幅個性藝術的「藍白照片」誕生,體驗感十足。
有位小朋友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體驗中最有趣的事見證了影像在陽光照射中逐步顯現的過程,仿佛是太陽的魔力。有位家長則分享到,這次體驗讓他深刻感覺到科技的快速發展,感覺很久遠的膠片拍攝時代其實僅在幾年前。
另外,活動現場還進行了「科普小講堂」,通過互動向學生科普了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企業專利技術——HDPrint影印技術是如何運用科技改善列印質量,解決常見的成像模糊、卡紙等現象。
經了解,該技術的基本原理是以獨特造紙配方鎖定顏料油墨於紙張表面,不僅讓文字列印更清晰,圖像更亮麗,還能節省墨水,減少對列印設備的損耗。
紙張作為載體,從古至今在文化傳承上一直附有深層意義。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紙張用於印刷的方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加便捷也更加高效。這每一空白分寸之間,都是創新與科技的體現。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柳卓楠
|謝哲
實習生|麥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