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腳尖走路是發育異常?3種常見原因,爸媽在家可幫孩子檢查

2020-12-20 鴿子醫生育兒

『我的孩子走路都踮著腳,將來會不會變形?』、『我的孩子踮腳走路,是不是哪裡發育不正常?』大約在孩子1歲左右可以放手走的時候,家長最容易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孩子常常踮起腳尖走路。

有許多爸媽到門診,想讓醫生檢查看看孩子的腳是不是哪裡有問題、骨骼發育不正常、或是肌肉力量不足等。

因此,藉由這篇文章,說明以下幾個重點:

1. 2歲前孩子的步態發展

2. 3-6歲孩子的步態發展

3. 踮腳尖走路可能的原因和建議

2歲前孩子的步態發展

關於兒童走路方式的發展,希望爸爸媽媽能先了解。

1歲左右的孩子,由於才剛學會走路不久,走起路來兩隻腳總是開開的,然後跨出小小的、快快的步伐,再加上走路時雙手還沒辦法規律的前後擺動,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此時,孩子容易不自覺的踮起腳尖,當腳尖一踮起,小腿的肌肉會出力收縮,孩子就會感覺自己走路的力量增加了。因此,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容易出現踮腳尖走路的狀況。

不過,通常這個現象只會持續幾個月。1歲半時,有65%的孩子,走路時可以前後擺動雙手;2歲時,有75%可以發展出較成熟的『腳跟著地』走路方式,到這個時候,孩子踮腳尖走路的現象通常會減少許多。

不過,一直到了2歲,還是有25%的孩子是用『腳前半部的力量,再加上肚子往前凸、屁股往後翹』的方式,也就是前足加上骨盆前傾的姿勢來行走。在這種行走的方式下,若是孩子加快走路的速度、雙手擺動的幅度不足、雙腳打開的寬度不夠,就會造成走路時的穩定度不佳,有可能反而讓踮腳尖的情況看起來更明顯。

不過總結來說,3歲前走路會踮腳尖,只要沒有腦部損傷或骨骼畸形的疾病,家長通常不需要過於擔心。

3-6歲孩子的步態發展

孩子成長到3歲之後,走路的模式漸趨成熟,除了單腳站的時間可以越來越久,也會慢慢發展出『腳跟-腳尖』的走路方式,也就是跨步時從腳跟先著地,然後再慢慢先力量從腳跟轉移到腳尖,接著再由腳尖用力,把自己向前推進一步。此時的孩子也學會了如何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真正的踮起腳尖走路,而非不自覺的用腳尖行走。

一般下肢正常發育的孩子,走路腳跟著地時,膝蓋會先稍微彎曲再伸直,然後再由腳尖出力,把自己往前推進。不過,有些孩子足弓發育不良、腳部小肌肉力量不夠,會造成走路的推進力不足,再加上這時期若是下肢發育還不夠穩定,跨步腳跟著地時會出現膝蓋完全向後頂(locked knee)的情況,而非先微彎再伸直,孩子就有可能明顯出現踮腳尖行走的情況。若有上述情況,建議到就診,搞清楚是否有骨骼肌肉結構上的問題。

孩子踮腳尖走路的3大可能原因

1. 結構異常

少部分的孩子可能是因為骨骼肌肉異常所導致,像是長短腿、跟腱變緊等。

建議:爸媽可以趁孩子躺下時,將身體和骨盆擺正,然後檢查兩條腿的長度;也可以趁孩子休息時,試試看孩子的腳板能不能被輕鬆的往上翹。不過,若是有腦傷或是早產的孩子,踮腳尖走路可能是神經發展異常的現象,儘早就醫。

2. 肌力不夠

腳底的小肌肉力氣還不夠,因此孩子會自然而然用小腿肌肉(也就是俗稱的蘿蔔肌)來代替,形成踮腳尖的方式來增加自己走路的力量。雖然一直持續踮腳尖可能會讓跟腱變緊,但一般來說孩子不太會長時間都處於踮腳尖的狀態,走累了他們自己會休息。

建議:在孩子休息的期間,爸媽可以動一動孩子的腳板,如果可以被輕易的往上翹起,那應該就沒有上述的問題。一般在3歲前踮腳尖走路都不需要太擔心,若是持續幾個禮拜,孩子還是習慣踮腳走路,爸媽可以試著為孩子選一雙好鞋,在室內走路時穿上,可以為腳提供較良好的支撐。

3. 感覺敏感

有些孩子可能因為腳底感覺過度敏感,因此當走路腳板踩在地面上時,這樣的感覺刺激對他們而言過於強烈,因此踮起了腳尖,減少腳底接觸地面的面積。

建議:若要分辨孩子是否是因為觸覺過度敏感所造成,可以觀察看看孩子平時是否不喜歡毛毛的東西、討厭衣服領口的標籤、不喜歡洗頭洗臉等。若是確定有觸覺敏感的問題,症狀輕微的可以試著讓孩子光腳去草地或沙灘上玩,幫助腳底減敏感;若是症狀較明顯,及早就診,越早處理對孩子越好。

原則上常見的踮腳尖走路原因,大概分為這3種,爸媽可以先試著在家裡為孩子檢查看看。

遇到孩子踮腳尖走路,爸媽不要過於擔心,也不要急於糾正孩子,免得孩子感到太挫折。在孩子學步的階段,本來就會依照個別孩子的身心狀況,出現不同的走路模式,也可能短時間有看起來像O型腿、腳跟內翻的情況。爸媽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若是真的不放心,也可以諮詢醫務人員的建議。

相關焦點

  • 踮腳尖走路是發育異常?3種常見原因,爸媽在家可幫孩子檢查
    『我的孩子走路都踮著腳,將來會不會變形?』、『我的孩子踮腳走路,是不是哪裡發育不正常?』大約在孩子1歲左右可以放手走的時候,家長最容易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孩子常常踮起腳尖走路。有許多爸媽到門診,想讓醫生檢查看看孩子的腳是不是哪裡有問題、骨骼發育不正常、或是肌肉力量不足等。
  • 我的孩子常常踮腳尖走路,會容易造成腳變形嗎?
    孩子踮腳尖走路有幾種可能:結構異常少部分的孩子可能是因為骨骼肌肉異常所導致,像是長短腿、阿基裡斯腱過短過緊。建議:爸媽可以趁孩子躺下時,將身體和骨盆擺正,然後檢查兩條腿的長度;也可以趁孩子休息時,試試看孩子的腳板能不能被輕鬆的往上翹。不過,若是有腦傷或是早產的孩子,踮腳尖走路可能是神經發展異常的現象,儘早就醫。
  • 孩子踮腳尖走路,真的都沒問題嗎?
    簡單粗暴版2歲內的孩子,如果生長發育正常,踮腳尖沒問題,屬於正常變異。如果出現生長發育異常,腳不能背屈等表現,2歲內也需要就醫。2歲後的孩子,仍有踮腳尖,不一定有問題,但建議讓醫生明確下。各種問題的表現和鑑別,都在下文啦,尤其是特發性的。目 錄什麼是踮腳尖走路?為什麼會出現踮腳尖走路呢?
  • 寶寶總愛「踮腳尖」走路是發育異常嗎?超過這個年齡,就要警惕了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近日,接到一位寶媽的求助:「寶寶剛剛一周歲,可最近總是喜歡踮著腳尖走路,這樣的走路方式是不是屬於發育異常,這讓我很是擔心,我該怎麼辦?」。對於初為人母的媽媽來講,整個心都牽掛在孩子身上,生怕孩子出現一丁點的問題,更何況走路「踮腳尖」這樣的異常行為,著實讓媽媽內心十分地焦慮。寶寶學習走路是人生的必修課,當他們像小鴨子一樣搖搖擺擺踏上學步旅程的時候,必定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或多或少地都會遇到一些困難,而「踮腳尖」走路就是其中的一項。寶寶總愛「踮腳尖」走路是發育異常嗎?
  • 寶寶踮起腳尖走路,是怎麼回事?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林惠芳)孩子在剛學會走路的階段,有些家長發現孩子走路時會踮起腳尖,看到這,部分家長難免會擔心寶寶是否大腦或哪裡出現問題了,那麼,寶寶踮起腳尖走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當然,寶寶踮腳尖走路,也有一些可能是反映了異常的信號。
  • 為什麼孩子喜歡「踮腳尖」走路?再不及時糾正,可能影響孩子發育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孩子喜歡"踮腳尖"走路吧。一、孩子踮腳尖走路的原因。1、 學步車。3、 模仿別的孩子。可能寶寶平常並沒有這樣的踮腳尖走路的行為,但是看到了別人家的寶寶這樣子走路,他們由於好奇,也就模仿起了他們。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父母發現了要馬上糾正,不然讓他們養成了習慣,再糾正就比較困難了。
  • 寶寶踮起腳尖走路,到底怎麼回事?
    孩子在剛學會走路的階段,有些家長發現孩子走路時會踮起腳尖,看到這,部分家長難免會擔心寶寶是否大腦或哪裡出現問題了,那麼,寶寶踮起腳尖走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主任醫師徐寧為大家答疑解惑。
  • 寶寶走路踮腳尖,大多是這4種情況造成,家長要留神
    例如孩子剛剛學習走路的時候,有時會遇到走路踮腳尖的情況,新手媽媽們通常會很緊張,生怕孩子是因為發育不正常,其實影響小孩走路踮腳尖的客觀因素有很多種,我們應該先理性地判斷,再去下結論。寶寶走路踮腳尖的因素有哪些?
  • 孩子走路踮腳尖,是怎麼回事?
    核心提示:孩子走路踮腳尖,是怎麼回事?對於孩子的這種踮腳尖現象,父母看著煩心,想著擔心。因為孩子踮腳尖走路,不但影響到了走路的姿勢,還影響到了孩子的身體發育。父母覺得很苦惱,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踮腳尖走路呢?   孩子走路踮腳尖,是怎麼回事?
  • 寶寶總踮起腳尖走路,正常嗎?專家:這些表現要警惕
    是大腦發育異常的信號,於是趕緊帶來醫院給醫生看。孩子在剛學會走路的階段,有些家長發現孩子走路時會踮起腳尖,看到這,部分家長難免會擔心寶寶是否大腦或哪裡出現問題了,那麼,寶寶踮起腳尖走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寶寶總愛踮著腳尖走路,家長不能忽視!
    可就是走路的時候老是喜歡踮著腳尖走,周圍有寶媽說寶寶出現踮腳走的情況,多是因為肌張力偏高,這可把盈盈媽給嚇住了。寶寶墊腳尖走路有那麼嚴重麼?其實多是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一、模仿行為孩子好奇心較重,如果周圍有人墊腳尖走路,孩子會進行模仿,也會表現出踮腳尖走路的狀態。
  • 寶寶喜歡踮腳尖走路,正常嗎?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寶寶會走路了,家長別提有多開心。但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走路的樣子怪怪的,總是喜歡踮著腳,是寶寶發育不正常嗎?還是什麼原因?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因為足跟肌腱還沒有發育成熟,重心會向前,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性不好,對腳步的控制不熟練,缺乏觸地感,就會踮著腳走路。臨床上這種情況稱為「足尖步態」,簡稱「尖足」,一歲左右學步的寶寶,在生長發育階段出現尖足是很常見的現象。
  • 寶寶總是喜歡踮著腳走路,正常嗎?
    當然,寶寶踮腳尖走路,也有一些可能是反映了異常的信號。,走起路來也不會像正常人主動踮腳尖走路那麼平衡,除此之外,還有膝關節攣縮、足內翻、生長發育落後等表現。還有一類比較特殊的踮腳走路的情形,來自於部分有社交障礙、自閉症的孩子。喜歡踮腳走路這一點,似乎是部分自閉症孩子喜歡的一種行為方式,其實他們並不存在肌肉力量或者肌張力的異常,只是喜歡踮著腳尖走路而已,所以檢查時也不會有神經反射異常,詳細詢問之下反而會發現孩子可能有社交溝通、語言發育等方面的問題。總之,家長在發現寶寶走路有踮腳時,最好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檢查一下。
  • 兩歲寶寶喜歡踮腳尖走路?
    兩歲寶寶喜歡踮腳尖走路?這是怎麼回事?這種情況一般在寶寶扶站立位蹦跳階段時和10個月左右開始持續站立階段時會出現這種現象,但是隨著生長發育會消失。前期寶寶學走路出現這種現象,一般不用太擔心。但如果孩子在學會獨站後或者下蹲的時候也常表現腳尖站立,而且平時走路表現為踮腳走的頻率很高,建議及時去醫院查看下。病理性尖足往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會伴有運動發育落後、視聽反映不靈敏、尖足長期存在不消並出現了其他異常姿勢。兩歲的寶寶此時孩子能夠單腿站立且不摔倒,並能控制自己兩臂、雙手和兩腿的活動。
  • 孩子為什麼總用腳尖走路?
    有些寶寶走路老喜歡踮腳,扶著桌子的時候踮腳,牽手走時也踮腳。那麼,寶寶時常踮腳走正常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寶寶正在學步期  剛學走路的寶寶小腿肌肉往往會出現緊張,身體的協調度不夠,對不同的地面還沒適應,缺乏觸地感從而習慣了踮腳尖這種走路方式。
  • 踮腳尖的方法 踮腳尖的方法與好處
    踮腳尖的方法寶寶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看到寶寶搖搖擺擺地踏上了學步的旅程,眼看自己很快要解放雙手了,老母親那個激動啊……可是,寶寶走路的樣子怎麼怪怪的?老是喜歡踮著腳,是發育不正常嗎……看到這種情況,很多媽媽可能已經腦補了一萬種壞的可能。
  • 每天堅持踮起腳尖,5個踮起腳尖的動作學會幫你瘦腿
    我不知道你是否發現現在很多男孩都有踮起腳尖走路的習慣。曾經有個朋友在身邊,他也喜歡踮著腳尖走路,當被問到為什麼總是踮著腳走路時,朋友的回答是長得高高的。當然,就像走路一樣,走路可以鍛鍊身體,而作為一種燃燒脂肪的運動,那麼長期堅持踮起腳尖一定會對身體有幫助。然而踮起腳尖的動作卻鮮為人知,事實上他可以鍛鍊雙腿,尤其是腿部和膝蓋。對於上班族,長時間坐著會對下半身造成更大的壓力和損傷,踮起腳尖的動作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緩解小腿肌肉充血。踮著腳尖走路和穿高跟鞋走路有什麼區別?
  • 寶寶學走路,這些異常步態需及時糾正,快看你家孩子是嗎?
    大概到一周歲左右,寶寶就可以自己走路啦!雖然這個時候走的還不穩,但也特別讓家長欣喜。不過寶寶走路時出現以下異常步態,可要及時糾正哦!一、踮著腳尖走路孩子走路時總愛踮著腳尖,就像在跳芭蕾舞一樣。出現這一步態的原因有許多,比如剛學會走路時,寶寶肌肉緊張,身體配合度不夠;過早使用學步車,使得寶寶習慣性踮著腳尖走路等。還有一部分寶寶是因為腿部發育異常,導致踮著腳尖走路,需要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訓練矯正。
  • 寶寶踮腳走路不是賣萌!家長要重視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吳瑕 通訊員 林惠芳) 樂樂1歲2個月,長得活潑可愛,反應也甚是機靈,但剛學會走路不久,媽媽就發現他走路時會踮起腳尖。樂樂媽聽身邊一些朋友說,孩子踮起腳尖走路是大腦發育異常的信號,於是趕緊帶他到醫院檢查。
  • 不論男女,每天踮腳尖10分鐘,或能幫身體改善4個問題,了解下
    雖然說現在的運動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有些人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堅持去運動,有的人是直接沒有時間,有的人是不愛去健身房,都說生命在於運動,如果一個人長期不運動,整天不是坐著就是躺著,身體早晚被掏空。如果你時間並不多的話,可以在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比如說我們常見的高抬腿運動,或者是在家裡跳繩,一或者是做仰臥起坐,伏地挺身運動,這些運動都不挑地點,在家裡就可以完成,如果你覺得這幾個運動,不適合你的話,還可以在家裡做踮腳尖運動,而且這項運動還可以在你走路的時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