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在中國發展已經100天,用戶發現其存在諸多問題,凸顯其水土不服,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正變的越來越晦暗。
蘋果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超過四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藉助其在該市場擁有的龐大用戶數,其自2014年10月在美國上線以來已經贏得大量用戶,據它自己的說法2015年apple pay的交易額達到109億美元,這當中大部分都是在美國市場完成的。
Apple pay在美國市場如此成功除了與它在當地擁有的大量用戶數外,還與當地行動支付不如中國那麼普遍而是更多使用信用卡支付有關,而apple pay是與信用卡捆綁的,因此有分析認為美國市場已經擁有千萬以上的apple pay用戶數。
但是在美國市場之外apple pay遠沒有獲得與其在美國市場相當的成功,在澳大利亞、巴西等地當地的銀行建立聯盟抵制apple pay,而且由於apple pay僅支持NFC交易無法支持傳統的磁條卡交易,而磁條卡如今依然有大量的存量用戶也阻礙了apple pay的發展。
中國市場與這些國家又有所不同,中國市場的行動支付已經發展的相當完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中國的普及程度非常高,並且在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推動下正在線下快速發展普及,目前在小食店、菜市場消費幾元錢都可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除了因為方便外還因為它們採取的是免費服務的手段。
國有體制的銀聯難以應對行動支付的競爭,於是它們與apple pay達成了合作,甚至是極為罕有的同意讓蘋果收取部分手續費,希望藉助蘋果來抵禦行動支付的競爭。蘋果的用戶在中國屬於高端用戶,在3G時代聯通和中國移動激烈競爭,聯通正是以自己擁有的iPhone用戶數來證明自己從中國移動搶來部分高端用戶,不過可笑的是到2012年的數據顯示在中國聯通提供補貼的情況下其iPhone用戶數僅為中國移動的五分之一左右,而這些高端用戶大多都有使用信用卡,這有助於推廣apple pay。
不過顯然從這100天的發展情況來看,apple pay的發展讓銀聯失望了,在使用中遇到太多的問題,綁定的銀行卡用戶夠多但是實際激活使用的用戶太少,這意味著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並未如它們預期的那麼樂觀。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據調查顯示中國還有大部分POS機是磁卡機而不是NFC刷卡機,這導致apple pay的適用場景太少,因此導致即使在高級商場使用apple pay都不容易。
銀聯收費限制了apple pay的發展,目前銀聯普遍向商戶收費而蘋果從中收取部分提成,這導致商戶不願意使用。相比之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免費服務,而且是非常小額的交易都可以使用,這極大的提高了商戶和用戶的積極性,促進了行動支付普及。
另外三星也在狙擊apple pay,三星pay可以支持傳統的磁卡POS機這讓它的適用場景更廣泛,並且為了推動三星pay的普及其採取的是免費手段。相比起apple pay,三星pay也更接地氣,近期已與支付寶達成合作,這幫助它進一步在中國市場獲得普及。
因此apple pay在中國市場難以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相競爭,銀聯試圖與它合作獲得發展的希望成空,發展前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