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2020年舟山市「家燕歸巢·青春留舟」宣講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在市圖書館舉行。
據了解,今年是我市舉辦「家燕歸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第四個年頭,共有來自市本級和縣(區)的135家單位提供了426個實習名額,最終有467名青年學生參加了政企實習、社會調研等活動。他們進入崗位、深入基層、走訪海島,用自己的青春力量為家鄉代言。
140名學子參與暑期實習收穫是最大的關鍵詞
總結大會的落幕,對即將要讀大三的俞彥宸來說,在團市委的暑假實習也正式宣告結束。回望這兩個月的實習,收穫是他最大的關鍵詞。「我讀的是政治學和行政學專業,學習內容涉及到基層治理、群團組織改革等,在團市委的實習崗位剛好契合我的專業。」在契合的崗位上實習,俞彥宸也有機會將自己所學的專業內容應用在實際中。
織青年大學生走進舟山驕傲———海力生集團
從前期的實習崗位確定、報名,到社會實踐活動的方案制定,再到後續的答辯會,「家燕歸巢」整個活動都是由這個南開大學大三的男生全程參與並策劃組織的。在他看來,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的收穫遠非校園裡能比。
和俞彥宸一樣參與市本級機關企事業單位暑期實習的一共有140餘名青年學生。對他們來說,這段實習經歷同樣讓他們受益良多。
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實習的鄭欽元學會了人員檔案快速高效的歸納方法,也讓她開始思索自己的專業能否為這份工作提供更準確新穎的思路。
來自嘉興學院的馬穎欣在市社保中心實習時主要負責對社保窗口辦件的滿意度調查。實習期間,她對市屬窗口幾千餘件經辦記錄進行了電話回訪及意見反饋記錄。這讓她意識到作為一個政務工作者遠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據了解,和往年相比,今年「家燕歸巢」推出的實習崗位專項性比較強,「今年還聯合了銀保監分局,向全市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類企業徵集實習崗位,推出企業(金融)專項實習崗位。」團市委副書記樓春穎說,這些崗位更加契合金融類專業背景大學生的專業以及發展方向,真正讓青年學子在實習崗位上有所收穫。
:2020年舟山市「家燕歸巢·青春留舟」宣講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大會。
製作宣傳視頻用青春力量為海島鄉村代言
當這些學子在實習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力量時,還有一批青年學生踏上了暑期社會實踐的道路。根據「返家鄉」社會實踐要求,除了赴機關企事業單位實習以外,今年團市委推出了「青春弄潮東海·學子逐夢舟山」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也是今年「家燕歸巢」活動的另一項主要內容。
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學生組成了24支實踐隊,圍繞四大專項、十二大主題,開展了基於市情、國情的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後,這些「家燕」認識到了家鄉更完整的一面。
即將入讀復旦大學法學系的陶學良和另外六名同學一起將目光聚焦到「海島鄉村振興」這一主題。
陶學良的外婆家就在雙橋,這讓他比其他孩子更多了一份鄉土情結。以外婆的老家為切入點,幾名學子走上了探訪島城鄉村的道路。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中,大家走訪了記憶中的老家,探訪了大沙稻鴨共養基地,看了幹石覽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幾名學子對於「鄉村振興」一詞的了解不再局限於書面上的簡單介紹。
「真的感覺到農村的變化很大。」陶學良所在的隊伍特意製作了一個海島農村的宣傳視頻,上傳到網站,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舟山海島鄉村的新面貌。
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後,有的隊伍特意製作了南洞明信片,有的隊伍拍攝了普陀田園綜合體的宣傳視頻……青年學子用自己的創意設計各類文創衍生產品,為家鄉代言。
講述舟山故事讓他們對舟山更多了一份歸屬感
組織青年大學生走進舟山驕傲——魚山島綠色石化基地
「中間這位老人名為宋恆久,他曾連續28天,白天作戰,晚上跑路,以運動戰的形式,他的部隊擊潰了敵人一個師;左下角這位老兵名為王達民,他的孫子在朋友圈看到推送,邀請我們上門走訪,但還沒等到約定的時間,老人便溘然長逝……」
在總結會現場,即將要讀大四的林宜左帶來的實踐總結讓大家都面色沉重。這幾名年輕人將目光放到了老兵身上,利用月餘的時間探訪了10位老兵,製作了9個短視頻。
在探訪老兵的過程中,這幾名年輕人聽老兵講解放舟山的故事,分享70年來的巨變。在一次次交流中,來自溫州的林宜左也對舟山多了一份文化歸屬感。
光聽老兵講故事還不夠,林宜左希望將這些故事講給廣大青年聽,這也是他們在實踐活動中最為頭疼的部分。怎麼講才能讓青年人更愛聽,他們嘗試了演舞臺劇、微視頻、微信推送等方式,在浙海大東科青協連載的《老兵故事會》8篇推送,收穫了7萬+的閱讀量,「下一步嘗試做漫畫或者做線下的基地吧。」對這幫年輕人來說,實踐只是一個開始。
在這個暑期,參與社會實踐的24支實踐隊深入基層,走訪了鄉鎮街道、企業單位、海島漁村,從不同視角剖析舟山發展脈絡。有學子關注甬舟一體化這樣的大課題,有學子聚焦海島兒童防性侵這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有學子走進「舟山驕傲」,探訪本土企業,也有學子重走紅色路,追憶光輝七十年……正如其中一位學子所說,他們希望用一段不長的時間,做一件難忘的事。在一次次實地走訪中,他們對家鄉也有了不一樣的認識,與家鄉之間更多了一份情感的連結。
家燕反哺舟山等待學子的歸來
如果說之前對於未來的方向還有些模糊,那麼在暑期實習後,俞彥宸更加堅定了畢業後回到家鄉基層就業的決心。和他一樣抱有這樣想法的青年學子不在少數。這也是「家燕歸巢」活動的目的之一,能夠讓更多飛出家鄉的「家燕」能夠反哺歸巢。
為了更好地吸引青年人才來舟就業創業,當天大會上聘任了第一批共12位來自全國不同高校的「青春舟山代言人」。來自四川大學的舟山籍學子金雨辰做表態發言,倡議舟山青年可以做到「五個一」:尋訪一處舟山驕傲、錄製一段短視頻、編輯一期微信推送、宣傳推介一次舟山、主持一場網絡直播。今後,他們將以所在高校為中心,向周圍師生傳遞舟山的人才政策和青年聲音,努力打造來舟人才匯聚的新「飛地」。
:「守護童年·擁抱青春」海島兒童保護社會實踐團隊開展宣傳講座。
據了解,在近幾年大力的人才招引政策下,大家以往印象中的舟山大學生「出去一火車,回來一卡車」的現象正在慢慢扭轉。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學成之後選擇回鄉建設新區。
青春不散場,等你再歸來。一批又一批家燕反哺,勢必將為舟山這座海上花園城帶來新的活力。
本版圖片由團市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