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作家協會會員、「00後」暢銷書作家陳盈穎推出第四部長篇校園成長小說——《高考倒計時》。
本書以「親歷新高考少年」第一人稱的獨特視角,全景展現真實的高三生活中壓力和焦慮產生、應對和解決的全過程,讓人耳目一新。
書中的「新高考少年」各自勇於追夢過程中,與陪跑的家長和老師不斷產生矛盾衝突,但為了共同的目標,終於彼此達成和解。全書既充滿高考衝刺的緊張,又在溫和中蘊藏著力量,極能觸發學生和家長的共鳴。
我手寫我心
《高考倒計時》是陳盈穎出版的第四部長篇校園成長小說。
早在小學階段,陳盈穎就已開始獨立創作。詩歌、散文、小說、隨筆,她嘗試用不同題材記錄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先後在幾十家知名雜誌發表作品近百篇。
2013年,年僅11歲的陳盈穎出版了第一部長篇校園勵志小說《今年,我們小升初》。書中,她通過藝術化處理,將自己小升初的經歷全景展現在人們面前,讓很多的同齡人感同身受。小說一經出版,當月即榮登新聞出版報全國優秀暢銷書排行榜少兒類第四名,並持續熱銷。
緊接著,2014年1月,陳盈穎出版第二部長篇校園勵志小說《11歲的住宿生》,未經上市就被大量粉絲提前預定,深受讀者喜愛。
2016年4月出版第三部長篇校園勵志小說《哦,初三,原來是你》,著名文學品論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稱本書為「文學新潮中的浪花一朵」,值得高度關注和認真品味。
少年出書,並不奇怪,但著作能持續熱銷卻難能可貴。2020年,她的第四部校園小說《高考倒計時》在粉絲的期盼中,終於上市。
作為00後的高考有著哪些不同?00後又是如何看待高考和把握自己的未來的?這一代的孩子有個性、有追求、有勇氣,家長能理解他們嗎?老師能理解他們嗎?高考是人生中關鍵的一步,該如何緩解高考的焦慮?這些問題,相信在這本書裡,都會找到答案。
高考是家長、老師和孩子人生中的歷練
作為牽動考生和家長心弦的敏感的關鍵詞,高考已然成為整個社會極為關注的焦點。這本書最大的看點是,本書由高考親歷者的00後創作而成。它既是一部真實記錄「新高考少年」決戰三百天的校園成長勵志小說,又是一部好看又實用的「從藝考到春考到人生大考」的決戰新高考全攻略,還是一部細膩刻畫少年新高考心理變化和成長曆程的家長參考書。
面對高考,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去了解全新的知識,才能做出毫不後悔的選擇。面對藝考,參加或不參加?面對保送,選擇哪所學校?面對春考,要不要走掉?……一系列切身相關而又可能影響未來命運的關鍵問題撲面而來,都需要考生和家長在研判與抉擇之中痛下決定,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一切以孩子為主,一切以高考為先,一切從新高考的歸零開始……這幾乎是每個高三考生背後的家長們的共同心理。從迷茫無助、糾結困惑,到撥開迷霧、重拾夢想……少年們在決戰新高考中經歷著外人難以察覺的細膩改變、蛻變和蝶變。家長可以從書中了解並理解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用心貼近孩子,用愛陪伴孩子。
寫作——與其說是一種職業,如說是一種習慣
陳盈穎18歲加入上海作協,是上海作協最年輕的會員。
陳盈穎以親身經歷進行創作,可以說是「邊寫邊長大」。她的小說因取材現實,貼近大眾,文筆自然流暢,受到廣大學生、老師和家長的喜愛。
陳盈穎現在是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從大二開始,她又輔修了上海財經大學的財經專業。學業緊張、繁重之餘,對於寫作,她依然樂此不疲。
對於未來的職業規劃,陳盈穎比較淡定。「在我看來,寫小說,並不一定成為職業作家,即使將來不從事文字工作,我也會堅持努力寫下去。現代社會需要多元化人才。寫作更多的是陪伴我人生的日常。」
是啊,生活是瑣碎的。如果沒有記錄下來,讓它匆匆離去,我們將失去很多「曾經擁有」。寫作對陳盈穎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習慣,她已經習慣將心中的世界、眼中的萬物萬象通過手中的筆,濃縮於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