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到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無數人今年的春節只能選擇家裡蹲。電影院、火鍋店成為空談,麻將桌、電視機之外,在家如何愉快玩耍?在肺炎疫情下,紅星新聞尋找到更多更有趣的春節家裡蹲玩耍指南。
有打桌球的,有踢鍵子的運動健將,有熬湯、準備9道菜當早餐的居家強人,還有自製測視力、每天燒艾灸泡腳的養生派。
運動類:
打桌球、踢毽子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胡先生一家不會翻出吃灰許久的桌球桌。
今年春節,在成都工作的胡先生照故回到內江老家過年。哪裡都走不得,咋個耍?耶,人還多,打個桌球!
2019年夏天,內江家裡買了一個桌球桌,本意想有空打一打鍛鍊身體,想法顯然高估了行動力,桌球很快吃灰,用布蓋起來放在一旁。
這一次,桌球桌重新上陣。家裡六位選手參賽,「(本來)我們提出按年齡來分組打,被老一輩拒絕。」胡先生回憶,「後來我們又提出,我們三個年輕人對陣三個老年人,對方說:『那你們吃虧了,你們肯定打不過。』」
1月27日,3對3的桌球對抗賽開賽,三名年輕後輩對陣三名老一輩,年齡跨度從26歲到55歲。
「結果年輕人慘敗,刷新了我們的認知。」胡先生沒想到,第一盤年輕人組大比分以1比3輸了,第二盤大比分先打到2比2,最後一局關鍵局的時候,打到13比15,以微弱劣勢輸了。「發現家人中還有曾獲得山西晉城女子組第三的高手。」
同一天,在成都的市民小楊家裡,進行了一場家庭競賽。一家三口自由搭配表演春節聯歡節目評選。踢鍵子、伴樂亂舞、雙人踢鍵子表演、個人蒙面墨鏡功夫表演一一上演。
「大概主要就是跟節奏活動肢體,畢竟在家待一天,需要些活動。」小楊透露,在踢鍵子環節,小楊母親劉媽媽發揮女性協調性優勢輕鬆拿下。
到了後面的伴樂亂舞、個人蒙面墨鏡功夫表演環節,小楊父親憑藉笑聲最大和極強的表演欲,連連獲勝最終奪冠。
「畢竟還是歡度春節為主題嘛,所以就是笑聲最大者獲勝。」小楊透露,本次比賽還安排了獎品,「勝者可下樓買菜,這是最好的禮物:能出門。」
做菜類:
做9樣菜當早餐、煲湯
上午8點55分,在成都的羅女士將準備好的9道菜早餐端上桌,發了一條朋友圈:「初四:早餐!在家過封閉式的年。」
想到要減少外出,空閒時間較多,羅女士給90歲的父親做早餐打發時間:「早餐最多一小時全搞定,反正不趕時間。老爸今年90歲,剛好這樣多陪陪他。」
藥膳粥、雞蛋、黃粑、矮子餅、炒鹹菜、鹹豆腐、蘋果拼盤、獼猴桃拼盤、炒青豆。還有照片中沒有囊括的饅頭花卷。羅女士透露,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有的蒸、有的煮、有的炒,有的就是削一下擺盤,跟玩一樣。鹹豆腐是朋友做好送來的。饅頭花卷餅是現買的。」
同樣,在成都,鄒女士用美食犒勞家人的胃。「中午,我用上昨天紅燒的牛腩,還有雞湯墊底,做了牛腩刀削麵。家人皺了皺眉頭,哎呀,這油膩膩的,給我做個蒸餃吧……」鄒女士調侃,目標是「苦練廚藝,抗擊疫情,吃肥全家」。
養生類:
測視力、泡腳、艾灸
在成都,6歲男孩號召一家人一起測視力,「我兒子無聊,就說畫個圖,大家一起測。」母親王女士回憶,兒子學校對娃娃視力抓的比較嚴,平時看電視時間長,我們就會提醒他注意保護眼睛。
為了保證權威性,小朋友還手繪視力表,白紙上用筆歪歪斜斜畫出視力表的「E」形圖案,「完全就是他自己整的,正常的常字不會寫,自己用手機打拼音查的。」王女士回憶。
在小男孩的號召下,姥姥、姥爺、爸爸、弟弟都是測試者,站在三米遠的書桌前,用玩具捂住左右眼,母親王女士覺得,「形式比較嚴格,測試結果比較水。」最終結果讓大家都開心,「測出來都是5.8。」
「小朋友呆不住,真的能玩的都玩遍了,磨皮擦癢的。」王女士透露,這已經不是小朋友的第一次創新:在家裡炸薯條,自製麥當勞同款紙袋↓
畫畫比賽↓
跑到無人的頂樓看望遠鏡↓
同樣養生的還有成都人孫女士,春節假期期間每天在家給兩個孩子做艾灸,「是因為抗病毒加上在家沒事幹,這樣增加免疫力。」自我調侃:「這樣也很充實。」
孫女士透露,小朋友也很喜歡艾灸,「艾灸完了暖洋洋的,給小朋友提提背按摩一下很舒服。」除了艾灸以外,孫女士還讓家人每天泡腳,「艾灸,小朋友半小時,大人一小時;泡腳,小朋友十分鐘,大人十五分鐘。」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顏雪 圖片來自受訪者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