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2020-12-20 新民晚報

原標題: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十三五」以來,我國始終將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優化教師發展環境,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促發展——

教好書、育好人,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升

2020年金秋,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事跡,溫暖了許多人、感動了許多人: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張桂梅為山區孩子帶去光和熱,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堅守特殊教育領域24年,用支持、欣賞、包容的態度幫助、成全每一個孩子;貴州省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何梅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橋,在地震發生時率先衝進教室,和她的同事一起在17秒內幫助32個孩子安全撤離……

一位位教書育人楷模,用實際行動塑造了當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他們是全國教師的楷模,也是千千萬萬好老師的縮影。

師者,人之模範也。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

「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教育綜合改革效果顯著,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各地在提高師範專業生均撥款、加強教育學科建設、強化師範質量保障等方面出臺了系列務實舉措。「十三五」以來,6所部屬師範大學累計招收公費師範生3.7萬餘人。目前,有28個省份通過在學免費、到崗退費等多種方式,實行地方師範生公費教育。中央財政加大對師範教育的支持力度,中央高校師範生和公費師範生生均撥款標準分別提高了3000元和5000元。

同時,教師培訓體系日趨完善,「國培計劃」實施以來,堅持服務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強化分層分類施訓,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

「我參加過3次國培計劃,每一次對我而言都是成長、提升的機會。」從一名普通的小學英語教師成長為負責全市小學英語教研工作的教研員,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中心的張宏麗是國培計劃的受益者,她感慨地說:「國培計劃助我成長。我願意踏踏實實做一輩子老師,教書育人。」

「十三五」以來,各地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教師素質能力不斷提升、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正逐漸形成。

優管理——

教師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2020年9月,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教師,希望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老師,您好!」「教師節快樂!」「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期間,北京王府井、上海外灘、青島五四廣場等地,閃耀的燈光為教師們點亮。學生們手舉燈牌,用一句句暖心的話為教師們送上祝福。

「十三五」以來,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逐步健全、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科學挖潛調劑,廣大教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近年來,從教育部到地方和學校,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立體式網格化的師德監管體系,各地切實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形成了樹德正風常態化長效化機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布和說。

幾年來,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印發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有關文件,深入推進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放管服」改革,研製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深入激發廣大教師創新創造活力。

幾年來,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科學挖潛調劑。研究出臺有關政策文件,指導各地通過加大挖潛創新力度、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調劑等多種方式增加中小學編制,優先滿足教育發展需要。

促發展、優管理,在各項政策措施的推進下,廣大教師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我要繼續堅守教書育人一線陣地,和老師們一起,努力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貢獻!」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說。

「在黨和國家的培養下,像我這樣的一大批思政課教師正逐步成長和發展起來。只有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全國最美教師、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王易說。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用愛心、智慧與奉獻,點亮孩子們的未來、託舉民族的復興。

補短板——

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新學期開學,我們學校又迎來了4名支教教師,都是城裡來的優秀教師!」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校長劉斌高興地說,近幾年,來學校支教的教師帶動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總體提升,家長們更滿意,老師們的幹勁也更足了。

從石柱縣渝中實驗小學來到中益鄉小學支教的黃敏談到支教初衷時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深知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我要儘自己所能,傳播知識、啟迪希望!」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5年來,各地多管齊下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鄉村教師隊伍結構趨於科學合理,35歲以下教師佔43.4%,本科以上學歷佔51.6%,中級以上職稱佔44.7%。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鄉村教師整體素質大幅提升,2015—2019年,中央財政投入100億元,實施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培訓鄉村教師校長950萬餘人次。鄉村教師的待遇明顯改善,近5年來,中央財政安排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獎補資金207.74億元,惠及中西部725個縣8萬多所學校近130萬名教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通過「特崗計劃」、中小學銀齡講學計劃、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等,為貧困地區輸送了大量優質師資力量。其中,針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推出的「特崗計劃」實施15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710億元,累計招聘95萬名特崗教師,覆蓋中西部省份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

國家下大力氣重點突破、補齊短板,老師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學校的教學環境越來越好了,孩子們的變化也讓我驕傲。和孩子們在一起久了,感覺總有做不完的事,唱不完的歌。」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希望小學音樂教師王楊穎是一名「90後」特崗教師,她說:「我想給孩子們最好的陪伴,未來,我會繼續在教師崗位上砥礪前行!」

希望的田野上,廣大鄉村教師正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展現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

相關焦點

  • 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十三五」以來,我國始終將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優化教師發展環境,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 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隊伍...
    「十三五」以來,我國始終將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優化教師發展環境,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 中國教師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全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3.83萬人,比1985年的931.9萬人,增長79%,這個龐大的職業群體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3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教育體系規模大、鏈條長,覆蓋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分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多種類型。這支了不起的隊伍有規模、有質量,素質能力大為提升。學歷上,相比1985年,小學、初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分別增加了61.59個百分點、80.59個百分點。能力上,2012年以來,「國培計劃」培訓各級各類教師超過1400萬人次。
  • 教育部:在校生2.76億 我國建世界規模最大教育體系
    回顧70年來我們走過的路,可以說教育走過的歷程波瀾壯闊,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和我們每一個家庭是那樣的緊密相連,也與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是那樣的息息相關。這些成就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看。第一個方面,從數量看規模。經過70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建起了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我給大家講三個數。一個數,現在我們有各級各類學校51.9萬所。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中國已建起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
    今天下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總結新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相關情況時表示,回顧70年來走過的路,教育歷程波瀾壯闊,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和每一個家庭緊密相連,也與每一個人的成長息息相關。這些成就主要反映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從數量看規模。經過70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建起了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
  • 現代產業新體系加快構建(「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在全球最大稀土礦——內蒙古包鋼白雲鄂博礦區的巨大礦坑裡,高6.8米、載重170噸的無人駕駛礦用卡車自動穿梭。由中國移動聯合包鋼集團打造的這座「5G+智慧礦區」,每年節約人員、能源、耗材成本達3000萬元,生產運營、調度的智能化管理,還可讓礦區綜合效益提升10%以上。
  • 教育部: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記者劉佳)臨近「十三五」收官,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等相關情況。「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開展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 我國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教育部8日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目前,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超過2800萬人。
  • 他們支撐了「世界最大規模在線教育」
    他們支撐了「世界最大規模在線教育」】經歷了「超長待機」的寒假後,近日,全國各地大中小學逐漸結束線上教學,恢復正常的線下教學秩序,迎來新學年開學的同時,也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過去八個多月,中國的1700多萬在校教師們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用責任與汗水為學生們守護著愛與暖,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中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從教育部獲悉:隨著毛入學率由2015年的40%提升至2019年的51.6%,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表示,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了60%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聚集了60%以上的全國高層次人才,高校兩院院士在全國院士總數佔比超過40%,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016年到2019年,高校科技經費總額達7820億元。理工農業類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由23.5萬人年增長到28.9萬人年,增幅達23%。
  • 教育部: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6年 我國已建起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首先回顧了7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第一,從數量看規模。經過70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建起了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現在有各級各類學校51.9萬所,各級各類教育在校生2.76億,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0多萬。第二,從質量看水平。
  • 「十三五」教育發展成績單公布
    1732萬名教師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規模不斷擴大,由「十二五」末期的1539萬人增長至現今的1732萬,增長了12.5%,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 教育部:我國現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職教體系
    12月8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指出,目前,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累計培養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本專科畢業生5452萬人,現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
  • 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在線學生共計35億人次!
    一起來看↓↓↓我國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 ...我們這樣走過) ——「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十三五」以來,我國始終將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優化教師發展環境,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日訊(記者佘穎)從教育部獲悉:隨著毛入學率由2015年的40%提升至2019年的51.6%,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
  • 「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隨著4%成果持續鞏固,有效帶動了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超過5萬億元,支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了世界上覆蓋最廣的學生資助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劉景說。
  • 如何認識我國建立起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 教育部長陳寶生講...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介紹教育發展成就時表示,7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艱苦拼搏,中國的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數量看規模,經過70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建起了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他介紹,一個數,現在我們有各級各類學校51.9萬所。第二個數,各級各類教育在校生2.76億。第三個數,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0多萬。陳寶生說,他在接待外賓的時候,談到中國教育規模,常常講這三個數。這三個數常常使這些外賓們聳肩、張嘴、瞪眼睛。這三個數說明我們發展取得的成績。
  • 教育部: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在學總人數4002萬
    12月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稱,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已達4002萬,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除了高等教育入學率得到明顯提升,「十三五」期間網絡教育也得到廣泛普及,目前,我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 「十三五」教育發展成績單公布 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76%
    2019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3.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教師隊伍規模已增長至1732萬人……昨天,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十三五」期間教育發展的系列成績單。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十三五」規劃確定的教育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如期實現。2019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3.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9.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7年,新增勞動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50.9%、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