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旅行應該注意什麼?

2020-12-19 旅新網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並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適合赴美就醫的,其中,赴美就醫的長途旅行就能讓很多患者止步。旅行是一件能讓人身心愉悅的事情,但是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外出旅行要做更多的準備,這取決於他們的診斷和他們的特殊治療計劃是否允許延遲。在其他情況下,癌症治療的影響還沒有嚴重到阻止旅行者旅行的程度。

   癌症患者在旅行中有哪些風險?

  癌症患者在旅行中面臨的一些最重要的風險包括:

  感染的風險(Risk of infection):如果你正在接受化療,感染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對於一些患者來說,他們的醫生會建議他們在接受化療時避免旅行。限制乘機(Restrictions on flying):有些癌症患者可能不被允許乘坐飛機,因為高海拔地區的氧氣水平和氣壓變化對於患者可能是危險的。此外,出於同樣的原因,術後10天內不建議乘坐飛機旅行,如摘除了淋巴結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四肢腫脹或者增加患淋巴水腫的風險。造成血栓的風險(Risk of blood clots):特別是對於癌症患者,血栓(血栓症)可能危及生命。身體虛弱(Low energy)在許多情況下,癌症治療會導致患者身體疲乏,有時這種疲乏會很嚴重,這可能會限制旅行者的旅行能力。人們通常想要慶祝治療的結束,但是建議推遲一下慶祝的時間,一直到患者的精力恢復,這樣他們就可以享受旅行了。

  其中一個不常被提及的風險是,當你在確診後決定去旅行時,你可能會遇到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阻力。我們不能告訴你如何處理這種特殊的風險,但希望以下的建議會讓您更好的理解家人朋友的想法。

  1. 首先要諮詢你的醫生(Check with your Doctor First)

  正如你所預料的那樣,對於一個想要先去看醫生的癌症患者來說,以下幾點至關重要:

  你要確保你的旅行是安全的;你想知道旅行期間應該採取什麼預防措施;你想知道如果你在旅途中感覺不舒服應該怎麼做;你想知道旅行前是否有必要的疫苗接種;你想為你的旅行購買旅行保險。

  理想情況下,你應該多跟醫生溝通,確認下是現在就可以去旅行,還是應該等到你的治療完成,且已完全恢復的時候再決定去旅行。

  2. 研究你的目的地(Research your Destination)

  癌症治療如化療、放射治療和類固醇治療有時會削弱免疫系統,並限制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及之後一段時間內接種疫苗的有效性。在某些情況下,建議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不要接種疫苗。

  到世界的某些地方旅行需要對某些地區流行的疾病進行疫苗接種。例如,到巴西、秘魯或委內瑞拉(以及其他國家)旅行時,建議接種黃熱病疫苗(yellow fever vaccination)。你需要調查你的旅遊目的地是否需要接種疫苗,並與你的醫生討論你的身體是否能夠應對接種。如果某一特定地區的疫苗接種不是必須的——只是推薦的——你會想知道你應該採取什麼預防措施來避免在旅途中生病。

  3. 要格外小心保護你的皮膚(Be Extra Careful Protecting your Skin)

  化療和放療使癌症患者的皮膚對陽光損傷很敏感。這種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的,所以對癌症患者和倖存者來說,小心護理皮膚,避免暴露在陽光下是很重要的。這意味著:

  全身塗抹防曬係數至少30的防曬霜每隔幾小時或遊泳後立即重新塗抹防曬霜外出時帶上帽子穿著輕便的防護衣服來保護你的皮膚不被太陽曬傷

  4. 特別注意藥物的攜帶(Take Special Care of Medications)

  所有的處方藥都應該認真對待,這意味著要把它們放在你的隨身行李裡,且帶好足夠的藥物劑量在旅行期間(和額外的幾天)使用,還要帶上醫生的證明,說明你攜帶的任何特殊的醫療用品的必要性,比如注射器、注射針等等。

  此外,建議隨身攜帶一份處方和醫生聯繫方式的複印件,以防你的藥物丟失或被盜。

  5. 警惕你的身體情況(Take Precautions with your Health)

  癌症患者(事實上,任何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在旅行時應採取以下健康預防措施:

  為了減少血栓的風險,每隔一小時左右站起來活動一下。攜帶自己的水杯,定期飲用新鮮、清潔的水,以保持身體水分充足。為了避免細菌和病毒,要練習正確的洗手方法,並選擇正確的食物。旅行時要充分休息,以保持體力和恢復。

  6. 購買旅行保險(Get Travel Insurance)

  許多癌症患者認為,因為旅遊保險計劃明確排除了他們的既存狀況,他們無法購買旅遊保險。實際上,有既存狀況的旅行者可以獲得旅行保險,包括取消旅行的權利、中斷旅行的權利等。

  此外,有許多旅遊保險不受既存狀況排除條款的影響,而且不管你的身體狀況如何,這些保險對你的旅行都是有用的:

  緊急醫療運送和送返行李遺失和延誤意外身故和傷殘

  如果你的身體狀況不穩定,但仍然想要旅行,你最好的選擇是依靠你對目的地的研究和醫生的建議,盛諾一家可以在這方面提供幫助,讓你的赴美就醫治療儘可能地保持安全和舒適。

相關焦點

  • 是否赴美就醫,我們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錢
    如今,國人赴美就醫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中國大陸,鑑於醫療資源的相對緊缺,新藥新技術的相對滯後和就醫體驗的差強人意,一些富裕人士把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美國,不惜重金,以期待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赴美就醫人數逐年增長,人群也有多樣化的趨勢。雖然不時也會見到一些人借探親旅遊之機來做一些相對簡單的體檢和治療,赴美就醫的主流人群還是身患重症的病人。
  • 赴美就醫的醫學史趣聞:顱骨鑽孔術
    今天,我們赴美就醫患者所知道的神經外科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發展。然而,需要在顱骨上鑽孔的幹預手段,現在被稱為「鑽孔術」,則要古老得多。人類第一次做這些手術是什麼時候,為什麼?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將帶領你們來一場穿越時空之旅,看看鑽孔術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吧!
  • 赴美就醫:7種自然方法幫你輕鬆「洗肺」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國內赴美就醫的患者中,肺癌患者佔了很大的比例,生活中空氣汙染、抽菸都會對肺造成損傷,有沒有什麼辦法可預防呢?肺清潔技術可能對吸菸者、經常暴露在空氣汙染中的人,以及那些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囊性纖維化等影響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的人有益。吸入汙染的空氣、香菸煙霧和其他毒素會損害肺部,甚至導致健康狀況。
  • 赴美就醫時更推薦哪種食用油
    中國講究民以食為天,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駐美國的負責人介紹,經常會赴美就醫的患者詢問怎麼吃才是更健康的,今天,大家就一起來看看我們烹飪時最離不開的食用油哪種更健康吧。橄欖油MCT是中鏈甘油三酯(一種脂肪)的縮寫,你可以把它添加到奶昔和沙拉醬中,以促進健康的脂肪。研究表明,它可能會幫助你減少食量,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 哈佛醫學院教授:癌症患者赴美就醫的治癒機率很大
    究竟什麼才是癌症治療的正確打開方式?  記者特地採訪了哈佛醫學院教授、麻省醫療國際董事長、美國哈佛大道一號健康研究院院長吳功雄先生。  吳教授分享稱,目前,國內的癌症治療技術還不夠成熟,自主研發和對外引進的抑制癌症細胞的藥物種類少,治療效果不明顯,往往會加劇患者對病情的恐慌。而要想消除這種恐慌,應適當鼓勵經濟條件允許的病患到醫療水平較高的國家就診。
  • 赴美留學必讀:美國高中訪校應該注意些什麼?
    那麼訪校考察到底有什麼意義?訪校之前我們要做哪些準備?去不去提前考察和孩子能否申請頂尖牛校,又有什麼關係呢?赴美留學首先要明確的是,訪校不是簡單參觀遊覽,家長和學生也可以面對面和學校的招生辦老師,教師和學生交流,獲得網上無法提供的細節信息。
  • 赴美就醫時吃什麼可以保護心臟?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赴美就醫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選擇自己做飯,而不是在外面買。一是吃不慣西方的口味,二是覺得自己做飯能夠更健康。那麼有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在赴美就醫時,哪些食物可以保護你的心臟吧!  新鮮香草  當你在食物中加入這些食物,而不是鹽和脂肪時,你是在做一個心臟健康的選擇。
  • 赴美就醫時如何通過面部變化獲知自己的健康狀況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很多患者都反映在赴美就醫時,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的情況,掛急診會非常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初步的判斷自己的健康狀況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面部變化可以透露出哪些健康問題吧!照照鏡子
  • 赴美就醫:子宮切除術後還需要宮頸塗片檢查嗎?
    赴美就醫:子宮切除術後還需要宮頸塗片檢查嗎?正因為如此,這是最一項最可靠的預防措施之一,女性朋友都應該接受這項檢查以保護自己免受子宮頸癌侵擾。據赴美就醫首選醫院Mayo Clinic介紹,一般來說,女性應該在21歲的時候開始做這項,或者在開始性生活三到五年之後。對於年齡在21歲到30歲之間、宮頸塗片檢查結果正常的女性,建議每兩年進行一次檢查。對於30-65歲且過去檢查結果正常的婦女,建議每三年進行一次巴氏塗片檢查。
  • 赴美就醫重要提示:持B2籤證出國看病 恐面臨監禁
    根據攜程旅行網的統計數字,去年中國公民赴海外醫療旅遊共計約50萬次,比前年增加了5倍。而無論是醫療旅遊還是重大疾病出國看病,都少不了需要辦理籤證這一環節。出國看病為何不能持旅遊籤證出國看病?據專業人士介紹:     情況不屬實將無法入境    在美國籤證中,旅遊觀光和尋求醫療服務的確同屬B2籤證,然而入境目的是不同的。
  • 癌症患者在海外醫療旅行中應該注意什麼?
    首先要諮詢你的醫生(Check with your Doctor First)   正如你所預料的那樣,對於一個想要先去看醫生的癌症患者來說,以下幾點至關重要:   你要確保你的旅行是安全的;你想知道旅行期間應該採取什麼預防措施;你想知道如果你在旅途中感覺不舒服應該怎麼做;你想知道旅行前是否有必要的疫苗接種;你想為你的旅行購買旅行保險。
  • 關注| 美國限制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旅行!外交部回應了
    關注 | 美國限制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旅行! 《紐約時報》網站消息稱,川普政府當地時間周三發布新規,限制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旅行
  • 美國《紐約時報》:美發布限制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旅行新規
    【美國《紐約時報》:#美發布限制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旅行新規#】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川普政府當地時間周三發布新規,限制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旅行,此舉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 赴美就醫:總生存期超一年!免疫大將「K藥」再下一城,有望一線治療...
    01、全球食管癌,一半在中國  食管癌是一種始於食道黏膜的消化道癌症,也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癌症之一,死亡率居第六。  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了解到,在今年6月,「O」藥納武利尤單抗獲FDA批准治療早期經氟嘧啶和含鉑類化療後仍無法切除的晚期復發/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且不論腫瘤PD-L1表達水平如何,均能顯著延長生存期,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免疫療法雙驕」為部分晚期食管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方案。  03、臨床試驗數據亮眼,亞洲患者群體療效更好!
  • 赴美就醫:皮膚無故淤青、出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有望迎來新藥
    好消息是,近日,FDA授予BTK抑制劑Rilzabrutinib(PRN1008)快速通道認證,用於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患者,可增加並維持血小板計數,顯著改善這種疾病的預後,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  血小板是血細胞的一種,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其計數<100×109/L即為血小板減少。
  • 赴美就醫:特異性皮炎、結腸炎「陰魂不散」?新藥有望「一藥多治」
    而在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的3期臨床試驗中,接受Upadacitinib(45 mg)治療8周時,有26%的患者達到臨床緩解,顯著高於安慰劑組(5%),值得赴美就醫患者關注。無需赴美就醫,最快只需24小時,即可預約到美國權威專家會診,獲取美國頂級專家的治療方案,並可在當地醫院落地治療,美國專家後續隨訪,實時跟進治療情況。相較赴美就醫動輒百萬計的花費,遠程會診是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承受得起的。
  • 土耳其對公民赴美發出旅行警告
    新華社安卡拉1月12日電(記者秦彥洋 施春)土耳其外交部12日發布聲明,提醒赴美土耳其公民防範恐怖襲擊和暴力事件風險。  聲明說,近來,美國境內恐怖襲擊事件明顯增加,未來市中心、地鐵站等公共區域可能發生汽車衝撞行人和炸彈襲擊事件。
  • 赴美就醫:查出這種眼癌,壽命不到一年!新TCR療法顯著提高生存期
    如果獲得批准,Tebentafusp將成為40年來首個改善UM患者生存期的新療法,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完整的結果將在下個月舉行的2020年ESMO免疫腫瘤學虛擬大會上發表。  對免疫療法不「感冒」的眼癌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年人眼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起源於眼睛葡萄膜區的黑色素細胞。
  • 中國公民赴印度尼西亞旅行注意事項
    前往印尼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儘量避免前往可能會接觸禽類的處所。    印尼雅加達、泗水、日惹、萬隆、棉蘭、峇里島等主要大中城市和地區旅遊資源豐富,交通旅遊設施完備,是理想的休閒旅遊目的地。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海嘯等地質災害較為頻繁。日惹(爪哇島中部城市)在2006年5月27日發生強烈地震後,一些旅遊景點和設施嚴重受損。
  • 赴美插班所需籤證類型
    首先,幼兒園階段的學生無法辦F1籤證,因為美籤證官網註明:「如果您希望在獲得美國政府承認的學校(包括獲得認證的美國大學或學院、私立中學或獲得批准的英語學習項目等等那麼,短期的赴美幼兒園插班應該申請什麼籤證類型呢?如果孩子父母持F1學生籤證或J1訪問學者籤證,可為孩子辦理F2或J2陪讀籤證,也可以為其辦理B1/B2旅行籤證。如果父母持B1/B2商務旅行籤證,那麼同樣給孩子辦理B1/B2籤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