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工人正在清除鐵架上的木板。 本欄圖片 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臨江路花城廣場段,亞運安保鐵欄拆除後,留下許多水泥塊橫在路中間,給出行的老人造成不便。
電線管道拆後,留下高壓電盒橫在路中。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陸璟 實習生 付旭雲)一直沒有「派上用場」的海心沙公園北岸看臺近日開始拆除了。據了解,亞運會開幕式時並沒有任何觀眾在北岸看臺觀看演出,據稱是出於安保的需要。記者在採訪的同時發現,同樣出於亞運安保需要而加裝的電子鐵網,自上月初鐵網被拆除之後,用於穩固鐵網的石墩卻被遺留在現場,留下了一堆堆存在安全隱患的亞運「遺產」。
海心沙北岸看臺
從未派上用場卻已開拆
記者昨日在海心沙北岸的臨江大道看到,海心沙北岸看臺部分已經被藍色的圍蔽圍起來,一輛吊機已經進駐,但是並沒有在施工。海心沙北岸看臺上有十幾位施工人員正在作業,有的在整理看臺的木板,有的在慢慢開始拆卸鋼板,整個北岸看臺的主體還沒有被拆。
記者看到,北岸看臺並非在海心沙島上,沒有直接連著海心沙主會場,而是在原本臨江大道的江邊人行道和綠化上建造的,觀眾如果坐在海心沙北岸看臺上觀看節目,還需遠遠地隔著一條類似於內河湧寬度的水道。
據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員介紹,工人前兩天就已經開始圍蔽看臺進行拆除,預計再過幾天就能夠全部拆完。「這裡原本是屬於海心沙公園的一部分,但是由於距離表演場地太遠,觀眾坐在上面都需要拿著望遠鏡才能看得到。至於為什麼要拆我們並不是很清楚,不過一旦開始拆了,應該很快就能拆完,它的結構也不是很複雜。」
或是為加強安保而建
據信息時報參與亞運開幕式報導的記者楊琳介紹,北岸看臺的位置比較偏遠,在開幕式的當天並沒有任何一個觀眾在那裡觀看表演。「當時在外面還寫著是媒體席,但是後來記者全部都是進入海心沙內採訪報導的。」楊琳稱,根據他們參與亞運開幕式報導的記者猜想,北岸看臺的建設除了有防止開幕式節目彩排時曝光外,還有加強安保的作用。「開幕式時海心沙內有許多貴賓,估計是安保壓力比較大,北岸看臺就相當於一堵牆的作用吧。」
珠江兩岸石墩
鐵絲網拆走留下厚重石墩
此前為了做好海心沙周邊的安保措施,珠江兩岸的獵德大橋至廣州大橋段、二沙島東部等區域都加裝了電子鐵網,然而近日不少市民都反映,當初用於電子鐵網圍欄的石墩,在電子鐵網被拆走之後都遺留在珠江兩岸的人行道上,真真正正成了亞運的「遺產」,給在珠江兩岸遊玩賞景的市民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記者昨日沿著臨江大道的獵德大橋至廣州大橋段走,發現除了海心沙旁邊的停車場內三三兩兩堆放一些石墩之外,在靠近廣州大道的部分,一條細長的石堆「路」排在珠江邊的人行道上。每隔1米多就有一堆。這些水泥的石墩都很重,高約30釐米,有50釐米這麼長。同樣,在廣州大橋南的珠江岸邊,記者也發現了成排的石墩。
散步市民常被絆倒
張先生每晚都到珠江邊散步,他經常見到有市民被這些「橫」在路中的石墩絆倒。「這裡有廣州塔、海心沙,本是一個非常適合觀景的地方,但這些石堆大煞風景。」張先生稱,電子鐵網在3月初已經被拆了,但這些固定鐵網的石墩卻留在這裡沒人管。
「很容易摔倒的,你看這些石頭都是亂七八糟的擺在那裡,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被絆倒,尤其是晚上。」在江邊遛狗的趙姨埋怨,「亞運後這些設施應收走,將原有的地還給市民,怎麼能這樣不聞不問呢?」
臨江大道電線管道
電線拆走
留下管道鋁片
除了這些還未「處理」的石墩之外,記者還在臨江大道上看到一條條由鋁片拼成的電線管道,同樣也擺放在該處幾個月了無人理會,而鋁片裡面的電線幾乎都已經被拆走了。有的鋁片連接部分已經翹了起來,十分鋒利,很容易割傷人,如果有市民不小心跌倒又剛好撞上去的話,後果不堪設想。然而,這些「被遺棄」的金屬「導軌」卻非常受小朋友的歡迎,在上面蹦蹦跳跳的玩耍。
「平時這裡有很多小朋友在這裡玩,這樣蹦來跳去的很容易絆倒,很危險的。」接小孩放學的市民張小姐說,政府在建設的時候就做得漂漂亮亮,但是收尾工作卻虎頭蛇尾。
目前不知誰負責善後
究竟這些都應該由誰來負責處理?據了解,有媒體已經在上月初就已經報導過相關事宜,但是至今都沒有相關部門做出回應,也沒有進行處理。記者從相關途徑了解到,電子鐵網當初是亞組委出於安保的考慮而加裝的,但是亞運結束後,當初臨時組建的亞組委目前已經解散。而如今海心沙公園由廣州新中軸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商業開發,但是截至記者昨日發稿都未能聯繫上該公司負責人,也就無法獲知海心沙周邊的這些事項是否由該公司負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