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年底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為了給我市城建重點項目建設再添「一把火」,近日,市住建局召開了一場工作例會,與往常不同,這次會議走出辦公樓,來到項目建設現場,把工作幹在一線。
金線頂公園建設,是今年威海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目前,建築物拆除外運及場地平整等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墊層、防水及基礎鋼筋綁紮等工作。在項目現場,住建局、住房保障公共服務中心、城市管理綜合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邊走邊看,現場「問診」。眼下,讓項目負責人最犯難的是——地下車庫基礎筏板澆築工作涉及到夜間施工。
市園林工程科科長吳純華:「按照正常的計劃,一千多方的混凝土澆築的話,就需要(連續)24小時才能完成,我們在(向)管理部門申請了夜間施工手續的時候,由於咱這個項目離居民區太近,所以不能被批覆。」
問題是死的,方法是活的。經過一番頭腦風暴,一個靈活的方案出爐。
市園林工程科科長吳純華:「(我們)把施工的工序進行了(重新)編排,原來是由一臺泵送車,我們改成兩臺。這樣的話,我們在下午9點之前(可以)順利完成,這把擾民這個問題我們也充分地解決了。」
解決問題不能「死腦筋」,要在科學應變的基礎上主動求變。在海港公園項目現場,土地徵收工作已完成90%,卡住項目建設「脖子」的是一家雙管單位的回收問題。
市住房保障公共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福強:「(這兩家單位)一個歸部裡管,一個歸省裡管,雖然這兩家單位同意搬遷,但是在手續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和他們的主管部門溝通解決。」
項目建設不等人,了解到這個「燃眉之急」後,住建局負責人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
市住建局局長宋修德:「我們也和他們進行了溝通,而且發了一個徵求拆遷的函,近期我們要到省裡,把我們的實際情況向他們反映,爭取他們儘早地批覆,為我們這個項目下一步開工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深入現場找辦法,衝到一線抓落實。接下來,市住建局還會將這種「走著開」的會議開到威海國際經貿交流中心項目、威海市生活垃圾焚燒廠擴建工程等建設現場去,助力項目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