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木友們好呀,我是小木。
眾所周知,任何職業做久了,都能練就一身別人不會的本領…
比如,程序猿做久了,他們一眼就能判斷出你格子襯衫的牌子;
又比如,小偷當久了,閉著眼睛他們都能聞出這是哪家派出所做的飯…
再比如,設計師做久了,除了能知道哪種生髮水最好用以外,他們還能擁有一雙「像素眼」…
啥是「像素眼」?
我舉個喪心病狂的例子…
▎請聽題:請問以下兩張圖,有什麼區別?
•
•
•
•
•
•
•
•
•
•
•
•
•
•
啥?看不出區別?
答案是——第二張PPT裡的標題跟線條,有一個像素沒對齊:
看不出區別不怪你,畢竟能擁有這種「像素眼」的,除了設計師以外,就只有變態的人了。
當然了,以上這只是個誇張的例子…
不過呢,其實普通人也能擁有類似的對設計的敏感性。具體就表現在「總感覺某頁PPT怪怪的,但就是說不出來哪裡奇怪」。
普通人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其實主要還是因為設計經驗以及理論基礎不夠。
不信的話,下面我就舉兩個不那麼變態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重心
這頁PPT第一眼看上去好像沒問題,但仔細看的話,有沒有一種「重心偏下」的感覺?
詭異的地方就在於,明明我們已經把所有的元素都放到頁面正中心的位置了呀:
那為什麼這頁PPT還會給人「重心失衡」的怪怪的感覺呢?
首先,並不是所有元素的重心都在它正中心的位置。
比如在這頁PPT中有兩個主要元素,分別是三角形與大標題,有顏色的點表示其重心的位置:
你可以看到三角形的重心其實在它中心偏上的位置。
其次,人眼在觀察一個頁面時,會把視線聚焦於頁面中心偏上的位置,並把它當成頁面的重心:
知道了以上兩點,現在再回過頭來看這頁PPT,你會發現兩個主要元素的重心,沒有跟頁面的重心重合,最終就導致了頁面失衡的情況:
也就是說,你只需要讓兩個主要元素的重心,保持跟頁面的重心重合即可:
(動圖)
▼
從這個例子你可以學到:衡量一個元素的重心,用眼睛去感受,要比用參考線去衡量要精確得多。
▎再看第二個例子——配色
下面幾頁是我從幾個不同的PPT裡挑出來的:
單獨看以上這每一頁PPT的話,它們的配色是不是都怪怪的?
思考一下毛病出在哪裡?
•
•
•
•
•
•
•
•
•
•
•
•
•
•
首先,可能是為了營造時尚的感覺,所以這幾頁PPT都運用了純度極高的對比色或互補色。
《配色設計原理》一書中就提到過,如果兩種對比色互相貼合在一起的話,其邊緣就會產生一種眩光感:
也就是說,主要還是因為顏色之間互相貼在一起了,所以這幾頁PPT看起來不太舒服。
知道了這一點以後,咱們就可以對症下藥地來修改了。
這裡我能想到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直接修改顏色,削弱它們之間的對比性,不過這也會削弱之前那種衝突的美感:
第二種方法是,用調和的方法,加入黑白灰等無彩色,把這兩種顏色隔開:
可能現在看起來修改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如果我把這幾頁PPT都統一一下配色的話,修改效果看起來就會明顯很多:
好了,這兩個例子本變態設計師就扯到這裡。
綜上,PPT說到底還是屬於平面設計的範疇,如果你想要做到「知道某頁PPT錯在哪,也知道該怎麼改」,那麼我建議你還是多看看平面設計類的書,多學點理論知識吧。
網上不是一直流傳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嘛:
一個工廠的機器壞了,請了一個工程師來修理。工程師只買來一個新的螺絲釘,替換掉了舊的那個,就把機器修好了。維修價格是1000美元。
工廠老闆問為什麼這麼貴,工程師回答:一顆新的釘子,值1美元,知道為什麼要買這顆釘子,值999美元。
這…就是用知識裝嗶的力量…
再賤…
▎近期你可能錯過了的好文章:
PPT配色總是顯得很雜亂怎麼辦?
PPT目錄頁怎麼設計才高大上?
0基礎,如何儘快學會PPT?
我是小木,跟哥混,有P用!
▼
本文由公眾號「跟我學個P」首發。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小木的PPT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