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隨著返程飛機在廣州落地,東莞理工學院法國國立工藝學院聯合學院(以下簡稱中法聯合學院)2017級的學生正式結束了一年的留學生活。作為中法聯合學院第一屆學生,他們在法國體驗過當地風土人情、當地教學方式,也經歷了今年疫情的影響。當踏上祖國的土地是,他們感嘆道:「我們,終於回來了!」
經過核酸檢測後,全體師生的檢測結果均顯陰性。如出發前輔導員對家長們允諾的一般,安安全全出發,健健康康歸來。作為首屆留法學生,他們在法國經歷了些什麼呢?讓莞小工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學習在法國,在適應中獲得成長
在法國,中法聯合學院的同學需要完成專業課程和法語課程的學習。專業課程均為法國國立工藝學院認可的,在研究領域有一定建樹的,具備全英授課能力的教師來教授。第一屆中法聯合學院的學子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他們的表現都得到了合作院校的充分肯定。
和在中國生活的作息不同,在法國是沒有午休的,同學們往往中午12點鐘下課,下午1點鐘就要上課,所以他們需要克服的第一關就是適應不同的學習時間和應對身體疲憊。中法聯合學院留法輔導員阮旭賢會時刻監督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並在下午課程開始前提醒學生備好茶或者咖啡,有助於課間提神。「派駐到法國的老師並不多,阮老師也算我們在法國的大家長了,他還會不定期地巡課,與那些還不能適應的同學課後交流,幫助我們儘快適應在法國的學習生活。」中法聯合學院2017級機械設計專業的謝文杰說道。
國外課堂一般採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從旁引導,上課內容以問題研究為導向的開放式教學。因此阮旭賢經常鼓勵學生多向任課教師提問。同時,阮旭賢也充當了學生和法方教師溝通的橋梁:每兩周召開全體留法學生班會,每周舉行班長會議,收集同學們的疑問,向教務負責人、任課教師傳達,同時也把老師的意見給同學們反饋。
「法國的老師比較注重學生個人操作的能力。留法學生的專業課程有兩種,一種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另外一種是實操類課程。」2017級留法學生陳智謙介紹道,也正因如此,許多同學也表示留法這一年讓他們在實驗操作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中法聯合學院2017級共有36名學生獲得法國國立工藝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預錄取資格,這也充分表明了法國國立工藝學院對雙方聯合培養的學生質量和能力給予了高度認可。
疫情期間,關懷不停,學習不斷
自今年2月起,法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學校、家長都十分關心留法學生的健康安全。「為了避免留法學生過分焦慮,學院會通過定期召開班會和安排教師到每位學生宿舍探望等方式了解學生情況,給予同學們關心與問候」,中法聯合學院直屬黨支部副書記袁蔭貞介紹道。
同時,學校、學院為留法學子提供生活、防疫用品以及生活補貼等,保證他們能在法國順利開展學習生活;學院還通過舉辦一系列線上活動,如線上心理欄目、疫情家書等,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從而緩解壓力、放鬆心情。為了便於學生生活服務和管理,學院創新樓長負責制,每一棟宿舍樓實行樓長管理。學院選擇負責任又熱心的同學擔任宿舍樓長,協助輔導員在疫情期間做好其他同學的管理、照顧工作。
因疫情漸趨嚴重,3月16日起全法學校全部停課。隨即中法聯合學院的留法學子也開始在線教學。得益於法國國立工藝學院完善的線上課程平臺,大家的網絡課程都能夠順利開展。
法國的學業考核十分嚴格,上課時長達到單節90分鐘,在線教學的時長和內容量與線下基本沒有特別大的差別,這對留法的學生來說學業壓力並不小。「啟用在線教學之後,學院也積極跟進我們上課的情況,我們遇到上課的問題就及時反饋給學院,很快就能得到解決。」中法聯合學院2017級機械設計專業的李洋對學院充滿了感激。
在留法期間,學生在競賽和考證上收穫頗豐。中法聯合學院2017級軟體工程專業的藍靖、徐康業、鍾鎮濤克服在外地學習的困難,在法方教師的啟發下和輔導員老師的鼓勵下,獲得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這也是東莞理工學院學生歷年來參加該項比賽所取得的最好成績。2017級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楊文、劉拯江同學考取了CSWP證書。CSWP是SolidWorks公司對使用SolidWorks軟體者的水平和能力的一種測試和認可。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疫情期間,學生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個人的努力。學校保障學生安全,駐法輔導員給參賽學生提供了支持和慰問。」阮旭賢感嘆道。
創新培養方式,培養國際化人才
在阮旭賢看來,首屆中法聯合學院的學生是莞工與法國國立工藝學院兩校合作培養的先鋒隊,學校副校長、中法聯合學院院長楊敏林曾經說過,「2017級學生是中法聯合學院第一屆『黃埔生』,他們的成長成才對後面的師弟師妹而言,會起到很強的鼓勵作用。」
自2017年正式招生以來,中法聯合學院以智能製造領域為主要發展方向,以法國國立工藝學院在工程師培養領域的悠久歷史、成熟模式及卓越貢獻為依託,以東莞理工學院在理工科類專業領域重點建設和快速發展的形勢為基礎,結合東莞市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強烈需求,通過綜合引入法國工程師培養體制,逐步形成既有自身特色又有國際共同特徵的新時期工程教育模式。
教學上,中法聯合學院按照「英語為工具、法語為特色」的理念,採用歐洲現代語言教學模式,通過英語強化學習,使學生能適應全英課程教學環境。即使是法語零基礎起步,經過大學兩年的學習,也能讓中法學子基本實現日常的法語會話交流。在大二時,學院還會為學生開設專業實訓。實訓的內容包括電子工藝、智能小車、3D列印、微信小程序設計、Android APP設計、流水線作業等,很好地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中法學子回國後,中法聯合學院通過線上開展留法對話成長論壇活動,留法學生把在法國的成長成才經歷,抗疫故事跟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分享,勉勵低年級的同學要刻苦學習,做好準備。中法聯合學院將會就留法學子的成長成才構建成長檔案,追蹤學生留學經歷對其自身成長發展引領作用,為以後的學生留學教育進行動態調整。
2017級106名中法學子,他們在法國學習、生活的表現得到了合作院校的充分肯定,展現出新時期莞工人的良好形象。他們都能快速適應國外生活學習環境,完成好自己的學習。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同學們表現得更加團結,聽從學院的管理,協助學院做好各方面工作,專心上好線上課程,結束了在法國的學習生活之後,他們對未來的規劃更加明確了。
文字來源 | 中法聯合學院
圖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
文字來源 | 辛承祚 周棟梁
圖文編輯 | 辛承祚
責任編輯 | 蔡耀蔚 辛承祚
來自東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