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影響因子」是雷鋒網學術頻道 AI 科技評論旗下資料庫項目,旨在呈現國內企業研究院學術&開發實力,為高校學生及從業者提供在會議/期刊論文、數據集比賽及開發項目三大領域的橫向對比參考。此外,AI 科技評論也整合了諸如與高校實驗室合作、學術會議贊助等企業活動,嘗試為讀者們提供一個全面的數據平臺。
距離「AI 影響因子」上線已經兩個月時間,4月份我們推出了第一篇 「AI 影響因子」的相關文章,引起巨大反響。
AI影響因子:4月份都有哪些企業研究院在影響你?
AI 科技評論五月份與各個企業點對點聯繫,並將數據進行整理上線。根據「AI 影響因子」資料庫顯示,AI科技2018 年 5 月份國內企業研究院發布論文 89 篇,比賽獲得冠軍事件 3 起,開發類事件 6 起,其他 AI 領域影響事件(成立實驗室、人事變動、獨家專訪等) 13 起。其中這個月 商湯科技SenseTime,騰訊AI Lab,阿里AI Labs 在眾多企業中表現活躍。AI 科技評論精選部分事件整理如下:
Part.1 會議/期刊論文
在近日揭曉的 CVPR 2018 收錄論文名單中,阿里巴巴總共有 20 篇論文被錄用,成績斐然。其中阿里 AI Lab 有 10 篇論文被錄用,分別有 1 篇 oral,6 篇 poster,3 篇 Spotlight。而達摩院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也有 2 篇 poster 被錄用。在今年的 ICLR 上,阿里巴巴搜索事業部也有一篇論文被錄用。
阿里巴巴Poster論文:處理多種退化類型的卷積超解析度 | CVPR 2018
商湯科技、香港中文大學-商湯科技聯合實驗室以及其他商湯科技聯合實驗室共有 44 篇論文被本屆 CVPR 大會接收,其中包括口頭報告論文 3 篇(錄取率僅 62/3300 = 1.88%),亮點報告論文 13 篇,論文錄取數量相較於 CVPR 2017 的 23 篇又有大幅度提高,成績斐然。
商湯科技入選 CVPR 2018 的 44 篇論文,都研究什麼?| CVPR 2018
作為全球計算機視覺頂會 CVPR 2018 的鑽石贊助商,曠視科技 Face++研究院將在孫劍博士的帶領下出席此次盛會,本次曠視共有 1 篇 spotlight 論文,7 篇 poster 論文被大會錄用。
曠視科技 Face++ 提出 RepLoss,優化解決密集遮擋問題 | CVPR 2018
本屆國際自然語言處理頂會 ACL 共計有 1551 篇論文進入審查階段(1021 長篇,530 篇短篇),錄用率約為 20%。其中,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共有四篇論文被 ACL 主會錄用,此外 DuReader 數據集及相應改進評測方法兩篇論文被 ACL 2018 閱讀理解研討會 workshop 錄用。
百度「一次包會」模型:「一次性」教會Agent認新事物 | ACL 2018
騰訊優圖實驗室繼在 ICCV 有 12 篇論文被收錄(含 3 篇口頭報告)後,在今年的 CVPR 2018 上有 10 篇論文被錄用,其中包括 7 篇 poster,3 篇 spotlight 論文。騰訊優圖團隊將對其中兩篇論文做詳細介紹,並簡要介紹其它論文。
騰訊優圖 CVPR 2018 論文:圖片去模糊及快速肖像處理等多項技術解讀 | CVPR 2018
Part.2 比賽
由德國漢堡大學主辦舉辦的 OMG 微表情競賽成績揭曉。從排行榜上可以看到,在 OMG 微表情競賽(One Minute Gradual Emotion Challenge:一分鐘漸進式情緒挑戰)中,金融壹帳通 GammaLab 自主研發的微表情識別技術,在情緒強烈程度(Arousal)和正負傾向(Valence)兩方面分別以 96% 和 98% 的預測準確度取得世界第一的成績。
平安微表情識別技術問鼎OMG國際競賽
在 2017 年多模態情感識別競賽(MEC 2017)中,清華大學-得意音通聲紋處理聯合實驗室情感計算團隊從 27 支參賽隊中脫穎而出,奪得音頻情感識別子任務單項第一的優異成績。該挑戰包括三項子任務:音頻情感識別、表情識別及音視頻融合的情感識別。參賽者通過在訓練集及驗證集上訓練自己的模型,並最終根據在測試集的效果進行競賽排名。
比賽 | 清華-得意團隊獲音頻情感識別競賽冠軍
在中國中文信息學會 (CIPS) 、中國計算機學會 (CCF) 和百度公司聯手舉辦的「2018 機器閱讀理解技術競賽」中,Naturali 奇點機智從國內外 800 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旗下開發頻道 AI 研習社專訪了奇點機智團隊,了解他們的比賽心得及賽事經驗。
「2018 機器閱讀理解技術競賽」落下帷幕,看奇點機智如何從 800 多支隊伍中殺出重圍
Part.3 開發
PhoenixGo 是騰訊微信翻譯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從 1 月底開始,PhoenixGo 以 BensonDarr 的名義在騰訊野狐圍棋平臺上和全球頂尖職業棋手、圍棋愛好者及各路圍棋 AI 對弈,在 4 月底取得了 200 多連勝,並在福州 2018 人工智慧圍棋大賽上奪冠。5 月 11 日,騰訊微信團隊研發的 PhoenixGo 正式開源,這也是國內第一個開源的圍棋 AI 項目。
騰訊圍棋 AI 技術 PhoenixGo 正式開源,源碼、模型全公開
阿里巴巴在美國加利福尼州森尼韋爾市舉辦了首個「搜索和計算技術開放日」,分享全球化背景下阿里網際網路技術前沿應用經驗和未來發展觀點。搜索事業部產品負責人思函從業務的角度,尤其是技術和商業結合的角度,對技術在整個阿里巴巴商業環境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進行了闡述和分享。
獨家 | 阿里搜索事業部產品負責人深入解析:技術如何驅動商業騰飛?
曠視科技 Face++ 研究院發布了一個叫做 CrowdHuman 的基準數據集,該數據集可用於人群中的人類檢測。CrowdHuman 數據集的數據規模非常大,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注釋和很高的多樣性。
在「燎原計劃 2018」暨百度 AI 開發者實戰營第二季北京站上,百度發布了三項重大消息:開放 EasyDL 平臺、發布「深度學習工程師評價標準」、人臉識別全部接口面向中小企業與開發者將永久免費,為 AI 開發者帶來了大量福利。
京東人工智慧平臺 NeuHub 平臺正式上線情感分析 API ,使機器人完成從 IQ 到 EQ 的升級,讓人機對話更具情感溫度,所有開發者均可在 NeuHub 平臺調用此項服務。京東智慧機器人 JIMI 也迎來再升級,被賦予強大 EQ,精準感知用戶情緒,並在回復表達中蘊含相應情感,讓互動更有溫度。
除了論文、比賽、開發等方面,過去一個月這些企業也在其他方面發生了影響力事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和學士,前 MSRA 副院長,國家「」專家之一的李世鵬加入科大訊飛,任訊飛 AI 研究院聯席院長。李世鵬博士將領導科大訊飛研究團隊在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上的探索和創新,助力科大訊飛的 AI 技術應用落地,並主導科大訊飛的國際技術合作拓展。AI科技評論為此專訪了李世鵬,以了解他加入科大訊飛的心路歷程及對未來的展望。
對話李世鵬:加盟科大訊飛意味著什麼?
IEEE Intelligent System 在其兩年一屆的「AI's 10 to Watch」特別榜單中,面向全球介紹年輕且有抱負的 AI 科學家們。其中騰訊 AI Lab的計算機視覺中心總監劉威入選AI's 10 to Watch榜單。
動態 | AI's 10 to Watch名單出爐,南大俞揚、騰訊AI Lab、NTU安波等華人學者當選
CVPR 專門為數據科學家們準備了一個針對細粒度視覺分類的研討會(FGVC5 workshop)。作為本次研討會的一部分,CVPR 將與形色& PictureThis 合作,舉辦 Flower2018 大賽,向數據科學社區發起挑戰,幫助推動自動植物圖像分類頂尖技術的進展。本次大賽的數據集和獎金由中國企業睿琪軟體旗下形色&PictureThis 提供,包含 997 種植物,共計 67 萬張左右含有準確名字標籤的植物圖像。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正式揭牌成立,作為國內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領導企業,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該院首批合作單位,與京東、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一同被授予首批「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學生實訓基地」,共同探索人工智慧領域產學研合作新道路,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
科沃斯加碼AI 成首批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學生實訓基地
人工智慧國家隊雲從科技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正式立項,將與英國華威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研發跨媒體大數據智能計算關鍵技術及應用平臺。本次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涉及人臉識別、大數據、邊緣計算、跨境追蹤(行人再識別)等人工智慧細分技術,並主要集中於安防與人機互動領域。
動態 | 雲從科技聯合華南理工、華威大學研發跨媒體大數據平臺
為響應國家人工智慧戰略規劃以及教育部關於人工智慧相關建設與發展的號召,微軟亞洲研究院宣布,聯手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四所國內頂級院校,共建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科研教育平臺。
動態 | MSRA聯合四大高校,共建新一代AI開放科研教育平臺
長江學者、國家「」特聘專家吳信東教授出任明略數據首席科學家和副總裁。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在加入明略數據後,將在此前大數據知識工程頂層設計與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建明略數據行業人工智慧大腦,提升明略數據在數據治理、數據挖掘、行業人工智慧產品設計及解決方案研發能力,向行業持續輸出企業級人工智慧價值。
動態 | IEEE Fellow 吳信東教授加盟明略數據,任首席科學家和副總裁
以上就是 2018 年 5 月 AI 影響因子資料庫呈現的所有動態,企業如有興趣深度參與「AI 影響因子」的資料庫構建,歡迎添加小編微信(aitechreview)為好友,註明「AI 影響因子」及企業名稱。
AI 科技評論竭誠希望國內的企業研究院能與我們一起構建「AI 影響因子」,以「連接學術前沿,洞見產業未來」的宗旨,吸引更多的學術青年以更系統、更權威的「打開方式」關注國內企業研究院的學術研究。
雷鋒網學術頻道 AI 科技評論旗下資料庫項目「AI 影響因子」:
「AI 影響因子」是一個呈現國內企業研究院學術&開發實力的資料庫,為高校學生及從業者提供在會議/期刊論文、數據集比賽及開發項目三大領域的橫向對比參考。此外,AI 科技評論也整合了諸如與高校實驗室合作、學術會議贊助等企業活動,嘗試為讀者們提供一個全面的數據平臺。
從會議/期刊論文出發,AI 科技評論以「中國計算機學會 CCF 推薦國際學術期刊會議」1 所推薦的國際學術會議及期刊為主要標準,向企業研究院徵集統計該年會議/期刊被錄用的論文,以作為評選標準的一部分。此外,以 ICLR 為代表的新生會議也在 AI 科技評論的評選考慮範圍之內。
從比賽出發,AI 科技評論圍繞目前國際與國內較受認可的比賽(包括但不限於數據競賽平臺 Kaggle 的下屬比賽、各類資料庫競賽等),向企業研究院徵集統計該年獲得優秀名次的賽事,以作為評選標準的一部分。
從開發項目出發,圍繞發起開源項目/工具及相關更新,企業研究院所構建的開源生態同樣是 AI 科技評論密切關注的領域。
這三部分的內容將幫助學術青年更客觀、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研究院在不同領域上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與此同時,這三部分的內容也為企業研究院在「AI 影響因子」上的展示提供翔實而準確的數據基礎,並作為「AI 影響因子」資料庫及衍生榜單的重要標準。
除此之外,「AI 影響因子」資料庫還將收錄企業研究院的一些企業相關活動,如人事變動、高校合作、會議贊助等。
AI 影響因子官網:https://www.leiphone.com/aiWeights
企業合作/聯繫:微信 aitechreview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