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4日報導 臺媒稱,一名每年接待10個以上大陸參訪團的社團負責人表示,去年「520」至今,申請陸客入境遭「移民署」技術刁難、補件,被拒的件數暴增六成至七成,受此影響,赴臺陸團大量減少。臺「移民署」對此表示,未聽聞上述情事,但有官員不否認,目前對申請赴臺大陸人士的旅遊目的「定義嚴謹化」。
考察受阻影響投資臺灣
臺灣《旺報》1月24日報導,「移民署」審查參訪目的比過去嚴格,例如當事人有統戰部或招商局的背景,最容易被拒絕。「520」之前,一般都是先讓大陸人士入臺,然後再考察其在臺言行。現在則是在聯合審查時就先擋掉。
這名社團負責人表示,參訪團在臺灣的行程一般為七天六夜,每人團費大約要1萬到1.5萬元(人民幣,下同),而一般旅遊團團費僅6000元到7000元。參訪團來臺就是考察投資環境,為陸企赴臺投資探路。如今「移民署」嚴加審查,將影響大陸投資臺灣的興趣。
報導稱,由於過去接待參訪團的社團多偏藍,目前嚴審的動作,被視為「清藍」(清掃藍營)。
臺「移民署」一名官員否認上述傳聞,並稱對大陸來臺人士並沒有嚴加審查,更沒有所謂「以前寬鬆、現在嚴格」的情事,只是現在對申請來臺目的的「定義嚴謹化」。
統戰或招商最容易被擋
一名多次辦理兩岸交流、考察團的人士表示,過去大陸來臺申請的團體包含觀光或交流,但近來在申請案遞送時,「移民署」就對來臺人士的身份多關注一些,並指為何與上次填寫的身份不同。「移民署」官員對此回應,通常會要求申請人填寫職務公證書,證明其身份之後,就可赴臺。
不過,就在1月,一名大陸記者申請觀光金門時,因為她的公司組織變動,名稱更改,也被「移民署」要求補件。而補件的方法是用公司的舊名稱將她辭退,這樣才得以入境。
從「移民署」網站的公開資料顯示,比較2016與2015年的大陸民眾獲準入臺人數來看,去年以專業交流與商務交流獲準入境的人數確實比前年少了許多。
一官員低調回應,稱近來對官方與半官方的考察團確實有比過去更加注意,比如有些團體並非宗教團體,但卻打著考察宗教文化的名義來臺,因此退件。
小動作卡入臺證傳不準參訪「藍八」
報導稱,大陸參訪團大減,專做參訪團的旅遊業者表示,去年的業績大減。許多業者都認為臺當局小動作卡入臺證;甚至傳出為了嚴審陸客來臺,還新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只要小組搖頭,陸客別想來臺灣。
有業者直言,最近不但特別嚴,還傳出只要是只來「藍八」縣市(藍營八縣市)的一律不準。業者表示,「移民署」常常要求陸團所有團員補在職證明法院公證書,「雞蛋裡挑骨頭」。
還有業者表示,「移民署」過去也都依法行事,但新當局上臺後,「這不準那不準」。表面上說歡迎陸客,實際上卻耍一些小動作。
大陸華南一家組團社則表示:「審批變慢,要求變苛刻,這個倒是有。」組團社人員表示,以前傳送資料幾乎都是一遍就過,現在則常被要求補件。最常見的就是說資料不夠清晰,和過去確實不一樣了。
資料圖片:遊客在臺北101大樓89層的觀景臺上參觀遊覽。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