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日上午,「2020中國品牌年會暨中國品牌創刊15年系列活動」在北京湖南大廈隆重舉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從創意設計、技術工藝、企業管理到營銷服務、商業模式,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堅持不懈推進創新,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先機、掌握了主動。
欖菊日化集團副總裁陳紹洪帶來他的經驗分享。
以下是經驗分享全文(根據錄音整理):
各位嘉賓、各位領導、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來到中國品牌年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欖菊在這麼多年的品牌歷程,由我根據上午大家看到的品牌評價的一些原則和基礎,在這個方向上我們來看我們在整體的整個品牌的運作方面我們是怎麼樣做的。
我的題目是「默默無聞到全球領先」我們做的是去差別化的小事,在這條小事上看到中國未來得路。
欖菊是1982年誕生於孫中山先生的故裡中山,是在中山的小欖,也是有世界百年菊城的美譽,蚊蟲來講我們在全球銷量是第一,在中國佔有24%的市場份額。在1995年我們獲得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論證的中華之最的證書,當時在中國電熱蚊香器產品上的領先,陸續也獲得中國名牌產品包括馳名商標。
最近我們應該說做了一個長達6個月的消費者調研,在整個消費行業裡面,整個品牌的滿意度是第一,在消費者調研指數裡面,我們是前十的增長,特別是在今年疫情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非常不容易。
在今年抗疫來講,我們第一時間捐助了500萬的消毒產品和財務來支持整個抗疫,同時最近我們也發布了在中國文化傳統方面欖菊大灣區博物館。
在整體整個品牌的動作上來講,剛才我們談到的幾個維度,結合這個維度我們欖菊在整個品牌運作方面這幾年我們的變化是比較大的。
第一,我們是希望通過整個定位和拓圈驅動我們品牌的升級。目前欖菊是形成了以欖菊品牌為核心得多品牌矩陣,比如針對大眾的是欖菊品牌,針對嬰童品牌是兒保健品品牌,還有其他的品牌,通過多品牌運作滿足不同圈層的消費者的需求,從17年開始啟動了欖菊品牌的換新,我們聚焦在以驅蚊為核心的有害生物防治的領域,去逐步的拓展。兒保健品牌我們也是從05年開始,跟剛才談到的《中國品牌》雜誌的誕生也是同一年。
隨著目前整個消費者的換新包括整個需求的變化,所以在今年我們也把兒保健進行了升級,凸顯了在整個兒童護理類的品牌的屬性。
第二,我們在品質上的創新,這裡面回到原點就是不斷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通過科研的力量推動整個產品創新,在整個洞察方面都是通過定性和定量找機會,上午盧總也講到了,要用定量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因為品牌是有多個維度的,所以我們從行情、友情、客情、我情各方面論證找到新的機會。
同時,強化我們的科研,用科技推動是最核心的部分,持續提升我們的產品力。比如我們最新入選了工信部,在家衛行業是唯一的綠色示範單位。目前在整個品類上,我們剛剛談到了,我們以驅蚊為核心,現在逐步擴展到病媒生物,比如四害,包括疫情發生以後大家對於病毒病菌的關注度是越來越高的,所以我們逐步擴展到有害生物防治這個領域,包括病媒蚊香有預防登革熱的蚊香,今年疫情,不光是在國內,在國外登革熱也影響到了大家的健康,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也有逐步的擴展。
驅蚊品類我們也是不斷由傳統的室內的到戶外,由以前要殺蚊子現在要驅蚊,因為畢竟人與自然是一個良好的循環的環境,包括從化學的到物理的多方面的拓展。
另外一方面在整個病媒生物全品類都有布局,比如在殺蟑類產品裡面是全國品類最全的,說到蟑螂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全國來講北京是蟑螂最多的地方,因為從整個大數據的監測,確實很多人有這個困擾,為什麼有這個困擾?蟑螂是是產於三億五千萬年前,恐龍滅絕了蟑螂還存在,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強的,要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我們取得了殺蟑螂的專利的產品
在整個傳播方面,清華大學的老師也提到了,整體來講我們除了在傳統媒體方面,我們實際上在很多新媒體要符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在內容和生態上品效合一,比如非洲土著的廣告大家印象非常深刻,今年我們進行了拓圈,長視頻、短視頻,包括養蚊子的視頻在B站非常火爆,包括小紅書這樣的平臺,我們從單一的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的生態。同時在整個新媒體,不同媒體上觸達的圈層,是不一樣的,B站有非常多的動漫人群,抖音是幽默的人群,我們通過不同的圈層布局,不同的內容傳播。另外一方面針對今年疫情我們快速響應在3月份的時候就結合全國最大的直播大學,對全國150名員工進行了培訓,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國潮的合作。在整個媒體方面,所以我們在今年的發展確實也得到了國家的關注,央視網在整個5月份對我們整個企業在抗疫的動作進行了報導,我們也以中國天氣、中國中央氣象臺專業的背書打造傳播的生態,從蚊子地圖到聯合研究院。
最後,品牌要不斷創新,青春和創意要驅動我們品牌年輕化,所不斷用年輕人的創意影響年輕人,包括我們也構建了學院獎,年輕群體的傳播生態,從整個創意、傳播、營銷、品牌到整個產品,整個的閉環逐步地滲透到整個年輕群體,把整個品牌能夠適應到當下的潮流。
最後我們希望大家一起能夠為中國民族品牌的崛起而奮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