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堆糖網
那年高考失誤,許多自己期盼已久的學校就這樣無緣了…
當年的成績差到了極點,又加上是高考大省的,本身競爭壓力就大,想上個好點的學校就更難了。對於「只能上個二本學校」這樣的結果我很是不滿意,但想到家庭收入低微 ,復讀費又高,去復讀的想法就此作罷,把心思轉向未來,「大學好好學習,人生也一樣精彩」以此安慰自己。
繁花盛開的路口,我們遇見了誰……
緊接著不久就要填報志願了。人們常說,考的好不如報的好。選擇一個好的學校更重要,因此格外珍惜每一分,「多考一分幹倒千人」在我們省份確實存在。對此我並太在意,一心只想著去一個省外的大城市,既然選擇不了一個好的學校,選擇一個好的城市也行;更重要的是我想離家遠一些,遠離家人,遠離親戚,遠離小夥伴,讓我更自由地去支配我自己。
從小到大,沒有走出過我居住的那個城市。十幾年來,我一直在埋怨父母沒有帶我出去旅行過,儘管我的家鄉也有許多的景區。我想見一見山外的世界是怎麼樣的。於是越想就越覺得委屈,想不顧一切的報到外省,想見見世面。
我挑了幾個離家很遠很遠的學校,它們是位於一二線城市,經濟發達,我想它們那裡一定有我不曾見過的東西,很期待也很高興,更是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告訴母親,因為它們承載了太多我對未來的幻想,我不敢大意。當時父親還在外面打工,對我的成績很是關心但並沒有多說什麼,畢竟他什麼也不懂。
這個決定一定是由我做的,我把我的想法告訴母親,母親更希望我離家近一點,並不希望去那些什麼大的城市。每當我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想法產生分歧時,我習慣性的沉思許久,我不敢輕易下決定,因為考慮到了家庭,父母並沒有能力給我更多的生活費,大城市意味著更高的物價、更多的誘惑、更多的花費。
我的家鄉位於大山中,那裡各方面都比較落後,沒有便利的交通,沒有高大上的建築,也沒有特色的食物。通常我們那裡到縣城都需要費很大一番功夫,縣城到市裡更是需要坐上五六個小時的大巴車。農村有太多不好的體驗,讓我更加嚮往大城市,更加期待大城市的與眾不同,但嚮往總歸嚮往,不是每個人能都有機會去的。
最終我同意了,同意放棄自己的決定,我儘量在掙扎的邊緣找回迷失的自己… 我願意報本省的學校,儘管我不喜歡這個決定,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個既錯誤又美麗的選擇。本省的學校除了那一兩個稍好一點的,其他的都相差不大,也沒怎麼知名度,於是選擇了一個位於省會的學校就讀了。
省會還算發達,還有很多老同學都在那一片兒,那一片的學校也很多,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只是再也沒有遇見當初那個努力學習的自己。
時至今日仍覺高考的失敗還是讓我失去了很多東西,不只是期盼已久的學校,還有…
還有我日思夜想的人…
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