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公安部二級英模歐光權:警徽在冰雪中閃光 |
2008年02月06日15:28 來源:新華社 |
警徽在冰雪中閃光――記公安部二級英模、貴州民警歐光權
近日,貴州高原大地上流傳著一個閃光的名字--歐光權。 1月12日以來,貴州遭受50多年未遇的雪凝災害。在抗雪救災鬥爭中,這位58歲的普通民警帶病連續31個小時堅守崗位,因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於1月21日倒在監房的巡視道上,因公殉職。 1月24日,臺江縣公安局數十名民警腳捆草繩,抬著英雄的棺木,頂風冒雪在崎嶇山路上踏冰前行,數百群眾自發加入送葬隊伍,揮淚送別英雄。 公安部日前追授歐光權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中華全國總工會追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委追授他「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在全省開展向歐光權同志學習的活動。 肖文斌政委:他把一切力量都貢獻給黨和人民 2月4日下午,臺江縣公安局政委肖文斌紅著眼圈著說:「歐光權去得很突然,沒有留下一句話,但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履行『把我的一切力量貢獻給黨和人民』的誓言。」 1月21日上午,因雪凝災害停水停電多日的臺江縣公安局看守所,糧食和蔬菜已剩下不多了。為保證在押人員基本生活,決定派年輕民警到鄉下採買。看到值班警力成問題,已連續加班26小時的老民警歐光權主動要求繼續值班。下午3點10分左右,歐光權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1949年6月15日出生的歐光權,1970年5月參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10月調臺江縣公安局,先後任施洞鎮派出所所長、縣公安局打拐辦主任,1998年到臺江縣公安局看守所工作。在近40年的工作裡,多次獲得縣局和州局的表彰。 當天與歐光權一起值班的民警李雲宏告訴記者,自災情發生以來,作為所裡年齡最大的民警,歐光權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每天值班10小時以上。1月16日災情加重後,歐光權吃住都在看守所裡。 李雲宏說,在看守所堅守崗位的最後日子裡,歐光權最擔心的就是在押犯人被凍傷、凍病,引發事故。他發現一名在押人員被凍僵後,燒水親手給這名在押人員洗腳,直至暖和過來。他發現一些在押人員衣單被薄,有凍傷危險,立即向領導匯報。民政部門隨即籌集了一批棉被發到看守所,避免了意外事故的發生。 臺江是一個苗族聚居縣,苗族人口佔90%以上。歐光權的戰友和同事們回憶,無論是在派出所還是打拐辦,歐光權都認真履行一名警察的神聖職責,把人民群眾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1980年9月,歐光權與同事李文明一起到山西尉縣解救一名臺江施洞鎮被拐少女。在尉縣農村,被拐少女已被隱藏起來,有10多人看守。歐光權不顧危險,找村支書做了2天思想工作,最後得以與被拐少女見面,順利辦完此案。1988年臺江縣施洞鎮舊州村與施秉縣馬號鄉大衝村因山林糾紛發生衝突,歐光權冒著生命危險多次深入舊州村做工作,避免了大的傷亡。 在押人員:為「歐嘎老」點菸敬茶默哀送行 歐光權逝世的消息在看守所傳開後,很多得到過他幫助的在押人員在監室為他們的「歐嘎老」(當地對老年人的尊稱)點菸敬茶默哀。 2月4日,22歲的在押人員王永(化名)談到「歐嘎老」時,眼裡還含著淚水。他說,得知「歐嘎老」昏迷去世的當天,自己特別想去看最後一眼,想對「歐嘎老」說:「我一定會接受你的教誨,重新做人,不再做錯事!」 王永是去年10月被關進看守所的。剛來時,情緒非常不穩定。在鄉村當支書的父親覺得十分丟臉,不願意來看望。歐光權多次找王永拉家常,並與他的父母電話溝通,使他的情緒穩定下來,其父也專門到看守所來鼓勵他好好改造。 王永說,「歐嘎老」不僅對我一個人好,對所有在押人員都好,都不嫌棄。 具有大專學歷的史文東(化名)因涉嫌貸款詐騙被送到看守所。此前,史文東是一個擁有幾家小公司的老闆,日子過得很滋潤。去年9月剛到看守所時,同監室共10名在押人員,涉嫌強姦盜竊縱火的都有,史文東一下子從天上掉到地下,很不適應,吃不下、睡不著,「連死的心都有」。在他最脆弱的時候,短短一星期歐光權找他談了至少10次話。 史文東說:「『歐嘎老』談話沒講什麼大道理,但句句說到心坎上。」在歐光權的幫助下,史文東短期內調整好了心態。他動情地說:「『歐嘎老』就像父親一樣慈祥,他走的那天是1月24日,還下著雪。我們特別想出去為他老人家抬棺送行,但法律不允許,就在監室裡為他點菸敬茶、默哀送行!」 在歐光權去世後的第三天,一名曾經在看守所得到過他幫助、勞改釋放後浪子回頭成為小業主的臺江籍青年,從外地返鄉在凱裡得知歐光權逝世的噩耗後,從凱裡踏冰冒雪徒步回到臺江,跪哭在歐光權的靈前。 同事親屬:他只是出趟遠門還沒有回來 在臺江縣看守所,歐光權的照片還掛在「上崗牌」裡。他的戰友們都說:「老歐只是出了一趟遠門還沒有回來!」 陪同我們採訪的臺江縣公安局辦公室副主任楊榮曾經在看守所工作過,他指著看守所內的菜地說:「這些菜都是老歐去找的菜子,並帶著大家一起開荒、播種移栽的。」 對於年輕的楊榮來說,老歐是兄長、是慈父。楊榮在看守所時任監管大隊副大隊長,由於比較內向,工作不夠大膽,曾被老歐批評「要改掉這種姑娘性格」。但有一次楊榮的女朋友來到看守所,老歐卻專門找這位姑娘拉家常,誇楊榮「心好人硬」,是個難得的好男人。 歐光權的同事鄰居在追憶往事時,都說:「老歐是一個正直樸實的好人,誰家有什麼困難求他代班,他總是樂呵呵地答應,從不拒絕。」 看守所監管大隊副大隊長楊昌保與歐光權共事25年,他說:「老歐是一個寬嚴有度的人,是他的培養教育才有我的今天。」1982年楊昌保調入臺江施洞派出所工作時,年僅22歲,是歐光權手把手教他如何查處治安案件、如何調解群眾糾紛。 看守所一名年輕民警說:「我特別敬佩『歐嘎老』的學習精神。雖然年紀大,要退休了,還虛心學習電腦操作,學習拼音打字,硬是能夠在提審、收押和巡視等方面都用微機操作。」 歐光權一家7口人,妻子是一名地道的農村苗族婦女,一直在家操持家務,家裡經濟並不寬裕。對於歐光權每次拿錢物去幫助他人,兒女曾經不理解。三女兒歐曉英說自己結婚時,沒有一件像樣的嫁妝,寒酸得很,對父親曾有怨氣,現在回想起父親所說的艱苦樸素、不講排場是做人的美德,千真萬確。她說:「父親給我們留下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新華社貴陽2月6日電 記者石新榮 何雲江) | ||
(責任編輯:鄭光魁) |
我要發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