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裡建房,在做陽臺的時候,是用瓷葫蘆、水泥葫蘆好(水泥用磨具澆築成型)、或者是現代工藝的不鏽鋼,到底在現在農村裡面,就這三種,今天就在這裡,和大家說說,它們之間的區別和實用性。
說句大家不愛聽的話,事實這三種,在農村裡,還真的使用性不強,隨著時間的推移,陽臺上很多人都是選擇用封閉式的陽臺,不說其他的,單說搞衛生,就要少做很多。
農村裡過去很多年,在陽臺上做裝飾,有不3的人,都會選擇用瓷葫蘆。在那個時候,家裡的陽臺上,裝上一排瓷葫蘆的陽臺護傳,就代表著當時的一種時尚,這棟房子的主人家底富裕。
瓷葫蘆在安裝上,要比水泥葫蘆、不鏽鋼的護欄要麻煩。瓷葫蘆表面是瓷化過的,中間是空心的,為了方便能夠倒進混凝土固定。而在倒混凝土之前就要把瓷葫蘆裝模固定。瓷葫蘆為陶土燒制而成,在澆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將瓷葫蘆澆透水,植入鋼筋,才能去倒混凝土入瓷葫蘆裡。
雖說在價格上,單個的價格要比水泥葫蘆要便宜。人工、鋼筋、混凝土等等這些繁瑣的製作工藝,把成本算起來,成本價格就要翻了好幾倍。買瓷葫蘆簡單,但是製作工藝要麻煩很多。
水泥澆築的水泥葫蘆,有個更好聽的名字,叫著水泥藝術圍欄。水泥葫蘆,是要藉助於模具成型。在農村裡有專業承包做圍欄,價格由於欄杆的高低、款式不同而訂。
價格也是十幾塊錢一根,和瓷葫蘆的價格差不多,但是,瓷葫蘆買回來還要重新裝模倒混凝土,多出來的造價比買本還多。
單說前面兩種在價格上,水泥葫蘆相比之下,要便宜一點,耐久一點。但是要和不鏽鋼比起來,不鏽鋼的強勢來襲,使得瓷葫蘆、藝術圍欄退出市場。
不鏽鋼的性質,要比鐵要穩定很多,能夠經歷風吹日曬,具有不生鏽、不褪色的特點,這是很多圍欄很難做到的。
瓷葫蘆長時間的日曬雨淋用久了,瓷葫蘆、水泥葫蘆表面,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紋、掉漆。要是重新補漆,造價成本就大了很多。
陽臺護欄怎樣用,關鍵還是要靠自己,房子怎樣去設計,自己如何去安排。別人只是給參考意見,一切都還是要靠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