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行業迎來結構性發展機會 貝因美等國產品牌的春天還會遠嗎?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日前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消費者代購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亞諸多品牌都受到了衝擊,當地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代購行業徹底被疫情打垮,部分代購專賣店倒閉,而嬰兒奶粉更是出現了大量滯銷。

顯然,海外品牌代購風險加劇引發了市場的擔憂,也加速了內資奶粉品牌替代進程。

內外資奶粉差異化打法 聚焦內資奶粉的結構性機會

實質上,從奶粉行業大格局來看,國內奶粉行業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的過度,並最終通過自強不息的打法築造了很深的護城河。2015年以前行業基本處於無序競爭狀態:行業供給過剩,終端大打價格戰。據乳業資訊網報導,僅 2013 年內資企業配方奶粉投資新產能超過150萬噸,基本相當於當年產量。供給擴張需求下滑,外加政策上的反壟斷調查帶來的影響,行業開始打出價格戰。2016年開始行業格局逐步恢復,奶粉註冊制政策的發布助推行業從無序競爭轉向有序競爭,首先是加速了原本落後產能出清與低端品牌的淘汰,而留出的空白則將由已獲配方的品牌所填補。

不過,在內資奶粉替代化加速的大背景下,行業容量是否會因出生率的下滑以及母乳餵養率的提高而大幅萎縮引發了市場的思考與擔憂。

的確,由於近年來新生兒數量邊際下滑,市場對於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需求仍有下滑的擔憂,但是過分擔憂大可不必,因為簡單的利用母乳餵養率提升以及新生人口低位的簡單邏輯並不足以武斷的認為行業將出現下滑,因為這忽略了行業內部的結構優化問題,即2、3段奶粉的增長是否能夠抵消1 段奶粉的下滑,以及疫情之下國產化替代的結構性機會。

財通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認為2、3段嬰幼兒配方奶粉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原因在於奶粉的剛需性及消費意識的提升,因此,行業結構性機會仍在,上遊重點關注奶源及供應鏈,下遊關注渠道連鎖化帶來的品牌集中度提升機會。

整體而言,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奶粉品牌擔憂情緒加劇,而國內品牌近幾年來加速崛起,或迎來結構性發展機會。

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貝因美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

在內資奶粉品牌迎來結構性發展機會的大背景下,如伊利(600887.SH))、蒙牛(02319.HK)、光明乳業(600597.SH)、貝因美(002570.SZ)等企業都通過各自不同的打法走出行業困境。同時,隨著消費升級衍生出的健康需求,落後產能將逐步出清,行業品牌化及渠道下沉將是大趨勢。在此背景下,7月剛被央視重磅欄目《大國品牌》組委會授予「大國品牌」榮譽稱號的貝因美打法也很清晰,或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

公開資料顯示,貝因美自2018年來便提出「重樹商譽、重建渠道、重構體系、重造團隊、重塑品牌、重溯文化」的六大戰略,並不斷以此戰略方向加速變革。包括聚焦重點省份的三四線城市,以商圈為基礎,分批打造樣板店,一店一策;拓展新零售渠道業務,與海拍客等達成戰略合作,賦能線下母嬰市場;與零售通、淘鮮達、京東到家等展開合作,布局新零售業務場景;借力網紅經濟、數字經濟等模式,推進全域營銷場景鋪設,實現消費者營銷閉環,線上線下互通,補位轉型升級。

隨著貝因美改革效應的逐步顯現,貝因美的經營業績也在持續改善,不過貝因美並未滿足於目前的成績,而是不斷的聚焦核心資產品牌,全新升級超級大單品,布局羊奶粉、有機奶粉等高端產品線,快馬加鞭布局新一輪增長點。

在奶粉行業迎來結構性發展機會的大背景下,貝因美等國產奶粉品牌的春天也不遠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國產奶粉品牌復甦,貝因美改革大放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企業戰略,貝因美建立了與員工共享利益的長效機制,持股計劃參與人員多達869人,非董監高主幹人員佔總持股計劃的65.15%,這將促進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在國產品牌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國產奶粉品牌逐漸復甦,並預計2020年市場份額方面國產品牌將超越外資品牌,貝因美作為A股唯一專注嬰幼兒奶粉賽道稀缺標的仍然有很大的機會重回中國領導品牌。
  • 市場份額持續下滑,扣非利潤連虧四年,國產奶粉第一品牌貝因美走下...
    2008年,奶粉行業三聚氰胺事件爆發,貝因美作為少數未檢測出三聚氰胺的國產品牌,充分享受了雙鹿等國產品牌退出市場的紅利,並迎來了業績短暫的輝煌表現,2013年頂峰時銷售收入曾高達60多億元。然而,洋奶粉的衝擊、管理層的動蕩以及公司發展戰略的問題,又讓貝因美陷入巨虧的泥潭。
  • 政策呵護國產優秀奶粉品牌 貝因美有望充分受益
    6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中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下決心把乳業做強做優,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上述通知發布後,乳業板塊直線拉漲,A股嬰幼兒配方乳粉純正標的貝因美(002570.SZ)當日漲停。
  • 貝因美奶粉怎麼樣 貝因美奶粉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
    奶粉新政之後,國內乳粉市場就得到了一次較大的洗牌,直接扼殺一大批中小型企業。配方註冊制的嚴格程度,是我們很難想像的。所以,這也讓我們家長朋友更加的放心。不過,依舊有家長會對市場存有疑慮。這不,就有人私信問小樹苗:貝因美奶粉怎麼樣?貝因美奶粉是不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
  • 留給國產奶粉的洗牌機會已經不多了
    一、外來和尚確實好念經,國產奶粉的機會也十分巨大在中國,奶粉行業一直比較尷尬。總體來說,中國奶粉市場超過八成以上來自於嬰幼兒配方奶粉。2018年,國產奶粉市場份額僅僅為43.7%,而且在價格上,國產奶粉品牌的價格整體也要低於國外品牌,近些年的價差一直在45-50元/千克之間波動。以2020年4月為例,國內品牌均價為201元/公斤,國外品牌均價為248元/公斤,國內品牌雖然有一定價格優勢,但是國外品牌憑藉高端市場的開拓發展,牢牢掌握著定價權。
  • 海外疫情衝擊進口奶粉市場 國產奶粉搶佔市場份額或迎來新商機
    未來網健康記者查找相關資料後發現,疫情期間國外奶粉產品出現漲價、購買受限等問題,外資奶粉品牌的整體銷售情況下滑,寶媽們紛紛投身國產奶粉大軍行列,國產奶粉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國外奶粉迎來「漲價潮」  「國外奶粉漲價了!」
  • 貝因美包秀飛:奶粉行業風向已變,乳企要靠這3招制勝未來
    2020年奶粉市場競爭風潮湧動的當下,行業洗牌加速,中小品牌艱難活著,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市場格局、商業模式、消費習慣、營銷方式都在重構,給奶粉品牌們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和新挑戰,未來企業該如何加速生長、乘風破浪?
  • 放慢腳步後的貝因美,變得更美了嗎?
    4月20日,貝因美(002579.SZ)觸及漲停板,該股近一年漲停了三次,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疫情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但市場仍正在慢慢給予這家曾陷入危機的奶粉企業正向回應。其剛剛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印證了這一點:貝因美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且幅度在上升。
  • 國產奶粉,誰是扛把子?
    一、外來和尚確實好念經,國產奶粉的機會也十分巨大在中國,奶粉行業一直比較尷尬。總體來說,中國奶粉市場超過八成以上來自於嬰幼兒配方奶粉。從大環境來看,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發展最快的嬰幼兒配方市場之一,今年來雖然出生人口數量在減少,但是從整個「奶粉國產化」的浪潮來看,頭部奶粉企業將獲得更大的機會。
  • 2019年中國奶粉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國產頭部品牌將成為新...
    雖然2019年的出生人口數據尚未公布,但業內對於2020年的奶粉生意預測並不樂觀。在日前一次母嬰論壇上,貝因美(002570,股吧)總經理包秀飛預測,2019年是行業的冬天,但2019年可能也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目前看,三段奶粉將在2020年下跌35%,考慮到三段產品佔市場總容量的半壁江山,預計2020年奶粉市場總量將下降17%。
  • 北歐多國核輻射超標引發奶粉安全擔憂 貝因美等國產奶企被予厚望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事件讓原本因疫情導致出口受限的海外品牌雪上加霜,卻給了貝因美(002570,股吧)(002570.SZ)等國產優質奶粉品牌加速進口替代的機會。  海外疫情疊加意外事件衝擊進口奶粉市場 貝因美等國產品牌加速進口替代  海外疫情疊加核輻射異常事件對進口奶粉市場的影響包括物流緩滯、供給緊缺、拖累部分奶粉新品上市進度、消費者對進口奶粉安全擔憂等。因此,以貝因美、飛鶴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乘勢搶佔市場份額的趨勢非常明確。
  • 貝因美「0001號」特醫配方奶粉上市,進口品牌不再一統天下
    內容來源:消費日曝 貝因美「0001號」特醫配方奶粉正式上市,這是首個投入市場的中國品牌。 貝因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無乳糖配方產品正式宣告上市,這打破了以往外資品牌壟斷該領域的格局,意味著配方註冊的實施,新國貨奶粉正在各個領域推動國產奶粉彎道超車。
  • 國產奶粉「抱團」進入轉型季 合生元、雅士利、貝因美誰能突圍而出?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或許,合生元只是一個縮影,因為包括貝因美(002570.SZ)、雅士利(01230.HK)等國產奶粉都不約而同地步入轉型期。乳業專家宋亮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受產能過剩、品牌眾多、價格與國際接軌的影響,國產奶粉至少還要經歷3-4年的轉型陣痛。
  • 註冊制,股市沒搞但奶粉行業搞了:拿什麼來拯救中國的奶粉業?
    根據政策傾向及內外資品牌的渠道優勢對比,我們認為第一批註冊制基本全部為國產品牌,且國產品牌渠道下沉能力強,利用現有三四線城市及鄉鎮的渠道優勢,國產大牌如貝因美、伊利率先搶佔瓜分這塊市場。最嚴註冊制解讀:國家層面推動的奶粉行業巨大改革最嚴註冊制適用於在中國生產及銷售的所有內外資品牌,同樣包含對中國境內出口的國外品牌,2018年後,假洋牌、海外貼牌、定製及海。
  • 股權結構釐清後重塑人貨場 貝因美扛起奶粉業新零售大旗
    調研會10天後的2月28日,貝因美發布了《2020 年—2024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以下簡稱未來4年綱要),展示了布局未來的詳細路線圖——銷售規模重回行業「三甲」,成為母嬰行業領軍企業。04 產品進化,扛起民族品牌的大旗改變很重要,與時俱進、業態進化、技術升級;但不變更重要,比如堅守奶粉行業、守護食品安全的初心多年未變,這是戰術和戰略的智慧取捨,也是發展之道和長青之本。
  • 國產奶粉PK 澳優(01717)的機會在哪裡?
    原標題:國產奶粉PK,澳優(01717)的機會在哪裡?澳優Q3業績公告發布之後,截至13日收盤股價累計反彈7個點,澳優投資的機會到了嗎
  • 貝因美保殼換血 奶粉戰轉向3~6線市場
    7月10日,完成「換血」的貝因美高管團隊第一次在公眾面前正式露面,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作為扭虧保殼之戰的關鍵時刻,新的貝因美團隊出手「第一刀」就瞄準渠道。在業內看來,貝因美此舉既有「刮骨療毒」的意圖,同時也順應大勢。隨著奶粉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新政對於中小品牌的擠出效果逐步顯現,大品牌均加快了對三四線市場爭奪,一場渠道大戰近在眼前。
  • 貝因美臻佑迎來重大轉折,攜手育博乘風破浪!
    據貝因美發布公告顯示,在貝因美召開的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中,通過了《關於轉讓全資子公司股權的議案》,同意公司以人民幣1785.36萬元將全資子公司杭州新美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轉讓給上海育博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杭州新美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獨立運營貝因美臻佑品牌,包括生產和品牌的管理支持。
  • 內資的品牌時代: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深度報告
    在此背景下,內資品牌在渠道下沉、政策扶持等方面具有優勢,份額有望強化,迎來最好的品牌時代。建議關注國產奶粉企業的投資機會,渠道管理與品牌建設兼備的國產奶粉品牌龍頭。正文:08年至今,液奶行業行業擴容2X,常溫奶已經形成了鮮明的雙寡頭格局,幾年前的進口奶衝擊也逐步如漣漪散去,內資品牌佔據絕對優勢。
  • 奶粉價格反壟斷調查 惠氏貝因美等品牌立馬降價
    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的奶粉價格反壟斷調查,促使部分奶粉品牌突擊降價。昨天,洋奶粉品牌惠氏發布公告承認,公司正在配合進行反壟斷調查,且通過自查發現在經營活動中存在涉嫌對經銷商和零售商進行價格控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