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投標犯罪
嚴重擾亂招投標市場秩序
嚴重影響公共資源交易環境
市公安局黨委深入貫徹落實
市委、市政府及省公安廳工作部署
立足主責主業、強化履職盡責
嚴厲打擊招投標市場違法犯罪活動
整頓規範招投標市場秩序
全力護航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僅2017年至2019年
全市偵破串通投標案件263起
採取刑事強制措施504人
涉案標的金額總計127億餘元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
串通投標違法犯罪活動
呈現隱蔽化、專業化、團夥化趨勢
反偵查手段不斷迭代更新
傳統偵查模式已無法滿足形勢需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贛州警方立足本地實際
積極適應形勢革新工作模式
與相關部門搭建了
贛州串通投標犯罪預警模型
目前為該領域全省唯一投入使用模型
通過預警模型
經偵部門成功研判出
多個複合型串通投標團夥
涉及4個省份共計31個項目
模型推送預警信息
我市某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項目招投標公司抱團親密指數高,部分企業中標率異常,項目涉嫌串通投標。
獲悉線索後,經偵部門依法對該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工程項目立案偵查。經查,2017年10月至11月期間,犯罪嫌疑人楊某豪、袁某權等人通過聯繫、組織、掛靠贛州某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10餘家符合投標要求的公司對該項目進行串通投標,經過現場開標,該項目由犯罪嫌疑人楊某豪聯繫的贛州某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5701978.45元的價格中標,隨後賣標給本地老闆肖某華施工。犯罪嫌疑人楊某豪、袁某權等人從中非法獲利30餘萬元。
這個犯罪團夥的覆滅
得益於贛州串通投標犯罪預警模型的
精準研判和預警
該模型以公安信息網絡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為依託,通過聚合度分析、雷同性分析、中標率分析、專家評分異常分析等功能模塊對涉嫌串通投標的線索進行分析研判,一旦超過一定的預警值,就會將信息推送公安經偵和行業監管部門進行聯合研判,從而依法打擊招投標活動中的違法行為。
為實現全鏈條、全方位打擊
贛州公安不僅推出新模型
還面向社會有獎徵集線索
☟☟☟
一、舉報內容
1.採取掛靠、借用資質等非法手段,以多個投標人名義進行圍標的;
2.對其他投標人、招標人等投標招標活動的參與人採取威脅、欺騙、賄賂等非法手段;
3.招標代理、評標專家及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損害招標人、其他投標人或者國家、集體、公民的合法利益;
4.在國家和省、市重點項目的招標活動中串通投標,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的;
5.其他串通投標行為。
二、舉報方式
舉報電話:110,0797-8685869
舉報郵箱:gzgajzzd@163.com
郵寄地址:江西省贛州市長徵大道29號(贛州公安局經偵支隊收),郵編341000
三、獎勵標準
舉報人舉報串通投標違法犯罪線索,經查證屬實,按下列標準對舉報人給予一次性獎勵:
1、公安機關查證屬實並以串通投標罪名移送起訴的,獎勵人民幣5000元;
2、公安機關根據線索抓獲串通投標犯罪嫌疑人的,獎勵人民幣1000-3000元;
3、公安機關根據舉報線索抓獲串通投標網上在逃人員的,獎勵人民幣3000元;
舉報人需提供實質證據或者線索,無實質證據或者線索及匿名舉報無法核實真實身份或者無法聯繫舉報人的,不列入獎勵範圍。
下一步,全市公安經偵部門將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盯「挖源頭、打團夥、清網絡」目標,持續保持對串通投標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嚴打態勢,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堅決打擊此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囂張氣焰,整頓規範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秩序,為贛州加快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