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開學典禮上,電子科技大學的校長就曾經操心過本校學生的脫單問題,特地用數據展示了本校男女比例之懸殊,並且建議孩子們多跟四川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的女生加強溝通。可見,大學生的戀愛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普遍性問題。
昨天,我不小心在網上看到了一張《中國大學單身率排行榜》。這張榜單雖然出處不明,品起來卻格外有一番滋味,咱們來一起看看哪四類院校在這張榜單上表現「突出」。
一、女子學院
全國總共有三所以「女子學院」命名的大學,分別是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和湖南女子學院。在這張榜單上,中華女子學院排名第一,山東女子學院排名38,湖南女子學院卻名落孫山。可見這份榜單的統計應該沒那麼全面。
中華女子學院的大一新生,都統一封閉在單獨的校區,因為周邊比較荒僻,所以非周末時間是不允許學生們出校門的,單身率高情有可原。
(繆老師拍攝的中華女子學院)
女子學院不同於我們在基礎教育階段見到的女子高中。女子學院並不代表一定沒有男生,只是女生比例奇高,男生比例奇低而已,有少數專業還是招收男生的。也正是這懸殊的男女比例,導致女生們脫單不易。
有句俗話是「在女子學院,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牲口用」,說的是在女子學院裡,女生也得承擔一部分體力勞動,男生呢?更要吃點兒苦,受點兒累,使勁兒多幹點兒了。
(繆老師拍攝的陝西師範大學)
二、師範大學
山東師範大學排第二,河南師範大學排第三,陝西師範大學排第十,南京師範大學第16,鹹陽師範學院24,浙江師範大學25,江西師範大學30,曲靖師範學院35,杭州師範大學42,遼寧師範大學43,天津師範大學45,鄭州師範學院48。榜單上只有50所大學,師範大學獨佔13席。
雖然不像女子學院的男女比例那麼懸殊,但全國的師範院校中,大多數都是女生多,男生少。師範大學並不是培養大學教師的主陣地,它主要培養中小學老師。看看周圍中小學老師的男女比例,你就知道師範大學的男女比例了,對嗎?
(繆老師拍攝的重慶郵電大學)
三、理工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排第五,重慶郵電大學排第六,電子科技大學排第七,上海理工大學第11,華中科技大學第12,哈爾濱工業大學第14,西南石油大學第18,山東建築大學第20,華北科技學院21,武漢理工大學22,中南大學23,安徽建築大學26,長春工業大學27,太原理工大學29,西安電子科技大學33,南昌航空大學46,蘭州理工大學47,重慶郵電大學居然在第49又出現了一次,可見做榜單的人有點不用心啊。
這些大學,都是典型的理工類院校,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一是開設的理學和工學專業比較多;二是人文社科類專業比較少,招生人數不多;三是男生多女生少,周邊也沒有女多於男的院校。
(繆老師拍攝的浙江工商大學)
四、財經類院校
山東財經大學第8,浙江工商大學第9,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3,山西財經大學19,財經類大學也同樣是女多男少,而且這一類大學的學生,在本科期間就忙著考證,很多人整天泡在圖書館,每天沉浸在ACCA和CPA的知識海洋,沒有閒情逸緻去談戀愛。
(繆老師拍攝的上海外國語大學)
五、其他類院校
榜單中,還有醫學類院校、農林類院校和外語類院校的影子。醫學類院校脫單率低的原因,與課程相關。眾所周知,醫學類院校很多專業本科需要學五年,本科畢業時,課本就一人多高,真的沒時間談戀愛。
至於農林類院校和外語類院校,前者男多女少,後者女多男少,這跟師範類院校相似,都是源自於我們根深蒂固的性別擇業觀念。這裡就不多說了。
(繆老師拍攝的清華大學)
六、地域很重要
地域關聯著大學的招生分數,因為人們都覺得大城市機會多,喜歡去經濟發達的城市上大學;地域關聯著人才引進,因為城市配套設施發達,高端人才才願意落地生活;地域關聯著辦學資金,有錢的城市能夠為大學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
除此之外,一所大學坐落的位置,也與脫單率有關,你知道嗎?
(繆老師拍攝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沒有上榜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一個在北京市惠新東街,一個在上海五角場,都是繁華的地方,交通方便,可以參加很多活動。
北京師範大學女生多,隔壁就是男生多的北京郵電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女生多,隔壁就是男生多的上海交通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女生多,隔壁就是男生多的武漢理工大學,這些大學的地理位置決定脫單率不會太低。
(繆老師拍攝的華中師範大學)
這張榜單的確也就是看個熱鬧,沒法深究。但大學生戀愛的話題,卻非常值得探討。
有人說,大學主要精力要放在學習上,別輕易談戀愛。也有人說,大學的戀情最為純真,錯過了一生都會後悔。你站哪一邊呢?來評論區聊聊吧。
為你帶來教育觀點,幫你規劃升學路徑。點擊頭像關注我,精彩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