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數學這個科目,學生最怕遇到的兩種題型:1.易錯題,2.拔高題。
就拿高考數學來說,最後一個大題——拔高題,基本都是只有那些能上頂尖高校的學生才會做。但是易錯題就不一樣,只是出題老師根據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總結出一些學生非常容易出錯的知識點,並加以設計的題目。
今天給大家分享三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題題都設計了陷阱,很多孩子做完後,最大的感觸就是都是坑。老師說期末考數學想拿高分,必須把這份易錯題練會,才能避開出題老師設計的陷阱。
第一部分是填空題
題目又乘除法計算,簡單幾何圖形拆解和組合,還有常考的倍數問題。可能在家長們看人沒什麼難的,但對於知識掌握還不全面的孩子們來說,夠他們喝一壺。
如第7小題:一根鐵絲正好圍成一個周長為48釐米的長方形,已知它的寬是長的一半,這個長方形的長是( )釐米。需要學生多次計算,特別多的孩子不喜歡題目給的數字特別少的題目,因為這樣他們不知道從何下手。
第二部分作圖題
動手動腦是現在教育方式一個方向,不僅要求孩子把已知條件體現在圖中,而且還要根據問題把已知每一個條件利用起來的能力。
估計很多孩子連最基本的圖形都畫不出來,那後面的問題,更別想做的出來。
第三部分選擇題
第一小題常識估算題,2-3小題幾何體,要孩子具備數形結合的能力。
第四部分解決問題
最多、最少、最優方案、最短路程等問題,充分體現數學與生活結合的題型。遊戲讓現在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體驗生活,原本很簡單的題目,也變得難如登天。值得各位家長反思。
不知你孩子能夠做對幾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