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園成關鍵:創意規劃!

2020-12-20 亮眼辯景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規劃時,景致是以綠色為主色調的色彩,因為綠色是與整個農林產業氛圍最協調一致的色彩。綠色,讓人產生寧靜、平和的情感,又是生命力的象徵,是在規劃中運用最多的色彩。

一、藝術表達遵循科技原理

觀光農業園內的景觀具有科技應用和美學、藝術的雙重作用,但它們的雙重作用表現是不平衡的,首要的體現科學原理,藝術處理處於從屬地位。因此優鮮農業在進行園區規劃時,都是在體現科技原理指導的前提下,與藝術表達有機結合;比如高科技農業示範區內的智能溫室,在遵循科技原理的規劃思路下,還可以考慮它的藝術特色,比如溫室的造型、色彩、質材的設計和選取。

二、主觀造景服從功能實用

在對觀光農業園進行規劃時,必須考慮到園內景觀要素的功能實用性,其次才是它的造景功能。比如在植物栽植上,可選擇一些既具有經濟價值、又具有觀賞功能的經濟林果,一定要用農業來造景而不是用園林樹木,充分體現「春華秋實」的景觀效果。

三、布局有序調控時空變化

基於旅遊農業的產業本質,農業園的景觀排列和空間組合應首先講求具有序列性和科學性;如觀光農業園內可以隨著地勢的高低以及地貌特徵而安排不同種類、不同色彩的農作物,形成空間上布局優美、錯落有序的景觀風貌:園區從入口到園內,可以安排成熟期由早到晚的農作物,以及一些茬口的科學合理的安排,形成時間上變化有序的景觀特色。

四、動態參與與強化視覺愉悅

觀光農業園的規劃既要達到視覺愉悅的效果,又具有動態參與的可能性。除了考慮景觀的靜態效果外,還要強調它的動態景象,即機械化勞作或遊人在採摘、收穫果實的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所形成的動態景觀。比如一片綠油油的野菜地,令人賞心悅目,置身於中挖野菜,更是其樂無窮。

五、心靈滿足融進增知益智

心靈滿足與增知益智相結合的規劃思路,也就是遊人在參與勞作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滿足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比如在遊客參與採茶、制茶的過程中,了解到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茶葉生產、加工,以及泡茶、飲茶的習俗;或者遊人在珍奇瓜果園內,看到一個碩大無比的大南瓜,在視覺及心靈上受到強烈震撼的同時,又被激發起是哪種技術培育出這樣奇特景象的好奇心。

六、結構相融營造人景親和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規劃時,要充分考慮人造景觀構成素材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景觀相融合,也就是結構相融的寓意;比如在一片休閒茶園內,設置一個竹子製成的涼亭,就比一個鋼筋混凝土的亭子自然得多,遊客置身於其中,看到這樣和諧的景觀,也充分體會到「天人合一」的深遠意境。

七、創意美與自然美和諧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的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園區內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和諧一致。比如在觀光果園門區營造了一個狀似蘋果的瓜果造型大門,設在其它公園可能是不倫不類,但放在果園門口,與園中的自然景觀非常協調一致,是一種巧妙的構思。

八、主體色彩體現農林氛圍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規劃時,景致是以綠色為主色調的色彩,因為綠色是與整個農林產業氛圍最協調一致的色彩。綠色,讓人產生寧靜、平和的情感,又是生命力的象徵,是在規劃中運用最多的色彩。

九、人文特徵反映鄉土特色

指運用鄉土植被、人文歷史、民俗風情、農業文化等以展現地方景觀特色的景觀要素,使設計切合這種手法在農業莊園景觀模式的規劃中採取較多。當地的自然條件反映當地的景觀特色。通俗來說,就是要體現農業、農村、農民、農家的氛圍和特點人文性的景觀創新特點。

相關焦點

  •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規劃設計的4大核心理念
    休閒農業產業鏈上主要有從事農業生產的第一產業、農產品加工的第二產業和以休閒旅遊度假等為主要形式的第三產業。以龍頭企業為主體,通過縱向一體化來建設完整的產業鏈條,這樣可以責任明確、利益清楚、降低交易成本。所以以休閒旅遊為主要形式的龍頭企業組建形成產業鏈最為合適。
  • 不止是創意!臺灣告訴我們:休閒農業還能這樣玩
    最近三年的一號文件都明確指出,國家支持休閒農業的發展,休閒農業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能充分開發利用農村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是新常態下農村經濟增長的潛力所在。毫無疑問,休閒農業前景良好。儘管國家高度重視,企業也清楚休閒農業是戰略機遇,但由於缺乏經驗,很多政府和企業不知道如何落地。
  • 休閒農業的各種知識都在這裡
    生態型休閒農莊模式恰好適應了後工業時代背景下體驗經濟、休閒經濟、創意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潮流,將農莊這個原本帶有「土」味的產品,融入了流行概念和時尚元素(如「有機」、「樂活」、「低碳」、「創意生活空間」、「慢生活」等),提升為文化型、休閒型、地產型的增值產品,做出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品質生態農莊。
  • 探析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瓊園桔鄉休閒農業示範區規劃思路及方法
    加強對休閒農業園區規劃理念及方法的研究,對於促進休閒農業園區可持續發展,實現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及指導意義。而國內學者更側重於休閒農業類型、發展效率評價、空間特徵、規劃設計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逐漸從定性向定量研究方向發展,取得了頗多成果。但針對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相關規劃理論及方法的研究深度不足。賀坤認為現代休閒農業園區規劃需從多個學科多個研究視角出發,綜合考慮產業、生態、景觀等多個功能體系融合規劃。
  • 親子農場成為休閒農業新寵
    1.家庭小菜園——親子開心農場親子農業伴隨著休閒農業而產生,在經歷了觀光採摘、操作體驗,休閒度假三個階段之後,目前在歐美和我國發達城市休閒農業己經進入發展的最高階段——租賃階段5.鄉村休閒娛樂模式歐美親子農業中,通過鄉土化的休閒體驗和趣味性的鄉村娛樂活動,為消費者提供簡單、有趣的鄉村生活體驗。
  •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現在正值兩岸農業發展合作的關鍵階段。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
  • 臺灣休閒農業的20個法則
    、地方舞蹈、戲劇、音樂和古蹟史話、傳說,通過新奇創意,包裝打造出特色品牌。再如南投縣信義鄉農會引入返鄉知識青年,依託本地的梅子特產,設計出幾十種特色產品,加以創意包裝,成為當地最具特色的農特產品和最受歡迎的旅遊商品 九 規劃先行,管理到位臺灣的政府部門直接參與規劃和輔導,由農政部門負責對休閒農業的管理和諮詢,提供補助經費和貸款,而且不失時機地出臺了各種相關法規和管理辦法
  • 他們是如何把自己的休閒農場做到蜚名海內外的?——參加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論壇隨筆
    這裡是中國休閒農業首席教學平臺,由談再紅休閒農業服務團隊創辦。主要展示休閒農業專家最新研究成果,為新農人提供國家政策、基礎理論、實戰運用、規劃設計、贏利模式、營銷推廣、生產技術、案例解析等培訓服務。點標題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歡迎關注。
  • 臺島人文:休閒農業玩創意 重建震後新生活
    臺島人文:休閒農業玩創意 重建震後新生活 2015年12月30日 10:58:05  來源:新華臺灣
  • 胡豹 | 創意農業案例之八:匠心獨具的臺灣創意精緻農業
    農業與服務業、旅遊業交融交織,島內遍布各種集吃、玩、住、遊、會務、購物等於一體的農業觀光園、野生動植物觀賞園、綜合性休閒農場等。三是農業創意化。文化與創意,是臺灣精緻農業的智慧和內涵,每個農場,每個農產品,從命名、LOGO設計、標牌製作等,都蘊含了獨特的文化傳承和創意理念。四是產品精細化。
  • 【學術交流】張樹林談臺灣休閒農業
    近日,北京園林學會名譽理事長張樹林女士給易蘭規劃設計院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臺灣觀光休閒農業」講座,她講述了臺灣觀光休閒農業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 怎樣規劃設計休閒農業園區景觀及基礎設施配套系統?
    就在上周,我們團隊去一家以種植為主的休閒農莊參訪,也許是莊主對休閒農業不了解,也許是找了景區建築方面的人做了規劃,整個農莊走一圈下來,覺得很惋惜,同時又為莊主擔憂。惋惜的是整個莊園的道路全都被硬化了,別說綠化,就連花草樹木都沒見到幾棵。
  • 【智慧田園 • 休閒農業】深訪臺灣六大最牛農場 跨越兩岸休閒農業距離
    農企業家們,帶上您欲求解答的疑問,深訪臺灣六大最牛農場,跨越兩岸休閒農業距離!別再等、別再猶豫、別再停留!您亦可以立下標杆!【組織機構】主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承辦單位:南方農村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三農研究院、深圳田園創意諮詢顧問有限公司協辦單位:臺灣休閒農業學會、臺灣海峽兩岸農業交流發展協會支持媒體: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種業、水產、畜牧、農場)
  • 宿遷休閒觀光農業成鄉村振興新引擎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宿遷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不斷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突出產業龍頭建設、品牌創建、創意設計,讓全市休閒觀光農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休閒觀光農業是鄉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橫跨一二三產業、兼容生產生活生態、融通工農城鄉的新產業、新業態。
  • 江蘇微雀創新休閒農場新模式——親子農業
    隨著都市生活水平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集生產示範、觀光採摘、休閒度假、農耕教育於一體的農業綜合產業——休閒農場日益興起。依託生態良好的田園環境,休閒農場以特色農業為基礎,為客戶提供綠色安全的農產品及高品質鄉村體驗,並藉此改善農民經濟生活、增進國民體驗。
  • 南京開啟「農創下午茶」創意休閒品牌
    此次活動從下午2點30分開始持續研討至晚間7點,從愜意的午後陽光直至現場燈火通明,各位學者領導以及優秀休閒農業經營主體代表在圍繞如何搭建南京創意休閒農業服務平臺的議題上暢所欲言,至結束仍然意猶未盡。據了解,本次活動以「如何搭建南京創意休閒農業服務平臺」為主題,在徐家院創客中心,邀請的嘉賓共聚一堂,對活動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休閒農業】看臺灣農業為何這樣出色
    一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將農業發展重點逐漸轉向發展新的優質農產品,提高農產品品質,如開發與推廣優質米,開發多產期與高價值水果等。二是推動農業生產企業化、自動化與科技化,以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業升級。三是發展森林、海洋遊樂與休閒農業。四是培養核心農民,增加農民福利。從此,臺灣精緻農業逐漸形成體系,並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已跨入世界先進農業行列。
  • 農業旅遊怎麼做?國外休閒農莊發展模式分享
    日本創意農業發展重點是設施農業、加工農業、觀光休閒農業、多樣化農業,屬於綜合功能的創意農業,重點開發農業的綠色、環保、體驗、休閒和示範功能,建設以高新技術產業和鑲嵌式多功能的「綠島農業」為兩大特徵。日本的創意農業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內,即東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種生產為主,主要為市民提供優質農產品和滿足綠化環境的需要。
  • 行業觀察 | 臺灣休閒農業的19個經驗
    再如南投縣信義鄉農會引入返鄉知識青年,依託本地的梅子特產,設計出幾十種特色產品,加以創意包裝,成為當地最具特色的農特產品和最受歡迎的旅遊商。臺灣的政府部門直接參與規劃和輔導,由農政部門負責對休閒農業的管理和諮詢,提供補助經費和貸款,而且不失時機地出臺了各種相關法規和管理辦法,並形成了一整套申報審批制度,從省一級到市、縣、區、鄉鎮以至小到一個農場、農戶,大都有一近、中、遠期的規劃,內容包括指導思想、市場定位、開發原則、項目設置、經費預算、效益分析等,使休閒農業的各項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和程序化,有力地推動了休閒農業的發展
  • 盤點臺灣七個火爆的創意農場,原來休閒農業可以這麼玩
    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向小康邁進,人們對旅遊的消費逐年增加,提出了高層次的以休閒體驗為主的多元化消費需求,而農業觀光旅遊成為越來越多人選擇的新時尚和新愛好。今天我們盤點一下,我國臺灣地區的超火爆的七個創意農場,僅供大家參考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