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在當時傳男不傳女的封建社會,能做上皇帝的寶座,說明她也確實有過人的本領。在她當皇帝的期間,她不僅有文治,又有武功,她大權獨攬、說一不二、大膽用人、指揮若定,只要把她一生所經歷的事情大致說一遍,你就會為此感到吃驚,覺得這個女人的一生真是太不簡單!
武則天的治國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她的狠毒也是歷史上少有的。為了坐上皇帝的寶座,殺掉反對自己的大臣不說,還殺死了自己的親生骨肉,這是讓人非常的不能理解。
由此,讓她引來了千古罵名。
對於唐高宗李治與武后武則天第一個兒子李弘的死,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寫道:"己亥,太子薨於合璧宮。時人以為天后鴆之也。"
李治死後,本來應該順理成章繼承唐高宗皇位的他,卻一夜之間猝死合璧宮,而殺死他的正是他的母親武則天。武則天當時眼見李弘有礙於自己奪取王位,於是藉機派人把李弘用毒酒殺害,時年李弘僅僅24歲。
後來,武則天第二個兒子李賢繼位太子,李賢在位期間深得民心,文武百官也非常的讚佩這位皇帝,但是武則天要的只是一個傀儡,李賢顯然也是阻礙了自己的稱帝之路,就想儘早的幹掉他。
有一天,頗受武則天賞識的江湖術士明崇儼為盜所殺,江湖上傳言是李賢派人暗暗地裡殺害的。武則天因此大怒,於是廢了李賢,貶為庶人。後來武則天為了避免李賢再有什麼輕舉妄動,又逼他自殺,時年,李賢也才32歲。
對於武則天的這些事跡《資治通鑑》中都有詳細的記載,通讀之後,即會為她的治國能力所驚嘆,也會她的心狠手辣所汗顏!
但是1982年在河南發現了一件武則天的文物,卻讓大家對這個狠毒的女人有了些許改觀,上邊的幾個字,揭開了她的內心世界。1982年,河南登封縣一位藥農名叫屈西懷。有一天他在嵩山採藥時,無意間發現一個金色的金屬片,外表呈暗金色,上面還有刻痕,一開始屈西懷也沒有在意,便隨手將它扔在了筐裡。
屈西懷回家之後,將其洗乾淨之後,發現這是一個金屬,上面還刻有文字。他認為則很有可能是文物一類的重要物品,於是便上報了有關部門。經過專家的鑑定:這個物品是純金材質,而上面的字則與女皇武則天有關係。
根據有關的歷史資料記載,這塊金屬片為"除罪金簡",應該是公元700年武則天遊覽嵩山時投遞的,當時總共投遞了三枚,分別是天官金簡、地官金簡和水官金簡,而屈西懷撿到的這一塊正是天官金簡,上面刻痕記載的便是關於武則天的相關事跡。如今這塊寶物成了河南省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金簡鐫刻雙鉤銘文3行63字:"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免武曌罪責"這五字,揭開了武則天的內心世界,武則天覺得自己的罪孽深重,所以投金簡,請求神仙的原諒。由此,我們能夠感受到當時已年近80的武則天的內心。她是自責的,自責為追權逐利而犯下的累累罪行。
武則天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雖然為了自己的權力不擇手段,但是她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值得讓我們研究與深讀。
《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中國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全面總結了歷朝歷代的政治智慧,記錄了上起春秋戰國,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
其中也記載了武則天傳奇的一生,想要深讀武則天,《資治通鑑》是不二的選擇。
《資治通鑑》展示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曾經出現的諸多王朝興衰交替的滄桑歷史,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歷史發展的規律。《資治通鑑》不乏文學色彩與哲思光芒,在這部書裡,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其中無數驚世醒人的歷代往事與振聾發聵的名言警句,使人過目難忘,品味不盡。
俗話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資治通鑑》就如同一面鏡子,它不僅告訴你歷史事實,還告訴你原因以及如何辨別好壞。
司馬光認為,《資治通鑑》最核心的為政為人之道可以概括為"六言五規"。他以"禮治文化"為中心,以"名分論"和"才德論"為基本點,告訴後人為人處世的道理,相信在你讀完之後會大受啟發。
從讀者的角度,有很多的朋友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文言文,真的是讀不懂,更何況從中學到智慧了。為此,我特意找了一套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白話全譯版本的《資治通鑑》。
我最近也在讀這本書,這裡面不僅尊重了原著的內容,而且裡面還有文白的對照,以及詳細的解釋,完全可以掃除你的閱讀障礙,理解透徹。
最大的優點是價格實惠,一套書原價696元,現在僅需99元,就是一頓飯的錢,就可以學到一千年的歷史以及其中無盡的智慧,找套這麼實惠的也不容易呀!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就可以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