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毀三觀!少兒繪畫比賽淘寶「代畫」,買家評論「已獲獎」
下各類少兒大賽比比皆是,浮現出不少「學術神童」「藝術天才」,不過其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卻要打個問號。
日前,「小學生撰寫研究癌症論文獲一等獎」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涉事小學生父親承認過度參與項目,該獎項也被主辦方收回。如此成人「代勞」的情況並非個例,還出現在其他領域的兒童比賽中。近日,有網友曝光,發現淘寶上有賣家聲稱能代畫少兒繪畫比賽作品,買家秀裡竟不乏聲稱成功獲獎者。
記者在淘寶搜索相關關鍵詞發現,一些店鋪明目張胆將「代畫原創小學生繪畫參賽作品」「兒童繪畫比賽私人訂製」等寫在產品描述中,更有店家自稱美術老師專業代畫,一幅畫作價格在一百至三百元不等。部分店鋪甚至月銷上千件,可謂生意紅火。
「我們有七八位畫師,各種風格的畫都可以接。」其中一家店鋪客服稱,在接到買家的繪畫要求後,會先跟買家確認草稿,然後上色,聯繫買家看過成品後包裝發貨。針對多樣的少兒繪畫作業和比賽要求,整個代畫過程幾乎已形成一條完整的流水線。
在買家評論區,可以看到不少好評,「娃學校布置的作業,平時忙沒時間去做,畫得太滿意了。」「畫工不錯,以後美術作業不用愁了。」一些買家不諱言買畫是為了參加比賽,「效果非常好,穩穩地拿獎了!」「孩子作品已獲獎,滿意。」
也有買家發布差評稱,「一開始還說會得獎,連初賽三等獎都沒得到。」有網友在該買家秀下方評論區感慨道:「毀三觀,為了獲獎找人代畫,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裡推。」
對此,曾任兒童美術大賽評委的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黃歡說,雖然之前並未聽說網購代畫兒童美術比賽作品的情況,但據她了解培訓機構幫學生代畫的情況是存在的。網購代畫的形式,或許是升級版。「一些機構的老師,在輔導孩子去參加比賽時,會模仿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畫出樣畫,讓孩子們去臨摹。孩子們臨摹的畫作雖然具體形象和顏色不一樣,但構圖或者構思都是雷同的。」
「只要有成人代替孩子思考,畫的內容勢必會呈現出和孩子年齡不相符的地方。這種作品無論畫多『好』,在我這裡都不會入選,因為它不是孩子發自於內心的思考。」黃歡說道。在她看來,真正自己畫畫參賽的孩子還是佔多數。「目前兒童美術類比賽基本上不會作為孩子升學加分的籌碼,家長如果認為有助於升學而去作弊,或者是一些老師為了自己的機構能夠多招點學生而作弊,讓孩子從小培養作假的觀念,就會害了孩子。」
中央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馮海濤也表示,在過去評選兒童美術作品中,能夠從一些作品裡面能看到明顯成人幹預的痕跡,「這樣的作品我們一般在初選階段就剔除。」他直言,代畫兒童畫問題的核心是功利化的教育觀念,成人對於孩子獎項的過度追求。「兒童美育是素質教育,許多人沒有真正地抓素質,而是去抓結果了。這需要全社會的反思,需要學校、家長轉變教育思路。」
針對這類作假現象,越來越多權威少兒美術大賽採取多種措施防範成人操縱少兒創作。以今年的「央美·魯信全國少年兒童繪畫作品大賽」為例,大賽題目「_____是怎麼來的?」為開放式的問題,能夠更加充分展現少兒階段的思維特點。此外,大賽將在雲展覽中要求小朋友自己用語音講述作品,考察其思考的過程,「思考的過程很難造假,一個成人很難完整地用孩子的口吻和視角去分析一個問題。」馮海濤說道。
接受採訪的專家認為,兒童畫最重要的價值不在於其繪畫技巧的成熟,而在於體現兒童的原創力,展現他們如何發現生活、表達自我感受。藝術大師畢卡索曾說,自己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卻用了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莫再用成年人的功利心剝奪孩子的創作自由,用心呵護最寶貴的那份「真」吧。
下各類少兒大賽比比皆是,浮現出不少「學術神童」「藝術天才」,不過其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卻要打個問號。
日前,「小學生撰寫研究癌症論文獲一等獎」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涉事小學生父親承認過度參與項目,該獎項也被主辦方收回。如此成人「代勞」的情況並非個例,還出現在其他領域的兒童比賽中。近日,有網友曝光,發現淘寶上有賣家聲稱能代畫少兒繪畫比賽作品,買家秀裡竟不乏聲稱成功獲獎者。
記者在淘寶搜索相關關鍵詞發現,一些店鋪明目張胆將「代畫原創小學生繪畫參賽作品」「兒童繪畫比賽私人訂製」等寫在產品描述中,更有店家自稱美術老師專業代畫,一幅畫作價格在一百至三百元不等。部分店鋪甚至月銷上千件,可謂生意紅火。
「我們有七八位畫師,各種風格的畫都可以接。」其中一家店鋪客服稱,在接到買家的繪畫要求後,會先跟買家確認草稿,然後上色,聯繫買家看過成品後包裝發貨。針對多樣的少兒繪畫作業和比賽要求,整個代畫過程幾乎已形成一條完整的流水線。
在買家評論區,可以看到不少好評,「娃學校布置的作業,平時忙沒時間去做,畫得太滿意了。」「畫工不錯,以後美術作業不用愁了。」一些買家不諱言買畫是為了參加比賽,「效果非常好,穩穩地拿獎了!」「孩子作品已獲獎,滿意。」
也有買家發布差評稱,「一開始還說會得獎,連初賽三等獎都沒得到。」有網友在該買家秀下方評論區感慨道:「毀三觀,為了獲獎找人代畫,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裡推。」
對此,曾任兒童美術大賽評委的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黃歡說,雖然之前並未聽說網購代畫兒童美術比賽作品的情況,但據她了解培訓機構幫學生代畫的情況是存在的。網購代畫的形式,或許是升級版。「一些機構的老師,在輔導孩子去參加比賽時,會模仿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畫出樣畫,讓孩子們去臨摹。孩子們臨摹的畫作雖然具體形象和顏色不一樣,但構圖或者構思都是雷同的。」
「只要有成人代替孩子思考,畫的內容勢必會呈現出和孩子年齡不相符的地方。這種作品無論畫多『好』,在我這裡都不會入選,因為它不是孩子發自於內心的思考。」黃歡說道。在她看來,真正自己畫畫參賽的孩子還是佔多數。「目前兒童美術類比賽基本上不會作為孩子升學加分的籌碼,家長如果認為有助於升學而去作弊,或者是一些老師為了自己的機構能夠多招點學生而作弊,讓孩子從小培養作假的觀念,就會害了孩子。」
中央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馮海濤也表示,在過去評選兒童美術作品中,能夠從一些作品裡面能看到明顯成人幹預的痕跡,「這樣的作品我們一般在初選階段就剔除。」他直言,代畫兒童畫問題的核心是功利化的教育觀念,成人對於孩子獎項的過度追求。「兒童美育是素質教育,許多人沒有真正地抓素質,而是去抓結果了。這需要全社會的反思,需要學校、家長轉變教育思路。」
針對這類作假現象,越來越多權威少兒美術大賽採取多種措施防範成人操縱少兒創作。以今年的「央美·魯信全國少年兒童繪畫作品大賽」為例,大賽題目「_____是怎麼來的?」為開放式的問題,能夠更加充分展現少兒階段的思維特點。此外,大賽將在雲展覽中要求小朋友自己用語音講述作品,考察其思考的過程,「思考的過程很難造假,一個成人很難完整地用孩子的口吻和視角去分析一個問題。」馮海濤說道。
接受採訪的專家認為,兒童畫最重要的價值不在於其繪畫技巧的成熟,而在於體現兒童的原創力,展現他們如何發現生活、表達自我感受。藝術大師畢卡索曾說,自己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卻用了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莫再用成年人的功利心剝奪孩子的創作自由,用心呵護最寶貴的那份「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