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個數字貨幣市場上最火熱的板塊,那是非DeFi(分布式)板塊莫屬。
基本6月份從以太坊上的DeFi知名項目(如Lend、Comp、Uniswap等)開始,到現在DeFi已經進入了一個較為穩定的發展期。而DeFi也逐漸呈現外溢效應,從單一的ETH鏈上金融產品往更多公鏈上發展,因此可以看到EOS、波場、幣安智能鏈、公信寶等公鏈上都出現了相應的DeFi產品。
而作為國內有名的公鏈——本體,也在7月份發布了首個基於本體的跨鏈去中心交易平臺(OnotSwap)的白皮書,並為用戶提供流動性挖礦、交易挖礦等激勵手段,來促進本體上的DeFi發展。而OnotSwap也將在10月中旬上線產品,屆時又能為DeFi板塊再添「一員猛將」。
Ontology中文名叫本體,本體是新一代公有基礎鏈項目&分布式信任協作平臺,構建的是未來分布式世界的底層設施。
本體(Ontology)是一個多鏈、多系統融合的鏈群結構,除了本體本身的分布式帳本框架可以支持實現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區塊鏈體系,也可與來自不同業務領域、不同地區的不同鏈,通過本體的各類協議進行作,形成各類異構區塊鏈和傳統信息系統的跨鏈、跨系統交互映射。因此,本體又被稱為本體鏈群或本體鏈網,即區塊鏈之間的網際網路。
可以看到本體的願景是非常大的,對比與目前的EOS、ETH、Difinity等,本體是一個多鏈底層設施。圍繞每個需要參與協作的節點,通過構造ONT ID(ONT數字身份)來連結人、財、物等,讓每個參與者在虛擬網絡內具備可信任的唯一身份,從而在極大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升規模協作水平。
本質而言,公鏈系統未來將是區塊鏈世界的「雲作業系統」(使用雲概念的原因是開發者無需理解硬體底層,公鏈為開發者提供計算資源)。從網際網路發展的歷程來看,無論是個人PC端的windows或macos系統、還是移動端的iOS或安卓,其繁榮程度不僅是技術競爭,更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唯有提供足夠好、足夠多、足夠滿足需求的App,作業系統才能勝者為王。
因此可以看到,本體作為新一代分布式基礎設施的技術代表,目標與波卡類似,將會提供一個能夠融合多個區塊鏈的本體鏈網,面向的並行處理的、高性能、安全的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因此,針對複雜的金融行業,OnotSwap利用本體搭建去中心化交易平臺,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用戶將會在本體上體驗到秒速確認的交易體驗。相對昂貴手續費、確認時間緩慢的以太坊來說,本體將會提供十分廉價手續費並且快速成交的用戶體驗。這是OntoSwap值得關注的優勢。
相比較Cex(中心化交易所),目前的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仍然有比較大的缺陷。
Cex由於是中心化集成的系統,因此在交易過程中,資產往往只是內部的一個符號表示,因此只需要部署相應公鏈的錢包及其資產合約,即可支持所有公鏈上的資產。因此,我們在Cex交易上,往往能夠看到BTC-ETH、BTC-ONT、BTC-EOS等不同公鏈資產的交易對。
但是Dex上,卻是相對比較困難。中心化交易所除了充值、提取時用的是真實鏈上資產,其他時候我們各種操作、交易、內部轉帳等其實都是「虛擬」的資產符號。但在Dex上,我們都只會玩「真」的鏈上資產。這意味著,不同公鏈上的資產,其實很難在某個公鏈上的Dex上實現交易,除非實現了跨鏈功能。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在體驗各種DeFi產品上,往往是有「派系之爭」。我們在ETH上使用UniSwap時,只能用到ETH鏈上發行的代幣。在EOS上使用DFS(大豐收)或者DeFiBox(大寶)時,也只能用EOS鏈上發行的代幣。再到波場的JustSwap,也必然是只有波場系上的代幣。
但是跨鏈必然是Dex乃至整個DeFi下一階段需要著重發展的方向。單一鏈上的數字資產種類必然是稀少的,用戶的需求卻必然是多樣的。例如,持有BTC的用戶,渴望在EOS上參與對應的流動性挖礦。持有ETH的用戶,也有可能想要或者本體上發行的代幣。只有提供跨鏈功能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才是完整體驗的Dex。這也是OntoSwap團隊為什麼選擇在本體上做Dex的原因。
作為一個多鏈、多系統融合的鏈群結構網絡,本體確實具備連結多個區塊鏈的功能。對於外部的公鏈,如比特幣鏈、以太坊鏈、EOS鏈、波場鏈等,本體能夠提供跨鏈的功能。這樣一來,OntoSwap就將像目前的Cex(中心化交易所)一樣,提供著操作多個區塊鏈資產的功能體驗。
良好的交易性能、連結多個區塊鏈上資產,這是本體為OntoSwap的賦能。除此之外,OntoSwap也在解決目前許多DeFi項目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Swap基本是借用自動化做市(AMM)的機制來為用戶提供交易功能,使得用戶能夠在無需訂單薄機制的情況下完成交易。這個模式雖然讓Dex建立起了能夠堪比Cex的資金池,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你必須要提供等值資產才能提供流動性;作為交易者,你又必須以「現價」完成交易,無法自定義一個特定的價格去完成交易。
雖然這種機制能夠完成現貨交易,但缺乏訂單薄將會限制了金融衍生品的發展。例如訂單的價格、數量以及方向,這將是衍生品必備的指標。因此,OntoSwap將會在目前AMM的機制下,提供訂單薄功能,使得用戶能夠獲得Cex的體驗。
與DeFi一同發展的,必然是社區自治的DAO。要建立起足夠去中心化的交易平臺,DAO機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基本上主流的DeFi項目都在推行自己的DAO社區。然而,這些模式中仍然有存在問題的地方。例如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壽司」(SushiSwap)創始人在開啟項目時,自己持有10%的獎勵。隨後,在項目剛有熱度的時候,就將手上的10%代幣進行砸盤,從而一把將SushiSwap的代幣砸入谷底。畢竟在項目初期,社區成本本就人心不穩的時候,創始人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極度關注,這樣砸盤的行為,必然會引起社區恐慌。這導致,壽司代幣一度跌幅達到90%以上。雖然後來創始人又通過市場回購會10%的代幣,但因此帶來的損害已經無法彌補。目前Sushi代幣已經一蹶不振。
因此OntoSwap希望建立起足夠去中心化的治理(DAO)機制,其治理代幣已經實現了0預挖、0預售以及0初期流通。一切代幣都只有在開啟流動性挖礦時才進行釋放、流通,確保參與挖礦的DeFi成員才是參與OntoSwap的主力軍。
總的來說,OntoSwap作為本體上首個跨鏈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這個頭礦機會必然是值得關注的。畢竟,目前DeFi逐漸轉移到發展期,像OntoSwap這樣具備創新點的項目,必然會帶動DeFi進入到更快的發展期。再加上過去市場熱度一直不低的本體,OntoSwap將會在上線後獲得不錯的頭礦機會。如果你不想錯過這個頭礦機會,不妨關注OntoSwap的新動態。
11:35更新彩蛋紅包:文中連結處會有50個總共1000key的彩蛋紅包,仔細觀察尋找帶有藍色連結的詞彙喔。
聲明:本文系金色財經原創稿件,版權屬金色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金色財經",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