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中的通信協議主要有哪些?

2020-12-20 RFID世界網

  概述

  物聯網中設備、網關、雲以及服務之間的相互通信是按照一定的通信協議進行的。大多數的IP協議應用都使用了TCP或UDP進行傳輸。而在許多物聯網應用中,有幾種消息分發功能是常見的,希望這些功能可以通過不同的應用以可互操作的標準方式來實現。本文盤點整理下目前比較常用到的一些物聯網中的「會話層」協議。

  MQTT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隊列遙測傳輸)最初在1999年由IBM推出,2013年OASIS對其進行了標準化,使其成為了一種開放標準。這是一個發布/訂閱,非常簡單和輕量級的消息協議,專為受限設備和低帶寬、高延遲或不可靠的網絡而設計。設計原則是儘量減少網絡帶寬和設備資源需求,同時也要確保可靠性和一定程度的傳送保證。這些原則也使得協議成為連接設備中新興的「機器對機器」(M2M)或「物聯網」行業以及帶寬和電池電量非常重要的移動應用的理想選擇。

  另外,還有針對物聯網安全擴展的SMQTT(Secure MQTT)和針對傳感網絡的MQTT-SN(for sensor networks)。

  AMQP

  AMQP (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高級消息隊列協議) 是用於業務消息的開放網際網路協議。AMQP由幾層組成。最低層定義了用於在網絡上的兩個進程之間傳輸消息的高效的二進位對等協議。在此之上,消息傳遞層使用具體的標準編碼來定義抽象消息格式。每個合規的AMQP進程必須能夠以這種標準編碼發送和接收消息。AMQP連接系統,為業務流程提供所需的信息,並可靠地傳輸實現其目標的指令。

  CoAP

  CoAP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受限應用協議)是一個專門的網絡傳輸協議,用於受限的節點和網絡。 節點通常具有少量ROM和RAM的單片機。 該協議專為機器對機器(M2M)應用而設計,如智能能源和樓宇自動化。

  XMPP

  XMPP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l,可擴展通訊和表示協議)是一種用於實時通信的開放式XML技術、支持即時消息、在線狀態和協作等廣泛的應用。

  DDS

  DDS (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數據分發服務)是來自對象管理組(OMG)的以數據為中心的連接的中間件協議和API標準。 它將系統的組件集成在一起,提供低延遲的數據連接,極高的可靠性和業務和任務關鍵型物聯網(IoT)應用所需的可擴展架構。

  LwM2M

  LwM2M (Lightweight M2M,輕量級M2M) 是開放移動聯盟(OMA)的LightweightM2M,是為傳感器網絡和機器對機器(M2M)環境的需求而設計的設備管理協議。 LwM2M協議是為遠程管理M2M設備和相關服務實現而設計的,其特點是基於REST的現代架構設計,定義了一個可擴展的資源和數據模型,並建立在一個稱為約束應用協議(CoAP)的高效安全數據傳輸標準之上。 LwM2M由開放移動聯盟設備管理工作組的一組行業專家制定,並基於IETF的協議和安全標準。

  REST/HTTP

  REST/HTTP(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狀態傳遞)web服務是網際網路上計算機系統之間互操作性的一種方式。

  SOAP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是在計算機網絡中實現網絡服務時交換結構化信息的協議規範。 它的目的是引導可擴展性,中立性和獨立性。 它使用XML信息集作為其消息格式,依靠應用層協議(通常是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或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進行消息協商和傳輸。

  STOMP

  面向簡單文本的消息傳遞協議

1

相關焦點

  • 物聯網常用的通信是哪種協議
    柳貓將闡述移動網際網路消息推送技術在物聯網中的應用和演進。 一、物聯網架構和關鍵技術 從開發的角度,無線接入是物聯網設備端的核心技術,身份設備管理和消息推送技術是物聯網雲端的核心技術。而從場景體驗的角度,除了前者,還要包括手機的前端開發技術。 IP互聯架構已是物聯網的事實標準(有關物聯網TCP/IP層關鍵技術將另文闡述,敬請關注)。
  • 物聯網LPWA通信技術(1):NB-IOT通信特點及主要場景應用
    編輯導語:隨著科技的發展,除了我們平常用到的網絡之外,還有一個連接設備與設備之間的物聯網;它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物聯網LPWA通信技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01 什麼是NB-IoT?
  • 物聯網開發的主要程式語言有哪些?(IoT 開發的趨勢調查)
    但從下圖中,我們也發現相比 2015 年的協同性(30.7%)和 2016 的協同性(29.4%)而言,今年開發者對這方面關注似乎呈下降趨勢,同時這表明行業的標準和物聯網中間件起到了一定作用。今年主要用於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的技術是佔比 48.3% 的通信安全(TLS、DTLS)和 43.2% 的數據加密。
  • 物聯網通信協議常見的有哪幾種
    物聯網通信協議常見的有哪幾種 朗銳智科 發表於 2019-09-16 16:36:47 物聯網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是連接和通信。
  • 常見物聯網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解析
    當下,帶有物聯網元素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以及智能家居等產品已經越來越多的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這些設備都是物聯網中的聯網設備。那麼物聯網中常見的近距離聯網技術有哪些?都有哪些特點?從技術上來說,物聯網可以分為三層:傳感層、通信層和應用層。在通信層中,需要將這些數據和信息進行安全可靠地通信和傳輸,除了有線傳輸,就是無線傳輸,在無線傳輸系統中,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成為了物聯網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 掌控物聯網的咽喉,無線通信技術能給應用領域帶來哪些價值?
    通信技術在過去幾年中是物聯網產業中最為關注的話題,無論是當下火熱的LPWAN技術,還是5G或者藍牙、wifi、Zigbee等既有技術一個演進的版本都能吸引整個行業的注意,通信技術之所以如此的重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方面是它在物聯網產業中處於核心的環節,具有不可替代性,並且它還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向上可以對接傳感器等產品
  • 物聯網包括哪些方面以及有哪些特徵
    從技術體系結構上來說,當前的物聯網包括六大方面,涉及到設備、網絡、物聯網平臺、數據分析、應用和安全。其中,設備指的是可以完成數據交換的各種設備,大到汽車發動機、工業工具機,小到各種溫度傳感器都可以成為物聯網體系結構中的設備。
  • 物聯網設備和應用程式涉及協議的概述
    物聯網設備和應用程式涉及協議的概述。 幫助澄清IoT層技術棧和頭對頭比較。物聯網涵蓋了廣泛的行業和用例,從單一受限制的設備擴展到大量跨平臺部署嵌入式技術和實時連接的雲系統。將它們捆綁在一起是許多傳統和新興的通信協議,允許設備和伺服器以新的,更互聯的方式相互通信。同時,數十個聯盟和聯盟正在形成,希望能夠統一斷層和有機的物聯網景觀。
  • 無線通信協議的6個標準
    簡而言之,物聯網被定義為 「 Internet的擬議開發,其中日常對象具有網絡連接性,允許它們發送和接收數據。」 預測, 物聯網將在2020年增長到260億個設備。設備將如何連接?通信方式如何?無線通信協議將如何發展?
  • 在醫療領域中物聯網技術有哪些重大應用?
    在醫療領域中物聯網技術有哪些重大應用?、RFID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網絡技術、視頻檢測識別技術、GPS技術等綜合應用於整個醫療管理體系中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從而建立起實時、準確、高效的醫療控制和管理系統。
  • 物聯網模組龍頭移遠通信
    本周末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最近刷策略報告通信板塊見到的兩隻比較高頻的標的移遠通信和廣和通,今天我們先一起梳理一下移遠通信,公司主營業務是從事物聯網領域無線通信模組及其解決方案的設計、生產、研發與銷售服務,可提供包括無線通信模組、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及雲平臺管理在內的一站式服務,公司擁有的多樣性的產品及其豐富的功能可滿足不同市場智能終端的需求。
  • 物聯網與網際網路的區別
    由此,「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 Sub-GHz,物聯網設備通信平臺新選擇!
    Sub-GHz,物聯網設備通信平臺新選擇!在能源,農業,製造業等領域已經採用低於1GHz的頻率作為其應用通信手段,這些應用只需要定期發送少量數據。Sub-GHz通信具備五個顯著特點:長距離:Sub-GHz是頻率為1GHz以下,即27MHz~960MHz,和我們日常使用的車鑰匙屬於相同頻段。
  • 通信及物聯網專家:移動通信的未來不在5G
    原標題:移動通信的未來不在5G   ■本報見習記者 李勤   4G還未完全佔領市場,各路人馬早已對5G摩拳擦掌。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曾有多位專家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中國有可能在5G技術標準的制定上發揮主導作用。
  • 物聯網無線通信產品國內外認證要求解析
    關鍵詞:物聯網;無線通信;國內外認證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1/409340.htm  1 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比爾·蓋茨於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書中他想像用一根別在衣服上的
  • HART通信協議在現場儀表遠程通信中的實現(圖)
    在hart協議通信中,主要的變量和控制信息由4~20ma傳送,在需要的情況下,另外的測量、過程參數、設備組態、校準、診斷信息通過hart協議訪問。  hart通信採用的是半雙工的通信方式。  hart協議參考 iso/osi(開放系統互連模型 ),採用了它的簡化三層模型結構,即第一層物理層,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和第七層應用層。
  • 23個基本物聯網標準、協議、技術術語簡單解釋讓物聯網的語言更清晰
    在物聯網領域,通常存在一些難以理解的協議、標準和技術的字母縮寫。本文試圖簡單解釋這些術語,希望讓物聯網的語言更清晰。 在物聯網領域,通常存在一些難以理解的協議、標準和技術的字母縮寫。本文試圖解釋這些術語,希望讓物聯網的語言更清晰。
  • 物聯網無線接入常見名詞解釋
    物聯網中的無線數據通信,常涉及到諸如GPRS、Wifi、Zigbee等概念,對於像小編一樣的非技術人員來說,可能很多人還不清楚其具體的意義,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學習物聯網無線接入中的常見概念。ZigBee和433無線自組網本質區別就是工作頻段和通信機制。一般ZigBee採用國際zigbee聯盟規定標準協議,採用2.4G頻段進行傳輸和組網。距離不理想、幹擾源多,一般主要應用於智能家具和近距離組網應用。如果採用433m無線自組網,可以了解下WBee,最早從事433m,結合6lowpan技術自主開發通信組網協議。
  • 網絡與通信專業群丨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介紹
    作為學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要把建設「網紅大學」的重要意義在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中深入宣傳,廣泛發動,讓更多的師生積極參與,以此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本專業校企深度合作;有來自企業的教師教授專業核心課程,同時校企共建物聯網實訓中心,定製培養優秀學生推薦就業,學生畢業前可考取「物聯網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
  • 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印發,通信、物聯網等迎來全新催化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到2018年末,使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2億,在網際網路用戶中的佔比不低於20%,國內用戶量排名前50位的商業網站全面支持IPv6;到2020年末,IPv6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到2025年末,網絡、應用、終端全面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