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呵護,「救」在身邊——嶽池縣第一幼兒園開展急救專題培訓
為進一步落實好幼兒園安全工作管理,普及應急自救、互救知識,增強全園教職工的安全意識,提升教職工對意外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近日,嶽池縣第一幼兒園開展了教職工急救知識及實操專題培訓。此次培訓主要分為理論知識學習、示範操作和現場考核三大版塊進行。
-
用心呵護,「救」在身邊 嶽池縣第一幼兒園開展急救專題培訓
,提升教職工對意外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9月8日下午,嶽池縣第一幼兒園開展了教職工急救知識及實操專題培訓。該次培訓主要分為理論知識學習、示範操作和現場考核三大版塊進行,通過結合PPT,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講述了成人與幼兒的關於心肺復甦(CPR)、氣道異物梗阻、創傷救護及日常意外的簡單處理方法、各類傷口包紮處理、意外傷害救護和突發事件的避險自救等貼合實際需求的相關應急救護知識,並進行了現場急救演示。
-
氣道異物梗阻急救|「剪刀 石頭 布」異物卡氣管時能幫你
2020年第21個世界急救日,圍繞「疫情下的急救」這一活動主題。湖北省紅十字會、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急救科普短視頻系列。湖北省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師資李偉,從心臟驟停急救、氣道異物梗阻急救、燒燙傷急救等方面給你專業的應急救護指導。本期主題「疫情下的急救——氣道異物梗阻」。
-
一個月內異物梗阻致兩名幼兒死亡 孩子噎住該如何急救
原標題:一個月內異物梗阻致兩名幼兒死亡 孩子噎住該如何急救 在剛過去的1月,我市各級急救部門接到3起幼兒異物梗阻報警,痛心的是其中兩名孩子最終沒有被救回來。急救醫生提醒廣大家長,氣道異物梗阻是常見的兒童意外急症,也是導致5歲以下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掌握一些急救常識,很有必要。
-
呼吸氣管異物梗阻如何急救?
氣道異物梗阻是指異物進入氣管阻礙呼吸的一種急症,常發生在就餐或進食時,人們在試圖吞咽大塊難以咀嚼的食物、醉酒後、進食時嬉鬧或遊戲時,都容易發生氣道異物梗阻,常見於老年人、嬰幼兒,如不及時搶救,嚴重者數分鐘內就可因窒息導致死亡。
-
新街口幼兒園開展"傳染病的預防及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培訓
「安全防範 , 保護幼兒」中新開封網8月31日訊(付海濤)幼兒的健康與安全是新街口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切實做好幼兒園季節性傳染病預防,提高教師對意外傷害的防範意識,掌握必備的急救處理技能,保證幼兒生命安全,新街口幼兒園於8月30日下午開展了「傳染病的預防及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培訓活動。
-
老年急救培訓班再次開班 老師現場演示氣道異物梗阻救助
-培訓老師介紹心肺復甦要點。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 記者 吳笛 圖/廈門晚報 劉東華) 昨天,由廈門晚報社、廈門市紅十字會和廈門移動聯合舉辦的老年急救培訓班第二期開班,近30位中老年讀者參加了此次培訓。廈門市紅十字會的資深急救培訓老師杜振華和謝華楠,通過理論講解和實操演練的形式,為讀者傳授了心肺復甦和氣道異物梗阻救助的具體方法。
-
孩子氣道異物梗阻 教你如何快速急救
經診斷,女生氣管內發現一疑似肉丸的異物,死亡原因為「氣道異物引發窒息」。除了大孩子誤食異物外,嬰兒好奇心強,常抓食身邊硬幣、紐扣、果凍等物品也很容易引起氣道梗阻堵塞。那麼孩子吞下異物被卡住喉嚨後應該怎麼辦?如何第一時間進行急救?
-
福山區紅十字會為金橋幼兒園老師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為提高幼兒園老師處置突發情況的能力,9月16日中午福山區紅十字會組織應急救護志願者服務隊來到福山區金橋幼兒園,為園內老師開展了一堂應急救護知識培訓課。課堂上,紅十字急救講師姜玉威從現場心肺復甦實施、氣道異物梗阻現場急救、燒燙傷處理等幾個方面,結合幼兒園的特點,以突發疾病、氣管異物等引起的心跳、呼吸驟停為例,採用PPT理論授課和模擬人實操結合的形式,深入細緻的進行了講解和操作示範。參加培訓的老師認真聽講,仔細記錄知識要點,體驗操作環節積極走上講臺操作訓練。
-
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電話指導解除小兒氣道異物
據統計,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每年接到氣道異物梗阻患者求救並不少見,嬰幼兒和老人是發生氣道梗阻的高發人群,及時對哽噎的患者採取海姆立克急救術,快速有效解除哽噎狀態,抓住搶救的「黃金時機」非常重要。
-
市緊急救援中心走進蓓蕾幼兒園開展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
原標題:市緊急救援中心走進蓓蕾幼兒園開展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為了預防和減少幼兒園意外事故的發生,增強幼兒教師面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的應急能力。7月31日上午,市緊急救援中心走進蓓蕾幼兒園開展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
-
與死神賽跑:兒童氣道異物梗阻的家庭處理方法
而急救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說呼吸心跳驟停、出血、肌肉損傷、骨折、觸電、燙傷、溺水、氣道梗阻等等,今天選擇了氣道異物梗阻處理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選這個呢? 因為世界衛生組織報告,0-14歲兒童死亡原因第一位的就是意外傷害,而氣道異物梗阻又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
-
杭州萬家星城幼兒園工會開展「保育員知識競賽」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編輯 張玲 通訊員 張麗琴)11月7日,杭州市萬家星城幼兒園工會開展了「保育員知識競賽」活動,全體保炊人員參與了比賽。 本次比賽目的是讓保炊人員進一步了解幼兒衛生保健基礎知識,掌握日常保育工作中的操作常規,以便能更好地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競賽內容包括幼兒常見疾病和傳染病的預防與護理、衛生保健知識、幼兒園的消毒和隔離、日常規範操作和安全工作等。競賽題目分為必答題、搶答題和風險題和情境題。
-
微視《每周醫課》:氣道異物「鎖」喉,「海姆立克」來急救
見習記者 馮善鵬 高巖)發生氣道異物梗阻,用什麼樣的方法搶救最有效? 氣道異物梗阻,是發生率比較高的疾病。一般發生在嬰幼兒和一些老年人,特別是一些嬰幼兒會在吃東西時跑跳打鬧哭鬧,很容易把食物吸入氣管造成氣道異物梗阻。還有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喉反射比較差,容易把食物吸入氣管內,導致氣道異物。
-
異物梗阻很危險 正確急救很重要
當急救人員趕到現場後,立即對孩子給予背部叩擊,在途中開放氣道、吸氧,最後送往醫院救治。目前孩子已化險為夷,呼吸恢復正常。據統計,縣急救站指揮中心每年接到氣道異物梗阻患者求助並不少見,嬰幼兒和老人是高發人群,及時對哽噎的患者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快速有效解除哽噎狀態,抓住搶救的「黃金時機」非常重要。
-
幼兒園2歲孩子可疑氣道梗阻被家長救回,過程卻值得商榷
(來自騰訊新聞)小孩子氣道異物梗阻是生活中不少見的高度危險急症,動輒失去生命。因為當氣道嚴重梗阻時,無法呼吸,短時間內會窒息死亡,單純依賴急救車或者送到醫院,基本都來不及挽回,因此現場第一時間的救助,就至關重要。目前網際網路急救科普良莠不齊,關於急救的新聞報導描述也是邏輯混亂、不知所云,給大眾帶來困擾甚至誤導。
-
東區分中心成功搶救氣道異物梗阻患者
東區分中心成功搶救氣道異物梗阻患者 11月12日清晨7點40分,東區分中心陳杰、高雄飛、吳棟梁車組接到調度的任務,男性62歲,氣道異物梗阻,救護車在趕往的途中立刻聯繫家屬,得知患者已無明顯呼吸心跳,陳杰大夫一邊指導家屬做心肺復甦一邊安撫家屬不要慌張。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成功搶救氣道異物梗阻5歲女孩
近日,5歲小女孩靜怡(化名)在家中吃糖果時,突發麵色青紫,呼之不應,家長發現後立即撥打120,開封市第二中醫院急診科接到急救電話後,急救人員極速飛馳現場,同時電話指導現場救治。
-
強化急救知識,呵護幼兒成長——現場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走進福清市漁溪雅德幼兒園
強化急救知識,呵護幼兒成長 ——現場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走進福清市漁溪雅德幼兒園為更好地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有效提升全體教職工的應急救護能力,保障幼兒在園的生命安全,福清市紅十字義工服務團於2020年8月23日走進福清市漁溪雅德幼兒園,為全體教職工進行現場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培訓。
-
普及應急知識 護航幼兒成長
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死亡的人數約70萬,每年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超過20萬,為降低突發事件和災難發生時的傷害,提高老師和家長在意外事故中的應急處置能力, 運城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救援大隊於2020年7月28日在運城市精英幼兒園開展了平安暑期急救專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