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在京發布 入境旅遊市場持續...

2020-12-25 環球網旅遊

2018年6月27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人民日報客戶端旅遊頻道提供媒體支持的《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發布會暨「一帶一路」旅遊合作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所長蔣依依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

《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

出境旅遊發展成為「以人民為中心」發展觀的生動體現

報告顯示,總量上中國出境旅遊市場與消費持續增長,結構上出國遊的比例提升顯著,客源產出上經濟增長是出境旅遊的主要推動因素、中西部地區與二三四線城市市場活躍度進一步上升,目的地消費行為顯示出境遊客對於體驗當地人生活方式的需求逐漸增長,滿意度上中國遊客對各目的地總體及旅遊服務質量的評價較高。

從總量上來看,2017年中國出境旅遊市場達到1.31億人次,出境旅遊花費1152.9億美元,同比增長6.9%與5.0%。截止2018年3月,我國正式開展組團業務的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地區)達到129個,其中2017年增加了蘇丹共和國、烏拉圭、聖多美普林西比、法屬新喀裡多尼亞4處。根據統計,2017年我國具有出境旅遊業務資質的旅行社增加到4442家,同比增長14.6%。

從結構上看,出國遊的比例提升顯著表明中國遊客的腳步漸行漸遠。2017年中國遊客前15位目的地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泰國、日本、越南、韓國、美國、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出國遊的比例持續提升,2017年佔到出境遊總數的33.3%,與2016年的31.24%相比,提升約2個百分點。

2017年主要出境旅遊目的地接待中國遊客市場份額(前15位)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2010-2017年我國出國旅遊人次與赴港澳臺旅遊人次比較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從客源產出上看,經濟增長是出境旅遊的主要推動因素、中西部地區與二三四線城市市場活躍度進一步上升。除了籤證便利度等因素的影響之外,客源地的國民收入水平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出遊意願與出遊形式,研究顯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出境人次數的匹配程度高度相關。累計52.4%的出遊力集中在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都市圈、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都市圈、以廣州和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以及西南的成渝城市群,與2011年的57%相比較,已明顯下降。隨著國際航班、籤證中心的新增,成都2017年超越深圳位居出境遊客源城市第三位,西安和長沙出境遊人次數增長迅速。

從目的地消費行為上看,出境遊客對於體驗當地人生活方式的需求逐漸增長。美食、自然探索、戶外運動、避寒避暑、城市休閒、深度體驗、療休養等當地化的旅遊體驗內容最為中國遊客所青睞。從旅遊方式來看,自由行的旅遊需求趨於增長,即便是團隊遊客,對目的地彈性時間安排的要求也正在加強。儘管購物仍然為花費最高的項目,但購物比重收縮,購物內容向日常用品變化等趨勢,反映出消費行為的理性轉變。

2017年中國內地受訪出境遊客各消費項目選擇佔比(%)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從遊客滿意度上看,中國遊客無論是對旅遊服務質量的滿意度評價還是對目的地國家的總體滿意度都較高。出國遊客滿意度各季度都持續穩定「基本滿意」水平。2017年樣本國家遊客滿意度從高到低依次是:新加坡、紐西蘭、美國、德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英國、日本、西班牙、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巴西、俄羅斯、印尼、阿根廷、蒙古、越南、南非、柬埔寨、印度、菲律賓。

報告認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需求會呈現如下趨勢:全球經濟回升但仍存在不確定性,旅遊業特別是中國市場將進一步得到重視;中國內部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更多中國遊客會將出境旅遊作為美好生活的有機組成;旅遊需求更趨多樣化,目的地成為本地居民與遊客共享的生活空間;技術創新擴大旅遊供給,將為遊客體驗當地生活創造更好條件。

在如何促進出境旅遊持續發展與發揮其綜合功能方面,報告提出以下建議:旅遊主管部門應倡導並踐行自由、開放和公正的國際旅遊環境;旅遊目的地應提供更多讓中國遊客體驗當地生活方式的旅遊產品和有針對性的細節服務;旅遊相關企業應圍繞出境遊客需求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品質。

《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

入境旅遊市場持續穩步增長,客源市場結構調整優化

在發布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副研究員李創新博士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

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入境旅遊穩步進入回升通道,基礎支撐有待進一步夯實。2017年入境旅遊人數為1.39億人次,同比增長0.8%,其中外國人入境市場同比增長3.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活躍度明顯上升。當前,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特別是外國人入境旅遊市場,進入到了恢復增長的新通道和總體回升的新階段。

從全球範圍來看,2017年全球國際旅遊呈獻持續增長態勢,新興經濟體國家持續發力。2017年全球接待的入境遊客總量為13.22億人次,同比增長7.00%。其中,歐洲、亞太、美洲繼續保持全球三大國際旅遊熱點地位。2017年亞太地區接待入境遊客數量的增速為5.8%,歐洲和美洲接待入境遊客數量的增速分別為8.4%和2.9%。

從市場基本面來看,2017年中國入境旅遊市場規模與消費均平穩增長,整體進入恢復增長的新通道和總體回升的新階段。2017年中國接待入境遊客13948.24萬人次,同比增長0.80%,規模總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外國人入境旅遊市場的規模和增速分別為2916.53萬人次和3.60%,規模總量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大陸(內地)接待港澳臺遊客11031.71萬人次,規模總量也達到歷史新高。2017年中國入境旅遊外匯收入1234.17億美元,同比增長2.90%,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良好態勢。其中,外國遊客在華消費695.47億美元,同比增長4.1%,保持平穩增長的良好態勢。

從入境客源市場的結構特徵來看,港澳臺客源市場主力地位依然穩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活躍度上升。2017年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仍然是內地(大陸)入境旅遊市場的主力,佔全部市場份額的79.09%。外國客源市場結構出現小幅調整,在外國人入境旅遊市場中,排名前十的旅華客源國分別是:緬甸、越南、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綜合來看,入境客源市場結構已顯露出優化趨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入境旅遊市場中的活躍度正持續上升。

2017年中國入境旅遊主要客源市場結構狀況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2017年中國主要客源國的結構狀況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從入境旅遊客流的空間尺度來看,2017年入境旅遊客流擴散的等級性與近程性特徵顯著,擴散路徑持續多樣化。其中,入境遊客以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重慶、桂林、昆明、瀋陽等熱點城市為節點的擴散路徑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西安→北京」、「成都→重慶」、「重慶→成都」、「桂林→重慶」、「昆明→桂林」、「瀋陽→北京」等典型擴散路徑。

入境旅遊市場需求方面,主要旅行目的是遊覽觀光以及休閒度假,入境旅遊服務的部分短板依然存在。對國內8個入境旅遊典型城市的調研結果顯示,入境遊客中首次到訪中國的遊客居大多數;遊覽觀光和休閒度假是入境遊客訪華的主要目的,網站論壇和親友介紹是最主要的信息來源;旅遊交通/天氣等生活信息、旅遊景區接待情況、旅遊產品和服務介紹、特色文化娛樂活動等是入境遊客最為關注的出行決策參考要素;文物古蹟、山水風光、文化藝術、美食烹調是入境遊客最為喜愛的旅遊項目;入境遊客的消費水平依然偏低,超過80%的入境遊客消費集中在1001美元到5000美元之間。入境遊客的消費評價整體較好,但仍有部分服務短板存在。

2017年受訪入境遊客旅遊目的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2017年受訪入境遊客旅遊信息獲取渠道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2017年受訪入境遊客遊覽項目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2017年受訪入境遊客人均消費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就發展趨勢而言,中國入境旅遊的五大趨勢特徵值得重點關注:一是中國入境旅遊正穩步進入回升通道,但基礎支撐有待進一步夯實;二是中國入境旅遊依然面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諸多困難和挑戰;三是從過往團隊接待的封閉型轉向更加多元開放已成中國入境旅遊發展的主流趨勢;四是更加便利的旅行服務和更好的旅行體驗在中國入境旅遊發展中的重要性進一步上升;五是綜合來看,2018年中國入境旅遊遊有望持續穩步增長。

在如何促進入境旅遊發展方面,報告提出十條對策建議:一是圍繞「美麗中國」整體旅遊形象,包裝好宣傳好旅遊推廣對象;二是加強網絡互動營銷,構建「網際網路+」的境外旅遊宣傳推廣體系;三是創新目的地宣傳推廣理念,將宣傳推廣工作延伸至旅遊全過程;四是充分挖掘大國旅遊資源優勢,打造國家精品旅遊帶和跨國精品旅遊線路體系;五是在地方和區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持續深入推進籤證便利化;六是重視入境旅遊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突出問題,加強空中航線與旅遊交通體系建設;七是進一步推廣離境購物退稅政策,擴展購物退稅業務試點地區與城市;八是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搭建旅遊合作共同體與城市旅遊合作機制;九是促進邊境旅遊發展,推選一批「兩區」建設的典型區域與口岸;十是促進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加大新業態市場主體培育。

《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作為中國旅遊研究院「1+8+X」年度報告書系之一,一貫堅持前瞻性的政策導向、紮實的市場調研、嚴謹的數據分析,深入的熱點透視,是目前研究中國入境旅遊市場方面最為權威,信息量最為豐富的年度性研究報告。該報告長期以來受到境內外旅遊主管部門、相關涉旅企業、旅遊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度關注。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
    《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立足2017年中國入境旅遊發展的總體與結構狀況,系統分析了全球範圍的入境旅遊發展格局與趨勢特徵,重點關注了中國主要客源國的客源產出狀況,科學梳理了中國入境旅遊的流向與路徑,總結提煉出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需求狀況與市場評價,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入境旅遊的發展趨勢做出權威解讀
  • 《中國跨境消費年度指數報告(2017)》發布
    北京2017年9月11日電 /美通社/ -- 9月11日,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簡稱「新華EID」)與Visa聯合在京發布《中國跨境消費年度指數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除北美外,中國居民出、入境旅遊的主要目的地都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相關跨境旅遊市場的發展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 2018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創新高 入境人次趨穩定
    中國網9月23日訊 近日,世界旅遊聯盟對外發布《中國入境旅遊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18中國入境旅遊市場規模創下新高,入境旅遊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入境旅遊人次總體穩定,遊客以中國港澳遊客為主,外國遊客次之。
  • 2018上半年入境遊市場平穩發展, 政策推動入境遊提質
    2018上半年我國出入境遊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國家移民管理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出入境人員總數達3.1億人次,同比增長7.7%。其中,內地居民1.6億人次,香港居民7588.9萬人次,澳門居民2400萬人次,臺灣居民575.7萬人次,外國人4575.4萬人次。
  •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在京共同發布...
    1月8日,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在京共同發布了《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20)》。自2016年開始,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攜手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每年研究、發布《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旨在全面把握全球旅遊發展趨勢,深入分析旅遊行業熱點問題,科學預測全球旅遊未來前景,為各國政府、相關城市、旅遊行業提供決策參考和智力支持。
  • 中國旅遊研究院:2018年中國接待入境遊客1.41億人次 同比增長1.2%
    11月27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19》。報告指出,中國入境遊進入穩步增長通道,入境遊市場規模保持穩步增長,市場結構繼續優化,服務品質得到遊客認可。
  • 2018年我國出入境旅遊市場綜述:國際旅遊收入達1271億美元
    中商情報網訊:2018年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穩中有降,出境旅遊市場平穩發展。入境旅遊市場從入境旅遊市場來看,2018年全國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按入境旅遊人數排序,我國主要客源市場前17位國家如下:緬甸、越南、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加拿大、泰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其中緬甸、越南、俄羅斯、蒙古、印度含邊民旅華人數)。
  • 寒假旅遊去哪裡?《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給你最權威的建議!
    不知道假期去哪裡旅遊好呢 不要著急,閱讀完下面的這份 由我校 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湖北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發布的權威報告 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 中國旅遊研究院:2019年中國出境旅遊年度報告
    8月1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中國出境旅遊年度報告2019》。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的出境旅遊市場規模增長到1.49億人次,同比增長14.7%,出境遊客境外消費超過1300億美元,增速超過13%。而今年上半年出境旅遊人數約812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
  • 2020年中國旅遊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中央補助促旅遊發展...
    預計2020年國內旅遊人次下降近4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遊休閒需求不斷增加。據文化與旅遊部數據,2015-2019年國內旅遊市場、入境旅遊市場、出境旅遊市場穩步增長,基礎牢固。2020年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報告對2020年下半年旅遊經濟運行持「相對樂觀」預期,旅遊市場將呈現W型恢復增長態勢。此外,報告預計2020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34.26億人次,同比負增長42.96%。近年來,全國各類文化和旅遊單位數量不斷下降。
  • 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發布《2017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
    中國日報3月1日電 3月1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集團聯合發布《中國遊客中國名片,消費升級品質旅遊——2017 年中國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雙方專家團隊基於全年旅遊業數據,結合攜程3億會員以及業內規模最大的跟團遊、自由行訂單數據,對全年出境遊情況和遊客行為進行了全面監測。
  • 《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發布
    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該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的第十七本旅遊發展年度報告,圍繞「新時代下的旅遊改革與創新」這一主題,通過兩篇主報告和20餘篇專題報告,對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進行了透視和前瞻。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漢發布 武漢旅遊競爭力躍入第一梯隊
    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該報告客觀記錄、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和旅遊業疫後復甦的過程。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院長胡靜教授介紹,該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研究、編制中國旅遊業年度發展報告。今年,課題組除了延續往年的研究特色,還圍繞「疫情衝擊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這一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研究成果成為今年《報告》的重要部分。
  • 【張家界市】2018年遊客入境旅遊關注漲幅全國第二
    日前,世界旅遊聯盟聯合酷旅互動數據正式對外發布《2019中國入境旅遊數據分析報告》,張家界2018年遊客入境旅遊關注漲幅位列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超過海南海口、浙江義烏。  該報告整合了酷旅互動數據、TripAdvisor(貓途鷹)、高科數聚、聯通智慧足跡、OAG等多家數據資源。
  • 上遊大數據|2018年度出入境自由行:來重慶旅行的境外遊客人數增幅...
    今天,Skyscanner天巡結合2018年中外旅行者的出行預訂情況,聯合攜程發布了《2018年度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該數據報告從境內旅行者出行偏好、境外旅行者入境偏好、出境遊人群畫像三個維度全方位解讀了2018年度出入境旅遊消費趨勢。
  • CTD&天巡:2015年中國入境在線旅遊報告
    根據《2014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2014年中國接待入境旅遊人數12,849.83萬人次;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入境旅遊12,210.14萬人次,同比增長4.4%,中國入境旅遊進入平穩發展、效益提升階段。
  • [中報]桂林旅遊:2018年半年度報告
    2018年半年度報告全文 釋義釋義項指釋義內容本公司、公司、桂林旅遊指桂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控股股東指桂林旅遊發展總公司桂林航旅指桂林航空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指桂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指桂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中國證監會/證監會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 歐睿2019年度報告發布 塑造旅遊未來的大趨勢
    圖片來自網絡全球市場諮詢機構歐睿今天正式全球發布「塑造旅遊未來的大趨勢」2019年度的調研報告。該年度報告通過綜合1000多位專家分析師的廣泛研究和結論,對塑造世界未來(2030年之前)的20個最具影響力的大趨勢做出了預測,並選出了將對旅遊業及消費者帶來最深遠影響的八大趨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這八大趨勢包括:健康生活、體驗至上、品質消費、道行德施,市場前沿轉移、中產積極休閒化、購物重塑。
  • Skyscanner&攜程:2018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
    為了給廣大旅行愛好者提供新一年的旅行靈感,Skyscanner天巡結合2018年中外旅行者的出行預訂情況,聯合攜程發布了《2018年度出入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該數據報告基於天巡提供的國際機票預訂大數據,以及攜程對於國內外用戶的行為深度分析,從境內旅行者出行偏好、境外旅行者入境偏好、出境遊人群畫像三個維度全方位解讀了2018年度出入境旅遊消費趨勢。
  • 2018中國出入境旅遊報告首度同框發布 中國遊客接待量創新高
    中國日報北京6月27日電(記者 程思)中國旅遊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入境旅遊人數為1.39億人次,同比增長0.8%,其中外國人入境市場同比增長3.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活躍度明顯上升。2017年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仍然是內地(大陸)入境旅遊市場的主力,佔全部市場份額的79.09%。2017年中國出境旅遊市場達到1.31億人次,出境旅遊花費1152.9億美元,同比增長6.9%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