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兒童蛀牙問題都不太上心,其實兒童的牙齒問題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我國,兒童蛀牙問題普遍存在。
據據《中國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3歲兒童患齲齒率為53.2%;4歲兒童患齲齒率66.5%;5歲70.1%……
這意味著到5歲有7成的小朋友們都存在蛀牙問題,但即使是這樣很多家長依舊不以為然,認為反正乳牙都是要換的,蛀就蛀了沒什麼。會這樣想的家長估計不少。但乳牙同樣需要保護,並且也很重要。
乳牙會被恆牙替換大家都知道,但這並不意味著乳牙壞掉就可以不引起重視,一般蛀牙還會伴隨各種口腔問題,再加上習慣養成等,這些需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注意。
當乳牙開始出問題時,乳牙的牙釉質會遭到破壞,接下來會出現齲洞,嚴重的會影響到牙髓,甚至是恆牙的牙胚,因此說乳牙齲牙沒關係這樣的看法其實是錯誤的。
並且乳牙會伴隨孩子的時間很長,全部乳牙換牙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到12、3歲,那麼這第一套乳牙將伴隨孩子十餘年,如果牙齒出了問題,作為過來人的家長們應該也知道蛀牙的痛苦,因此如果真的認為乳牙蛀了就蛀了的家長實在是太「坑娃」了。
除此之外,乳牙齲壞還可能造成以下情況:乳牙缺失導致的恆牙萌出異常和咬合異常,進一步的臉型、發音等也會受影響;恆牙的牙胚在乳牙後方。
如果乳牙沒掉,恆牙會在乳牙的引導下整齊的萌出,而如果乳牙蛀掉,會導致恆牙出牙參差不齊,乳牙蛀牙後有很大概率恆牙會長的很不好,影響美觀,同時對口腔健康也會造成影響。
乳牙護理是有必要的,並且乳牙護理是沒有難度的事,要做的一是足夠的重視,二是貴在堅持,對乳牙的護理其實從孩子出生後就可以開始了。
0~6月嬰兒口腔清潔
乳牙一般會在6個月後開始萌出,但在此之前對嬰兒的口腔護理就可以開始了,這時候家長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對寶寶口腔清潔的重點包括牙齦、舌頭表面以及臉頰兩側。不過6個月前的嬰兒還小,進食基本都是母乳或配方奶,因此口腔清潔的工作還是很簡單的。
具體的,在寶寶喝完奶後,家長只需要在奶瓶中裝少量的溫開水讓寶寶繼續吮吸,溫開水能將殘留在口腔中的殘留奶一起代入胃裡,這階段口腔清潔的方式和漱口差不多,區別在於孩子還不會「漱」這個動作,對於小寶寶來說如喝奶一樣吞下去更簡單。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準備矽膠指套或者用純棉紗布包裹食指,蘸一點溫開水給寶寶清潔口腔,不過由於寶寶的口腔黏膜脆弱,不需要有過多的動作,只需要輕輕按摩口腔即可,避免過多動作對寶寶的口腔造成刺激甚至損傷。這一階段的口腔清潔是習慣養成早期。
6~18月的口腔清潔升級
到6個月左右,爸爸們基本上開始長牙了,當乳牙出現後給寶寶刷牙的工作就可以開始了。這時候紗布就該換了,矽膠指套牙刷可以繼續用,或者嬰兒專用的矽膠牙刷也行。
剛開始萌出1-2顆牙的時候,總體的清潔方式大致和過去一樣,以按摩清潔口腔為主,而幾顆有限的乳牙可通過打圈的方式,在牙齒表面做輕微震顫。
一歲以後寶寶的乳牙會長出很多,這時候清潔口腔的用具可以換成尼龍毛的牙刷,牙刷頭要小,否則無法有效的給寶寶刷牙,嬰兒用牙刷頭能在寶寶的口腔中自由運動,確保口腔角落都能被照顧到。
基本1歲後孩子進食的食物種類也開始變多,因此這階段口腔清潔的要求更高,乳牙多了以後,牙膏的選擇可以考慮可吞咽含氟牙膏,專業的兒童牙膏安全可吞咽,當然這不是鼓勵孩子們「吃牙膏」,而是避免吞咽牙膏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含氟牙膏不會對健康有影響,這一點首先家長們可以放心。美國牙科協會ADA已經將兒童使用含氟牙膏的建議年齡從2歲修改為寶寶長出第一顆牙(6個月大左右)開始。
這意味著含氟牙膏是無害的。含氟牙膏能在牙齒表面形成保護膜,抵禦腐蝕牙齒的酸性物質,而選擇可吞咽的兒童含氟牙膏家長就不用擔心孩子不小心把牙膏給吞咽下去了。
18個月後的口腔清潔,孩子學會自己刷牙
從這階段開始,口腔清潔要養成習慣,每天早晚各一次,此外吃飯後要漱口。當寶寶乳牙全部長出來後,患齲齒的概率反而會加大。
因為進食種類增多,食物殘渣留在口腔、牙床、牙齒縫隙的機率也在增加,因此除了每天早晚刷牙外,飯後以及吃零食後都要漱口。
在0-6個月階段,給嬰兒進行口腔清潔時是讓孩子直接吞咽溫開水,而長大後要改為漱口,也就是要把水吐出來。教會孩子漱口並將水吐出來也很簡單,家長刷牙的時候帶著孩子一起,幾次就學會了。
除了漱口外,刷牙的方式也值得一學,現在最火的刷牙方式莫過於巴氏刷牙法,簡單來說就是讓牙刷和牙齒保持45°角。
牙刷對準牙齒和牙齦的交接處,做圓弧狀反覆刷,這樣可以將牙縫中的殘渣儘可能的清理乾淨,這種刷牙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不管是家長們還是孩子都可以學一學。
控制糖分攝入
除了規律刷牙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糖分攝入過多,除了直接的甜品和糖果外,其實包括蔬菜、水果等天然食物中也是有糖分的。日常飲食中注意飯後漱口,少吃不必要的食品(如垃圾食品)等,零食、甜品儘可能少、且有規律的攝入,這樣蛀牙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