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記者邱曉琴
除了赴美留學必考外,託福成績還成為許多院校、單位評定學生或職工英語能力的重要標準。然而,對於中國考生而言,託福真的不好考。「聽力速度像Rap,閱讀長度如天書,口語無法說出口,寫作全都是模板」……成為不少託福考生的真實寫照。
2019年,託福考試迎來了新的調整,即個人最佳成績可以拼分,考試時長縮短至3小時。變革之下,哪些趨勢需要關注?如何備考?對此,新東方在線日前發布《2019-2020託福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針對考生對2019年考情進行解讀,並對2020年備考提出建議。
報告涵蓋託福全學科考情 達文西成考題網紅
據悉,《報告》基於對數萬名學員託福考試實際情況進行調研,綜合託福考試基本政策信息及全新變化,歷經8個月打磨出爐,涵蓋了2019年託福考試全學科考情。同時,《報告》摒棄了眾多報告注重的考試技巧研究,而是以數據為依託,與廣大考生實際相結合,量化各科考情,直擊考生難點和痛點,並提出解決方案。
《報告》顯示,在聽說讀寫四科中,2018年中國內地考生的聽力和口語的分數最低,平均分均為19,成為薄弱項,低於全球考生的平均分20.6和20.5。
對於聽力,《報告》提到,2019年託福考試中,講座依舊是聽力中難度最大版塊,講座話題仍保持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生命科學四大經典分類。藝術類講座中,圍繞一位藝術家展開的藝術類話題累計佔比23%,其中畫家達文西以出現3次的考試頻次,當選2019年「網紅」畫家。社會科學類講座中,今年考得最多的仍是考古學和人類學,佔比44%,其中考古學主角依然是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和楔形文字。生命科學類講座中,動物學佔64%。自然科學類講座中,仍是天文和地質地理的天下,聯合佔比58%。其中天文學幾乎把天體考個遍。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建議考生在日常備考中要夯實聽力詞彙基礎,適當補充學科背景知識;在考前一個月要按考試限定時間答題,掌握做題節奏;當分數遇到瓶頸時,可嘗試將音頻加速到1.2或1.25倍進行練習,訓練對重要信息的敏捷度和快速捕捉能力。
對於口語,《報告》通過回顧2019年39場考試總結規律,並指明高效備考方向。《報告》顯示,獨立題部分,2019年由兩道減少至一道,所考察話題整體保持不變;全新話題「正反回答」,在2019年獨立話題中佔比24%,比例加大。綜合題部分,與獨立題相比,考察內容更加穩定,和TPO 1-54在話題種類、題目問法等保持高度一致。
《報告》建議考生備考獨立題時,可使用近三年真題練習,備考綜合題時,要注重語言積累、聽力提升、流利度提升。《報告》提醒考生,不能只專注技巧而忽略能力提升,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中國考生成績穩中微升 備考應注重全面提升
中國考生託福平均分
2018年中國及全球託福平均分
《報告》提供的近10年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地區考生託福成績呈穩中微升趨勢,2018年總平均分達到了80分。即雖然人們認為題目越來越難,但從分數上看,考生的成績始終在提升,因此題目客觀難度的變化與考生的主觀感受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從《報告》可知,儘管改革後相對簡單的詞彙題減少,但並不意味著考試難度上升,因為相對更難的信息分析題也減少了。此外,考試時間縮短也有助於考生降低疲憊感。因此,在備考時考生無需對考試難度有過大心理負擔。
關於考生的表現,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中,中國大陸地區考生在考試技巧上和書面語言能力運用上相對較好,在交流時熟練運用語言方面較為薄弱。因此,考生在備考中不能過分注重技巧,而應注重語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首先是提升詞彙量,夯實語言積累。從《報告》數據來看,中國大陸地區考生儘管在閱讀中相對表現更好,但平均分只有21分,沒有形成明顯優勢。建議考生積極擴展詞彙量,這是提升分數的基礎,跟隨音頻背誦詞彙,不僅能帶動聽力上升,還能提升口語能力。另外,要拓寬知識面,積極應對題目變化。託福考試在題目設計上,針對學生知識廣度進行深入考察,包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種主題。以閱讀為例,《報告》顯示,2019年生物、歷史、地理地質、社會學、藝術、天文等學科均有涉及。由此可見,考生加強各學科知識,開闊眼界,對考生提高託福考試成績有這很大幫助。
據悉,新東方在線將陸續發布雅思、GRE、GMAT等留學語言考試2019-2020年度考情報告,考生可持續關注。
[ 責編:楊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