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又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指因體內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導致宮頸管內口柱狀上皮外移至宮頸管外口的一種生理現象。
它是怎麼形成的?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宮頸為圓形或者橫裂型,表面光滑:
宮頸上有一種細胞,叫做「柱狀上皮」,它大多數時候都在內口待著,如下圖:
當因為各種原因(如青春期、孕期、服用避孕藥等)使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時,宮頸柱狀上皮可由內口外移至外口:
因為柱狀上皮菲薄,其下間質透出,呈紅色,肉眼看起來就像糜爛的組織,故過去將看到的這種宮頸稱為「宮頸糜爛」:
但它並非病理學上所指的上皮脫落、潰瘍的真性糜爛,而是一種「假性糜爛」。因此,目前醫學上已經正式取消了「宮頸糜爛」這個名詞,更名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什麼樣的人容易出現「宮頸糜爛」?
前面提到,這種生理現象是因為體內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引起的,因此多見於青春期、雌激素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齡婦女、長期口服避孕藥或妊娠期婦女。
得了「宮頸糜爛」,會有什麼症狀?
一般普通的「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不會有症狀的。
當出現症狀時,多是因為合併了其他疾病(比如宮頸炎、盆腔炎、宮頸癌等),如出現以下症狀,應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得了「宮頸糜爛」,需要治療嗎?
①「宮頸糜爛」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非病理。
②患者一般無明顯症狀(多是體檢時發現),因此它不會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也不會影響生育)。
③它可以隨著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自行消失。
因此,單純的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沒有症狀者,是不用治療的,除非合併其他疾病!
過度治療「宮頸糜爛」,有害無益。
因為很多人對「宮頸糜爛」的誤解,有些人害怕之餘選擇用「藥物、電灼、雷射」等方法過度的去除「糜爛」,反而造成了很多不良後果,如:
①不進一步檢查就做治療,當合併宮頸癌時,有可能會遺漏宮頸癌的診斷!
②使用電灼或雷射治療,出現宮頸損傷,導致炎症反覆發作、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③使用電灼治療時,造成宮頸黏連或閉鎖,經血排出受阻出現痛經,甚至出現不孕!
④過度治療的宮頸受到損傷後,閉合性差,出現機能不全,懷孕後容易反覆性流產!
結尾: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一無所知,關心科普,關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