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開始,廣州市將舉行第三批返校復學,小學4-6年級返校,相比前兩批學生,他們的安全備受關注。對此,學校準備好沒有?採取了哪些保障措施?今天,記者提前探訪東風東路小學,發現他們的細節功夫極其暖心。校方表示,學生上體育課和午休時都會保持間距、不戴口罩。
七彩洗手盆引導學生防疫
從東風東路小學本部校區進來,記者就看到了30個以上的消毒清潔點,校方預計會有10多個學生在同一個時間進校,點位完全夠用,隨後學生依次通過安檢門、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有專人監控值守。校長彭婭表示,學校已經吸收了前兩批學生返校的經驗,內部對於進校的消毒路線演練修改了10遍以上,「我們希望大家能淡定自然地複課,通過每周一舉行的雲升旗儀式,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校內隨處可見洗手盆,比如定製的七彩洗手盆色彩斑斕、指引清晰,會深受孩子喜愛。隔離室和醫學觀察場所嚴格按要求設置,「三室一區」有:校醫室,留觀室,分診室,隔離區。
據了解,學生入校後將收到學校準備的「開學大禮包」,該防疫健康包內除了定製的一次性口罩、手套、洗手液、富有卡通元素的止血貼外,還附上了一本精美的防疫手冊和漫畫書籤。這些物品都極具東風東特色,在培養學生勤洗手、戴口罩等衛生習慣的同時,時刻有自豪感和榮譽感。
每個教室都配備了體溫槍、各類防護口罩、免洗洗手液、含碘洗手液、抗菌洗手液、84消毒液、泡騰片、消毒粉、護目鏡。教室會利用上下課時間持續通風,每日用紫外線燈、氣溶膠噴霧進行多重消毒,拉大座間距,同學們能保持安全距離。因此,孩子午休時可以摘掉口罩,由老師進行同一進行廢棄處理。午休之後,孩子們將換上新的口罩。
據悉,校方允許學生回家吃午餐,這部分人數大概佔一半。選擇在校內就餐的學生,會拿到專門的配餐。有意思的是,每個教室門口還放了三個不同顏色的籃子,專門用於收集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作業,這樣就實現了無接觸,最大限度保障衛生。
三個年級輪流分區域做操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師生共同創作的《學生防疫三字經》和《教師做到六個好》分別張貼在教室和辦公室中,並將熟記和背誦它們列入班級評比中,這種「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防控更具常態化。
在上體育課方面,早操改為一次只有一個年級做,三個年級輪流分區域做操。學校另規定,學生不能去功能室上課,課程全部在教室完成,就是為了防止交叉感染。
據悉,全市小學將在學生課後提供基本託管服務。東風東路小學決定每天在此期間播放「新聞30分」「新聞1+1」等,發揮線上學習,老師「助教」的「小導師制」優勢,繼續開展「三分鐘演講」等學生自主的研學活動。
越秀區55所小學切實保障返校復學安全
除了東風東路小學,越秀區內其他各小學返校複課準備工作也有條不紊。朝天小學組織全體教師以「體驗學習圈」的方式參與學校防控預案演練,年輕教師參與視頻拍攝,模擬上學情景。署前路小學制定《校園學習生活一日流程指引手冊》,通過「雲班會」幫助學生做好復學準備。東山培正小學與高校心理雲平臺合作,科學摸查跟蹤學生心理變化。環市路小學開展「我的知心話」活動,釋放孩子焦慮困惑情緒,提供針對性指導。
中星小學精心籌備趣味盎然、紮實有效的心理健康班會課,為全校師生返校後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楊箕小學開展以線上與線下教學無縫接軌為主題的教研專場會,探究如何做好教學銜接過渡。文德路小學加強家校共育,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做到三個「提前」,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校園生活。東山實驗小學原創衛生法制教育歌,「花式」助力返校復學。
目前,越秀區55所小學(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已經全部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籤訂疫情防控工作責任書,儲備充足防控物資,精準掌握師生員工健康信息,開展全員教育培訓,開展疫情防控演練和應急演練,壓實疫情防控每項工作、每個層面、每個環節的責任鏈條,形成責任全覆蓋、工作無死角的防控大格局,切實保障返校復學安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曾俊、廖靖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莊小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