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陪讀日記寫不下去了。
陪讀媽媽到底應該做些什麼?這幾個月來一直邊陪邊琢磨。感覺迷霧迷霧在迷霧,一直在原地踏步,還沒找到出口。但是模糊中,越來越清晰地知道,咱啥也管不了,娃不聽!
但老母仍有最後的倔強,想陪孩子把英語再提升一點。
娃5歲開始跟讀原版迪士尼動畫片,堅持大概2年的時間,有著不錯的聽力和發音。後來,因為學渣本渣的老母也沒啥學好英語的經驗和目標,學英語的方法倒是找了十個八個的,整個小學階段英語就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亂折騰,因為娃不願意就換個方法折騰,再不願意繼續了就又換個方法折騰。
小學英語要求低,校內100分還是非常輕鬆的。但是一到初中,才發現,厲害的娃太多了,英語110分左右,在班上只能在平均線上下徘徊。
今天看了一本書《考拉小巫的英語學習日記》後才發現,堅持是勝利的唯一法寶!學習英語,找到一個學習方法,確定一個教材後,就堅持,堅持,堅持。不要朝三暮四地,堅持下去就對了。
再一個就是,執行力要強,考拉小巫10天解決GRE單詞,至少15000-18000的單詞量。背單詞記不住是正常的,反覆看,反覆記就對了。50遍起步,沒有捷徑!
考拉小巫對自己真的是夠狠!
她也曾經是個學渣,不是徹底意義的學渣,只是和考上浙大南大的同學們比,考拉小巫只考上了個普通一本,用她的話說,知恥而後勇,到了大學立志搞定英語。走上逆襲之路。但是過程是真的很拼!
方法都是最簡單的方法,單詞句子文章,滾瓜爛熟,來回互譯,大量地聽大量地讀大量地背。不斷地大量地重複加模仿。
直到後來成為伊甸園字幕組組長,翻譯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越獄,當幸福來敲門,憨豆先生,加勒比海盜等。再後來就去美國讀書了。
看完書,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花裡胡哨的英語學習方法,什麼花裡胡哨的英語學習工具,什麼花裡胡哨的英語老師,都只是看著熱鬧,真正有用的還是得娃自己願意去讀去背去翻譯,沒啥花頭,純下苕功夫!
說到苕功夫,想到俞敏洪,他也是高考三次,第一次77年英語33分,第二次79年55分,第三次80年95分,考上北大。他的方法估計大家都知道,就是一本英語300句,每天背10句,脫口而出的地步,看著英文翻成中文,再從中文翻成英文,再對比差距,不斷記憶。一個月後,英語考試又快又準。
還有一個衡水狀元曾經分享過一個英語學習方法,她就是每天口袋裡有7張紙條,每張紙條上一句英語,抓緊一切碎片時間讀這7句英文,看到爛熟於心的時候,就換新句子,最後高考英語接近滿分。
1980年高考英語背300句可能就很優秀了,40年過去了,300句肯定不夠,那就3000句,30000句,誰的分數高就是比誰下的功夫多。無他,唯手熟爾。
清華教授劉瑜說女兒只能當個普通人,實在不行去研究古羅馬史或者開個小店。
清華教授眼裡的普通人是開個小店或者研究古羅馬史,什麼樣的普通人會去研究古羅馬史?什麼樣的普通人能在北京開個小店?
咱這樣的普通人這輩子都不可能冒出去研究古羅馬史的念頭,拼盡全力掙錢,用盡一生的積蓄都沒可能去北京開個小店,有的只是一身的苕力氣,如果不拿來讀書,就真的只能去搬磚了,甚至去搬磚別人都嫌渾身透著懶和湊合,瞧不上呢。
還有五年半時間,定個小目標,謀個好出身,從端正態度開始,提高執行力,堅持堅持再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