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對話文明:亞洲文明對話平行論壇專題報告

2020-12-11 環球網

中國網5月16日訊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當天下午,中國旅遊研究院參與舉辦的「文化旅遊與人民交往」大會平行論壇圓滿完成既定議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出席會議並做主旨講話。戴斌院長主持了專題對話「變革時代亞洲文明的使命與價值」,並代表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旅遊對話文明——亞洲旅遊交流合作研究報告」。

旅遊對話文明——亞洲旅遊交流合作研究報告(實錄全文)如下:

尊敬的雒樹剛部長,各國文化和旅遊界領導,各位嘉賓

人文交流和文明對話離不開國家主導的正式制度,離不開教育、科學、文化領域的專業交流,離不開工商往來和服務貿易,更離不開人民跨越國境對異國他鄉生活方式的分享。亞洲擁有45億人口、32萬億美元GDP,以及由此而來的巨大旅遊需求。亞洲擁有550項世界文化遺產和25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秀美的山川和美好的生活。亞洲各國各地區便利化的籤證、完善的交通網絡、公共服務、商業環境,加上日漸增長的市場投入,推動了亞洲旅遊市場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人文交流、國家交往和文明對話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將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數據表明,亞洲各國各地正處於大眾旅遊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2017年,亞洲各國各地區接待了4.3億人次入境過夜遊客、貢獻了4.1億人次的出境過夜遊客和75.9億人次的境內過夜遊客,分別佔全球市場的32.7%、31.2%和67.7%。從旅遊消費的指標上看,亞洲的入出境旅遊消費水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017年,亞洲入境旅遊收入5090億美元,佔全球的38.4%;出境旅遊總消費4739.9億美元,佔全球的35.8%。2017年,亞洲境內旅遊消費9631.5億美元,佔全球的比重為38.9%,與亞洲國內旅遊人次佔全球67.7%的份額相比,人均旅遊消費水平並不算高,但是消費分層分級已經很明顯了。

亞洲各國各地區一直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入境旅遊客源市場。過去十五年裡,亞洲各國來華過夜遊客連續保持了7.2%的年均增速,2017年達到1509萬人次。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來內地和中國臺灣來大陸的過夜遊客人數達4073萬人次。亞洲遊客佔訪華外國人入境市場的比重高達60%以上,前十大客源國分別為韓國、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蒙古、新加坡、印度、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從次區域來看,東亞和東南亞是中國入境旅遊最主要的客源地。值得關注的是中亞各國來華入境過夜旅遊市場成長非常快,過去十五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3.2%。

亞洲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境旅遊目的地。1997年中國正式放開公民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地區探親旅遊。自那時起,這一市場就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18年,選擇出國旅遊的中國公民中,超過七成去了亞洲,尤其是旅遊接待設施較為完善,與中國旅遊交往歷史悠久的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中國是泰國、日本、韓國、馬爾地夫、越南、不丹等國家最大的客源市場。2018年,中國公民赴泰國旅遊者首次超過了1000萬人次,赴日本旅遊者超過了800萬人次。中國還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柬埔寨、尼泊爾、寮國、阿聯、印度、以色列等其它亞洲國家的主要客源市場。中國旅遊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對亞洲國家和地區滿意度較高。2018年,在全球102個旅遊目的地中,中國遊客對新加坡的滿意度居首位,對馬爾地夫和日本的滿意度在前十位,對15個亞洲國家和地區滿意度高於80分,對全部36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滿意度平均為78.51。

各位部長,各位嘉賓

持續增長的旅遊交流增強了亞洲各國各地區政治互信。旅遊交流離不開各國各地區的文化、旅遊、外交、移民、航空、稅務、金融保險、安全救援等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的協調、支持和配合。隨著中國與亞洲地區旅遊交流進一步頻繁,亞洲各國各個部門之間打交道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在共同維護區域國際旅遊市場秩序,協調處理旅遊糾紛,保障遊客旅遊安全等方面將成為深化政治互信的重要接口。

日漸擴大的旅遊活動有力推動了亞洲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鑑。20多年來,亞洲旅遊發展對推動人民往來、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鑑功不可沒。相比政府高官、專業技術人員、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的專業交流,規模大、頻率高、門檻低、涉及人員面廣的旅遊交流為民心相通提供了廣泛的民眾基礎。遊客在異國他鄉的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可以更加客觀、真實地感知當地的政治、經濟及文化價值觀上的差異,增進對彼此的理解和包容。各國各地區的歷史遺蹟、美食美酒、民俗節事等文化項目備受遊客喜愛,也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

持續繁榮的旅遊消費有力拉動了各國各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大規模的跨境旅遊消費,有效擴大了餐飲、住宿、交通、商業、文化休閒等行業的市場基礎。為當地帶來更多收入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就業。根據WTTC的統計,2017年,亞洲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業對當地經濟和就業的綜合貢獻高出全球平均水平。尤其對馬爾地夫、中國澳門、柬埔寨、喬治亞、賽普勒斯、泰國等國家及地區而言,入境旅遊對當地經濟和就業的貢獻尤為突出。

旅遊市場的繁榮來源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亞洲人民自古以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傳統,出境旅遊尤為人民嚮往。遊客要參觀訪問那些承載共同價值和家國情懷的文化遺產,也要深度體驗異國他鄉日常生活的美好。教堂、寺廟等宗教場所,戲劇場、美術館等文化空間,超市、特色餐館、咖啡館等居民日常生活場景越來越成為主客共享的公共空間,並成為選擇目的地的重要因素。

旅遊市場的繁榮有賴於國家和地區對民意的積極回應。為保障國民的旅遊權利,擴大旅遊交流,中國與亞洲各國各地區建立了多種雙邊和多邊對話機制。中日韓、中蒙俄、中國與東協、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旅遊部長會議,以及中國與印度、哈薩克斯坦、寮國、東協各國開展的旅遊年活動,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效果。

旅遊產業的成長離不開市場主體在投資、項目、產品和服務等領域的持續創新。中國旅遊集團、攜程、途牛、馬蜂窩、窮遊,日本JTB、全日空,印度塔塔、泰姬陵,柬埔寨吳哥窟等商業機構,以及各國各地區的博物館、美術館、戲劇院團等公益機構,通過其精益求精的創新活動,保障了遊客在亞洲各地自由而有尊嚴的行走。

各位部長,各位嘉賓

在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全球化並存的今天,我們也關注到亞洲各國各地區在籤證、移民、稅收、安全救援、語言環境等涉旅政策,還存在諸多需要改進的空間。對跨國旅遊投資而言,還存在市場準入、關稅和技術等方面的壁壘。在國家合作框架和地區交流要點,旅遊合作的戰略擺位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希望亞洲各國各地區在人文交流和文明對話中把旅遊提升到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務實推進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亞洲旅遊促進計劃」。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常來常往。通過旅遊過程中主客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交往,文明互鑑才能落在實處。要務實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讓文化和旅遊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得到有機統一。要在首腦會談、國事訪問和高官交流中設置更多的旅遊議題,並通過統計測算和專業評價實施效果實時監測和評價。

希望亞洲各國各地區在人文交流和文明對話中接納更多的涉旅市場主體。在旅遊發展體系中,私營機構和商業力量是不可忽視的,甚至越來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各對話機制與合作平臺都要儘可能增加企業家交流機制,吸引旅行商、航空公司、酒店集團、文化創意、餐飲、商場商店等商業機構廣泛參與。

希望亞洲各國各地區在人文交流和文明對話中擴大教育、科研、智庫和傳媒機構的比重。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專業智庫和傳媒機構的深度參與,將為人文交流和旅遊合作提供不可或缺的智力與人才支持。在亞洲開發銀行的支持下,中國旅遊研究院已經完成了《寮國錦囊》、《柬埔寨錦囊》、《緬甸錦囊》等旅遊路書。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文化和旅遊部的支持下,重要研究亞洲地區安全和負責任的旅遊項目。我們願意與涉旅教育和研究機構對接,在數據交換、研究與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務實合作,共同促進亞洲人文交流與旅遊合作。

希望亞洲各國各地區在旅遊交流和文明對話中更加重視科技的作用。科技正在改變旅遊的世界,創業已經照耀了旅遊的星空。面對漢語、日語、韓語、越南語、柬埔寨語、阿拉伯語、蒙古語、斯瓦希裡語等各不相同的語言環境,很難想像沒有語音識別和實時翻譯技術,自由行的客人該如何與當地人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為此,我們要高度重視科技在文化和旅遊發展中的作用,通過政策引領、規劃引導,加快培育基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衛星導航、無人駕駛等新科技的場景應用,促進「科技+」「文化+」「旅遊+」相互賦能和融合發展。

祝願亞洲旅遊明天更美好!

相關焦點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提前劇透!這些展覽不容錯過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提前劇透!這些展覽不容錯過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09日 16:40 A-A+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李廈/攝)央視網消息(記者王甲鑄 唐詩穎)國新辦今天上午就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舉行新聞發布會。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5月將在京舉行:官網上線,Logo發布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閉幕,亞洲文明對話大會5月就將在北京舉行,架起文明交流的新橋梁。據新華社介紹,此次大會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旨在傳承弘揚亞洲和世界各國璀璨輝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學互鑑、共同發展的平臺,增強亞洲文化自信,促進亞洲協作互信,凝聚亞洲發展共識,激發亞洲創新活力,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精神支撐。
  • 推動亞洲文明對話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
    近日,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組委會聯合光明日報社在北京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明對話的系列論述和開展亞洲文明對話的倡議,就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鑑,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展開深入研討。座談會由許嘉璐先生主持。
  • 行業丨如何以文化和旅遊的合力推動亞洲文明對話邁上新臺階?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表示,要在新時代促進亞洲人民的廣泛交往、亞洲文明的深度交融,必須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文化和旅遊的雙翼作用,以文化和旅遊的合力推動亞洲文明對話邁上新臺階。;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前夕,「亞洲文明聯展」(包括藝術展和文物展)啟幕,其中,「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來自不同國家的400多件(組)珍貴文物「穿越時空」,講述了文明多元共生的佳話……對於中國政府搭建平臺助力亞洲人民民心相通,加強人文交往,特別是舉辦「文化旅遊和人民交往」平行分論壇,披尼·扎祿頌巴表示,從上午共話文明的大主題,到下午聚焦文化和旅遊的議題都是非常有意義
  • 首屆亞洲青年文明對話交流論壇開幕 46國青年精英齊聚成都
    首屆亞洲青年文明對話交流論壇開幕 46國青年精英齊聚成都 【字體:大 中 小】   日前,首屆「亞洲青年文明對話交流論壇
  • 清鋒時代攜極速3D列印技術見證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隆重開幕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後,中國又迎來一場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國際盛會,這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之一。
  • 文化旅遊助力亞洲文明的新時代傳承發展
    當天下午,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平行分論壇之一,「文化旅遊與人民交往」分論壇在這裡舉行,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數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200餘名中外嘉賓參加論壇。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多彩、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鑑必將成為亞洲未來發展的主基調,文化旅遊在人民交往和文明互鑑中發揮著獨特作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發表主旨演講,副部長張旭主持論壇。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共繪人類文明美麗畫卷
    一場如約而至的人文盛事,為亞洲文明大花園再添芬芳,為人類文明發展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中國的誠摯邀請,飽含對促進亞洲文明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開幕式前,習近平主席同外方領導人一一握手、互致問候。隨後,中外領導人共同參觀了文物展,並同出席開幕式的重要嘉賓代表合影留念。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標誌(Logo)發布
    4月2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標誌(Logo)正式發布。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標誌(Logo)25日正式發布。大會標誌由圖形和文字兩部分構成。圖形部分主體形態由牡丹花衍生而來,按照亞洲地理位置的六個分區將標誌設計成六瓣互動的花瓣狀圖形,並將抽象的人的形態融入其中,形成了人與人之間手牽手連接溝通的視覺效果,象徵亞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對話,亞洲人民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顏色體現了亞洲各國國旗的色彩,也象徵亞洲文明的絢麗多彩。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新聞中心明起試運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舉行在即。記者獲悉,截至目前,大會共有註冊記者2900餘人,其中,境內媒體記者2500餘人,境外媒體記者380餘人。大會新聞中心將於明天起試運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新聞中心靜候中外媒體。
  • 拉美媒體人高度評價亞洲文明的國際影響力
    「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論壇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靜萌):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平行分論壇之一的「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論壇1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與會的世界各國知名學者、媒體專家和藝術家交流分享了亞洲文明的豐富內涵與當代價值,共同探討亞洲文明在全球化時代的新使命新作為。阿根廷聯邦公共傳媒管理總局國務秘書赫爾南·隆巴爾迪在論壇發言中指出,全球化和互聯互通拉近了拉丁美洲與亞洲的距離,兩大洲的文明擁有廣闊的對話與合作空間。隆巴爾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還談到了阿中兩國之間近年來的文化交流與發展。
  • 聆聽「和合之聲」——來自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觀察
    中國,迎來又一場國際性盛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來自亞洲47個國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賓,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相聚北京,共謀和諧發展之道。 「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 北京藍港合生匯五棵松等6大商圈將辦美食節
    徐麟介紹,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主題是「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倡導的文明交流互鑑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理念,反映了亞洲和世界各國的普遍願望。大會的各項活動都緊緊圍繞這個主題來設計和展開。亞洲47個國家以及域外的其他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文化、教育、影視、智庫、媒體、旅遊等領域的代表共計2000餘人,將參加大會的開幕式和分論壇。
  • 你好,亞洲!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的湖北元素
    你好,亞洲!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的湖北元素髮布時間:2019年05月16日 09:34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鄧偉  5月的北京,有朋自遠方來。  15日20時。  手拉手我們是一家,湖北節目亮相亞洲文化嘉年華  「美麗亞細亞,光榮亞細亞,手拉手我們是一家……」  這首萬人唱響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主題曲,名叫《我們的亞細亞》。  「中國在亞洲率先提倡並承擔這場盛會,體現出了大國風範。」參會的埃及外交專家Ahmed A·Sallam點評。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鑑而豐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會場見聞
    華聲在線5月15日訊(文/記者 李國斌 圖/記者 郭立亮)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這場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大會,共有多國領導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和亞洲47個國家以及近50個域外國家的各界代表參加,大家聚焦共同命運,為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貢獻智慧。
  • 2019北京亞洲文明巡遊亞洲美食節活動報名入口
    亞洲文明巡遊、亞洲美食節活動預約觀眾活動細則  2019年5月北京將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亞洲文明巡遊和亞洲美食節活動將於5月16日至22日在主會場奧林匹克公園舉行,其中亞洲美食節還在國貿商城、藍色港灣、合生匯、朝陽大悅城、金源購物中心、五棵松華熙等6個商圈聯動。
  • ...海外人士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
    15日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巴基斯坦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賽義德十分贊同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關於文明之間「絕無高低優劣之分」的闡述。他認為,文明對話就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要不斷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鑑,取長補短。  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戰略研究所中巴研究中心研究員穆罕默德·費薩爾說,從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中可以感受到,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就是為了推動不同文明人民之間的和諧共存。
  • 「大道交通的亞細亞」——北京交通大學亞洲文明對話嘉年華系列...
    「大道交通的亞細亞」——北京交通大學亞洲文明對話嘉年華系列活動順利舉行發稿時間:2019-05-22 17:31:00 來源: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青年網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北京交通大學積極響應,開展了「大道交通的亞細亞」系列活動,向在校師生展現豐富多彩的亞洲文明。
  • 北京交通大學亞洲文明對話嘉年華系列活動順利舉行
    中國日報5月21日電(記者鄒碩)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北京交通大學積極響應,開展了「方舟之旅」跨文化交流活動之「大道交通的亞細亞」系列活動,向在校學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亞洲文明。5月15日,「觸摸亞細亞」系列活動順利進行。
  • 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全文)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召開,表示誠摯的祝賀!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為促進亞洲及世界各國文明開展平等對話、交流互鑑、相互啟迪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